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棉花王的理论来说,可惜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棉花丰收已使原棉和棉织品供过于求。颇有讽刺意味的是,1861年的棉花禁运实际上对正因市场棉花过剩而苦恼的英国纺织公司是有利的。直到1862年下半年,大量倾销的棉花发生严重歉收才严重地影响英、法两国。
即使没有1861年棉花过剩的那种偶然情况,禁运也不可能引起英国的干预。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大可能屈从于经济讹诈。棉花王的统治权威是一种幻想。英国在印度和埃及开辟了另外的棉花来源。虽然这种棉花的质量比南方棉花差,而且数量最初也很小,但到1864年,英国棉花进口已上升到将近美国内战前平均进口量的四分之三。大部分棉花是从印度和埃及进口,但也有一些来自联邦控制的南部港口,有些来自邦联。到1863年南部也改变了它的禁运政策,试图尽量通过严密封锁线运出棉花以支付军备进口所需的费用。
英国干预的经济动机在1862年末达到了高潮。当时棉花荒处于最严重关头,数以千计的兰开夏工人在受苦。但是,如果英国的这个经济部门因美国战争而暂时萧条,而其它部门就会兴旺繁荣。即使在战前,纺织厂在英国已逐渐失去其重要地位。联邦和邦联购买战争物资刺激了钢铁、造船和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这些部门的战时繁荣吸收了许多失业的棉纺工人。对其他工人则增加穷困救济使之度过难关,直到1863年棉纺厂恢复生产。最后才真相大白,是密西西比州需要英国,而不是英国需要密西西比州。
封锁与外交关系
联邦的封锁成为战争第一年外交上的主要问题‐‐不是由于其经济影响,而是由于其法律与政治上的纠葛。林肯宣布封锁,这是违背了他坚持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内部暴乱的观点,因为封锁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战争武器。1861年5月14日英国政府发布了中立声明,从而把交战一方的地位授予邦联。其他欧洲国家跟着发表中立声明。承认南部的交战地位,就给南部在中立国签约借债和购买补给品的权利和在公海执行交战任务的权利。北部对此极为愤怒,而南部则喜不自胜,因为双方都认为这是在外交上承认邦联的前奏。但实际上,英国除了承认邦联的交战国地位外,没有选择余地。欧洲的一些外交使节对北部所爆发的忿怒表示惊讶。正如英国外交大臣约翰&iddot;罗素勋爵所说的那样:&ldo;交战国权利的问题不是一个原则问题而是一个事实问题。&rdo;
与北部的恐惧和南部的希望相反,承认交战国地位并不是走向外交承认的第一步。事实上,欧洲宣布中立从长远看是对联邦有利的,因为声明里包含着正式承认封锁的意思。根据国际法,封锁必须对中立国实行确实有效的法律约束。但&ldo;确实有效&rdo;不过是定义而已。它是否意味着每一个港口一定要用军舰组成的一条密不透风的警戒线封锁起来?作为前几次欧洲战争中立国的美国,曾坚持这样的理解,但作为世界上主要海上大国的英国一直认为,如果巡逻战舰力求不让船只进出敌人港口,这种封锁是合法的。这两种不同的解释曾使这两个国家在1812年陷入战争。但是,现在处境不同了,美国是海上交战的一方,而英国是最主要的中立国。联邦采取了英国关于封锁效果问题的传统立场,而邦联重申美国传统立场。英国有理由宣布封锁是非法的,如果英国这样做的话,因为邦联的使节提出了一长串曾偷越封锁线的船只的名单。英国政府不希望制造先例,以免在未来战争中使他们的海军自食其果。1862年2月15日,外交大臣罗素勋爵宣布联邦的封锁是合法的,只要战舰在港口巡逻时&ldo;有足够的力量以阻止越过港口或对进出港口船只产生明显危险。&rdo;联邦的封锁当然是符合明显危险这一标准的。
在以前的战争中,英国海军曾提出了&ldo;继续航运&rdo;法规,以证明攫取中立港船只上的货物是合理的,如果有理由认为这些货物最终是运往敌人港口的话。在半世纪前,美国反对这种法规,但是,现在联邦海军要比英国走得更远。通常送往邦联的军用物资是从一个欧洲港口运进南部海岸较近的另一中立港;在那里,再把这些物资装到偷越封锁线的船只上。联邦的战舰在英国商船抵达拿骚、哈瓦那和其他换船港口以前就开始捕获它们。在&ldo;斯普林波克&rdo;号(1863年)事件中,纽约处理战利品军事法庭曾坚持没收开到中立港的英国商船&ldo;斯普林波克&rdo;号,理由是船货最终是运给邦联的。英国政府不管商人的愤怒抗议,除把这一先例记录在案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1863年,联邦海军把继续航行法规扩大到陆地运输。这一年,为邦联运货最繁忙的中立港之一是马塔莫罗斯,它是墨西哥的一个城市,在得克萨斯的格兰德河口的对面。1863年2月,海军在加勒比海的圣托马斯附近捕获英国商船&ldo;彼得霍夫&rdo;号。&ldo;彼得霍夫&rdo;号是开往马塔莫罗斯的,它装运的是一些供给物品和其他军用走私物品。一个战利品军事法庭坚持把这些物品没收,因为有证据证实货物将从陆路越过边界运进邦联。英国报界不止一次地叫嚷着对狂妄的新英格兰人进行报复,但英国政府承认美国&ldo;继续运输&rdo;的法规,并把这些先例记录在案,以备后用。半个世纪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美国的这种做法得到了恶报,英国利用继续运输的法规反对美国经中立国荷兰运送军需品到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