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军阀混战,汉帝国终将末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公元184年的东汉朝廷,君臣都在变着花样作死。汉灵帝正想方设法敛财,朝里的诸公也正忙着争斗,清流要整死宦官,宦官也要整死清流,外戚一会儿帮宦官,一会儿帮东林党。大家正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突然&ldo;砰&rdo;的一声,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巾起义了。
其实在公元183年,就已经发生了全国性的大旱,不少地区颗粒无收,而喜欢作死的汉灵帝竟然不减赋免税,这简直就是&ldo;官逼民反&rdo;的节奏啊。于是在重灾区冀州,跳出来一个叫张角的人,自称&ldo;天公将军&rdo;,号召已经吃不上饭,眼看就要饿死的灾民:&ldo;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rdo;&ldo;苍天&rdo;指汉王朝,汉代官员军队的衣服以苍青色为主。&ldo;黄天&rdo;是指黄巾起义军。而且根据五德始终的说法,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戴上黄头巾,就能灭了汉朝,天下大吉了。大伙一听眼睛都红了,操起砍柴的柴刀,割麦子的镰刀,刨地的锄头,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略,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了起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其实,张角要起事已经预谋了很久了。在黄巾起义之前,东汉就已经有了许多的地方起义,而这些起义几乎都打出了某位尊神的名号,并以其为领导者的自称。据史书记载,黄帝、黄帝子、黑帝、无上将军、真人、太初皇帝等旗号都打出来过。这些名号,并不是随随便便打出来的,每种名号都代表了某种宗教信仰。虽然这些起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给了不安分的张角一个很好的借鉴:以宗教的名义发动农民起义,很有效;同时张角也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经验:这些宗教都太没有组织性了,简直就是乌合之众。
因此,张角准备自己创立一个宗教,然后在合适的时候给腐败的东汉一刀。张角领着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创立了一个叫太平道的组织。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张角有一部号称天授神书的《太平经》,故以此为名。
张角担任太平道的掌门人,自称大贤良师,持九节杖,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并以此为掩护,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关于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发展了很多信徒。张角又派出八个弟子,到四面八方去宣传教义,发展徒众,&ldo;以善道教化天下&rdo;。十余年间,太平道信徒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达数十万人。信徒主要是农民,也有城镇手工业者,甚至个别官吏、宦官也都入了教。张角将教徒划分为三十六方(即教区),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渠帅负责统领。
公元184年,张角眼看起事的时机差不多了,就准备在这一年的三月五日举行大起义,命令各方首领及信徒开始着手准备。一大方的渠帅马元义潜入京城洛阳,发展了宦官中常侍封谞、徐奉为内应,准备里应外合。可是在起义前一个月,太平道教徒济南人唐周叛变,向东汉政府告密,起义计划泄露。张角鉴于起义之事已暴露,当机立断,连夜通知三十六方,即刻举行起义。于是,轰轰烈烈黄巾起义爆发了,以势不可当的姿态席卷全国。
汉灵帝一见太平道如此厉害,慌了手脚,赶紧让大将军何进率左右羽林军驻扎在都亭,把京师守住;又命令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都驻扎上军队,这下才稍微放心点了。接着就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
这时候有个叫皇甫嵩(东汉末名将)的上谏要求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而吕强(东汉宦官)又对灵帝上言:&ldo;党锢之祸积怨日久,若果与黄巾合谋,恐怕已经无救了。&rdo;汉灵帝接纳提案,于是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然后拜卢植为北中郎将,命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任其副手,率领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的将士,前往冀州与张角主力周旋。又拜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各领一军,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
汉军在首战并未得利,这年四月,朱儁军就被黄巾波才(黄巾军将领)击败,把朱儁围困在长社(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长葛东)。皇甫嵩赶紧过来支援,一起进驻长社防守,却被波才率大军围城,汉军人少,士气低落。
五月,京师又派曹操率军支援皇甫嵩。不过援军快到时,皇甫嵩已心生一计,傍晚时分吹起大风,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黄巾军营寨周围的杂草,用火攻大破敌人,大呼进攻,城上亦举出火把响应,皇甫嵩以鼓助战,冲入敌阵,黄巾军大乱,四处奔走。加上曹操的援军到了,黄巾军被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面夹击,大败。
皇甫嵩与领朱儁军继续进击汝南、陈国的黄巾军,追击波才到阳翟,并在西华大败彭脱(黄巾军将领),剩下的军队想逃到宛城,却被朱儁的部下孙坚抢先登城,于是大军前后夹击,大破黄巾军。至此,豫州一带的黄巾军基本被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