元朝的货币大量流出到西北的钦察、伊利汗国。这两个汗国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在统治,与我国元朝在经济上、文化上联系十分密切。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元朝派到伊利汗国的丞相孛罗,帮助汗国采用元朝的钞法,发行了纸币,通行全国。伊儿汗不赛因时期(1317~1335年),大汗不断地派使臣到中国来朝贡,有时一年之中达五次之多。元朝与伊利汗国的亲密关系,加强了中国与伊朗、阿拉伯各地的经济联系。
马祖常《马石田诗集》卷四载:&ldo;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rdo;这首诗记载着元朝与今伊朗地区的贸易关系。在呼和浩特郊区坝口子和武川县,曾先后发现有波斯(今伊朗)的银币与金币,查得这些货币来源是经过当时&ldo;丝绸北路&rdo;的&ldo;居延大道&rdo;通商贸易而带来的。这条大道西连天山,东经阴山而达科尔沁草原,是一条联系元朝北部边疆的捷径。
元朝与欧洲的陆路贸易也非常发达。14世纪上半叶,塔纳城的商业相继操纵在热那亚和威尼斯商人手中,许多欧洲商人从这里出发,经过金帐汗国,来到中国进行贸易。月即别汗时期的金帐汗国都城别儿哥萨莱,是沟通中西方经济和文化联系的&ldo;国际性&rdo;都市。考古工作者在金帐汗国故址发现了许多中国商品,如在萨拉托夫附近乌维克村找到的中国式丝织对襟衫,别儿哥萨莱发掘出有汉字铭文的铜镜。当时在这些城市里居住着大量从各国来的商人,欧洲商人不用亲自到中国来,就能在这里买到中国的丝织品。
海上千帆竞逐,陆上驼铃丁当。这就是当时元朝时贸易繁忙的景象。所以,元朝就成为西方人梦寐以求的黄金之国。虽然,仅仅经历了百年的辉煌,但它不仅用铁蹄踏翻了国家之间的藩篱,更用贸易沟通了中西。如果说前者是带有野蛮意味的翻土,后者却是播种,它撒下的自由贸易的种子,若干年后终于成长为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
硝烟后的往来
一首凄美婉转的歌谣飘荡在苍茫的大漠上,上天降下神奇的使者,那朵会唱歌的茉莉花,汗血宝马的骑士将它摘下,送给那即将远离的她,人儿就远走天涯……茉莉花收起花蕊不说话,乱红的花瓣在寒意中,泪珠一般飘落下,不久以后,人们告诉姑娘,在她的英雄临死的时候,哽咽着呼唤远方的她……
这些歌词大多数人可能不熟悉,但提到歌剧《图兰朵》恐怕不知道的人不是很多。相传这首歌是元朝时的江北民歌,由传教士传入欧洲。后来意大利歌剧音乐家普契尼将此曲编入歌剧《图兰朵》,才使此曲在中国重见天日。这首歌曲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由法国著名音乐家翻唱,被世人惊为天乐。
蒙古的几次大规模西征和四大汗国的建立揭开了中国与欧洲交通的新篇章。大批欧俄的部族被裹胁东来;西征也在客观上打通了交通的道路,一大批欧洲人,包括教土、使臣、商贾和旅行家,抱着各自不同的目的涌向东方。欧洲和元朝的交往变得密切而频繁。欧洲人对蒙古原来很不了解。拔都的西征引起了欧洲统治者们严重的不安和忧虑,因而极力谋求了解蒙古草原的状况,阻止杀掠。1243年,新当选的教皇英诺森四世组织两个使团出访蒙古,使团带着教皇写给蒙古大汗劝谕勿攻基督教民的书信在伏尔加河上觐见拔都。拔都派他们前往蒙古面见可汗贵由,贵由写了勒令西欧的统治者们投降入贡的回信,交给他带给教皇。这是蒙元与欧洲最早的交往。
邱树森先生曾说:元朝时期,中国与欧洲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欧洲传教士、商人大批东来,中国人也有到达欧洲的。元朝与欧洲的宗教关系很密切,贸易也很兴旺。
元朝建立后,欧洲的商人和旅行家更是大量涌入中国,当时,除了有名的马可&iddot;波罗外,还有与马可&iddot;波罗、伊本&iddot;白图泰、尼可罗&iddot;康提一同被称为中世纪四大旅行家的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也是意大利人,是意大利方济各会托钵僧,他在《鄂多立克东游录》中记录了在中国的见闻。在泉州,他在圣方济各会寺庙中受到接待,他对他的方济各会兄弟们建的大教堂和山间的修道院称赞不已。杭州更使他惊奇。看到这些多种多样的民族‐‐汉人、蒙古人、佛教徒、聂思托里安教徒‐‐同居于这个大城市中,便对蒙古人的管理钦佩不已。&ldo;这样多不同种族的人能够平安地相居于唯一权力的管理之下,这一事件在我看来是世间一大奇迹。&rdo;鄂多立克在北京待了两三年之久,于1328年左右离开北京,经中亚之路返回欧洲。
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元朝的时候也曾经派使节出使过欧洲。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元朝派景教徒列边骚马带着书信、礼品、钱币,去耶路撒冷朝拜圣地,途中又受伊利汗国国王之托,首先到达君士坦丁堡、那不勒斯、罗马,1286年骚马在那不勒斯登陆。这时正值旧教皇死,新教皇未立。骚马在罗马盘桓之后,去往法兰西,受到国王菲利浦四世的接见。1288年春,骚马返抵罗马。新教皇尼古拉四世热烈地接待了骚马,骚马在胜利完成使命后,循原道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