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卡耐基 > 第66章(第1页)

第66章(第1页)

这一年正是1819年,整个世界都在改变,新奇的事件连连发生,每个人都谈论着各项进步。有一艘轮船完成横越大西洋的创举。

无价的珍宝

林肯15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虽然很吃力,总算稍能阅读,至于写作的能力,那就根本谈不上了。1824年秋天,一位在森林中漂泊的教师沿着鸽子溪来到这片垦殖地,设立私塾。林肯姊弟每天早晚都要走4英里的森林小路,到新老师阿策尔。朵西的私塾里求学。朵西老师相信只有大声地朗读,才可以看出学生认不认真。他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谁若不开口,就用教鞭打谁一下。因此,每个学生都尽量念得比别人更大声。朗朗的读书声往往在14英里外还清晰可闻。

林肯上学时,戴一顶松鼠皮帽子,穿着鹿皮制的马裤。马裤短得离鞋面还有相当距离,以至于好几英寸发青的胫骨就裸露在外,任凭风吹雨淋。

上课的小屋又矮又粗糙,老师几乎站不直腰,教室四面各省去一根圆木,罩上油纸当成窗户。地板和座位则是圆木劈开做成的。

阅读的教材是以圣经章节为主;并用华盛顿和杰斐逊的笔迹做为练字范本。林肯的字体既清晰而且和这两位总统很相像,不但引得众人议论纷纷,连不识字的邻居都步行几英里路来请亚伯拉罕。林肯代他们写信。

林肯对于求学逐渐热中起来。上课的时间太短,他就把功课带回家里做。纸张又贵又稀少,于是他用炭棒代替笔在木板上书写。木屋是用劈开的圆木筑成,他利用圆木扁平的一面作算术,如果光秃秃的表面全都布满了字迹和图形时,只要用刀削去一层,又可以重新开始使用了。

他买不起算术书,特地向别人借一本,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fèng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去世时,他的继母手边还留有部分这种书页。

他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他不但想写出自己的意见,有时候甚至写起诗来。并且把自己的诗句和散文拿去请邻居威廉。伍德指教。他记诵诗句,再背给人听,而他的文章更是引人注目。有一位律师对他谈论国政的文章印象很深,帮他寻求发表机会。俄亥俄州的一份报纸就曾刊出林肯所写关于&ldo;克己&rdo;的文章。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他在学校里写的第一篇作文,是在看了伙伴们玩的游戏很残忍有感而发所写成的。他和朋友们常一起去抓甲鱼,他的朋友抓到甲鱼之后,就把燃烧的煤炭放在甲鱼背上,以此取乐。林肯求他们别这样做,并赤着脚把煤炭踢开。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为动物请命而做。足见他自幼就显示出特殊的怜贫恤苦之心。

5年后,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另一所学校求学‐‐他自称那是&ldo;一点一点学的&rdo;。

他所受的正规教育就到此结束,总计起来上学的日子只不过12个月左右。

直到1847年他当选国会议员时,填写自传表,在&ldo;你教育程度如何?&rdo;一栏内,他的回答是&ldo;不全&rdo;二字。

他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后,曾说:&ldo;我在有了相当年纪时,所知并不多。不过我能读、能写、略懂算则,如此而已。此后我就没有再上学了。

在如此贫乏的教育基础上,我能够达成现在这一点小成果,完全是日后在基于需要的情况下,时时自修取得的知识。&ldo;

至于曾经当过林肯的老师的人,都是一些信仰巫术、相信地球是呈扁平状的无知的流浪教员。可是林肯在断断续续的求学过程中,养成了人类最珍贵的特质‐‐甚至大学教育的目的亦不过如此‐‐对知识的热爱,对学问的渴求。

学会阅读使得林肯见到另一个新的神奇世界‐‐一个他从未梦想过的世界从而改变了他整个人生。他的视野阔大,有了梦想,而且20几年间,阅读始终是他生命中最热爱的事情之一。他的继母为他们带来了5册藏书:圣经、伊索寓言、鲁宾逊漂流记、天路历程以及水手辛巴达。小林肯将它们视为无价的珍宝,仔细地精读。他把圣经和伊索寓言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反复阅读,不论他的文风、说话方式、提出的论点都深受这两本书的影响。

可是除了这些书之外。他渴望有更多其他读物,却苦于无力购置,于是只好向别人借阅书、报和任何印刷品。他沿着俄亥俄河往下走,向一位律师借阅修订版的印第安那法典;接着,又尝试阅读&ldo;独立宣言&rdo;和&ldo;美国宪法&rdo;。他向一个常请他帮忙掘树桩、种玉米的农人借阅两三本传记。威姆斯牧师写的&ldo;华盛顿传&rdo;正在其中。林肯看了此书之后很着迷,傍晚总是尽量利用日光看到很晚,临睡前,他把书塞在圆木fèng中,当第二天日光一照进小屋,就拿起来看。有一天晚上下起暴雨,书本浸湿了,书的主人不肯罢休,林肯只得以割捆三天的糙料来做为赔偿。在他借得的书之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ldo;史考特教本&rdo;。这本书教他如何公开发言,引导他认识西塞罗。狄莫西尼斯(古希腊的雄辩家)和莎翁名剧中的精采演说。

他常常手中捧着&ldo;史考特教本&rdo;,在树下走来走去,朗读哈姆雷特对伶人的吩咐,复述安东尼在凯撒遗体前的演说:&ldo;各位朋友,罗马同胞,乡亲们,请听我说句话;我来是要埋葬凯撒,而不是来赞美他。&rdo;

每当读到特别吸引他的段落,如果手边没有纸张,他就用粉笔写在一块木板上。后来,他自己做了一本粗陋的剪贴簿,写下所有他心爱的句子,随身携带,仔细研读,很多长诗和演讲辞就这么背会了。

下田工作的时候,他也将书本带在身边,马儿躲在谷堆后面休息,他就坐在围墙顶栏上看书。中午他不与家人一同进餐,却一手拿着玉米饼,一手捧书,两脚高举过头,看书报看得入神。

法庭开会期间,林肯就徒步走上15英里路程,到河边的城镇里去听律师辩论。跟别人一起下田时,他偶尔会放下锄头或糙耙,爬到围墙上复述他在洛克港或布恩维尔的律师那儿听来的话。此外,他还模仿过顽固的浸信派牧师,星期日的时候在小鸽溪教堂里发表的演讲。

林肯也把&ldo;奎恩笑话集&rdo;带到田间。当他跨坐在圆木上朗读时,听众的轰然笑声响彻森林,不过,这么一来,谷物中间杂糙丛生,田里的小麦也发黄了。

雇用林肯的农夫抱怨他太懒,&ldo;懒得可怕&rdo;。他坦承这种指责。他说:&ldo;家父只教我干活儿,可没教我喜欢它呀。&rdo;林肯的父亲老汤姆终于断然命令:一切愚行必须停止。可惜命令并未发生效用,林肯继续说笑演讲。有一天老汤姆当着众人的面,打了林肯一记耳光,把他打倒在地。林肯哭了,却没说什么。父子之间的隔阂于焉产生,而且终生都未能改善。林肯虽然曾在父亲晚年时资助他,可是1851年,老汤姆卧病垂危时,林肯并未前去探望。他说:&ldo;如果我们现在碰头,恐怕不但不太愉快,反而会很痛苦。&rdo;

1830年冬天,&ldo;牛辱症&rdo;再度蔓延,死亡的阴影又笼罩了印第安那州的鹿角山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