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我的新时代家庭农场作文 > 第四十五章 日常3(第1页)

第四十五章 日常3(第1页)

招人的事情阿威晚上回来就到了队长家里和他商量,刚回来对本生产队所有人的家庭情况也不了解,还是找队长比较快。队长是阿威的大表叔,家和阿威的房子就隔几十米远,是一栋小洋楼。

进门后,阿威看到大表叔和表婶在看电视,他散了烟就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表叔,我准备在本队里再招个负责农庄卫生的人,如果有没出去的后生,也可以招两个跟着我后面做事情,你知道有谁合适不?”

“咋地?在家里准备好好经营农庄了?听说你最近把农庄搞得挺红火啊,在队里招人的话不太好管理哦,到时候觉得不行辞退得罪人,不辞退又恶心自己,你可以想好了!”表叔语重心长的对阿威说。

“这不是来找您把关吗?我不太了解,我的想法肯定是第一考虑队里的人,找不到的话再外面招。说实话,我小时候在队里长大,可以说是每家每户都混过饭吃,大家对我也不错,只要有好处的事情都是第一想到你们。”

“算你小子有良心,有倒是有,我给你打电话问问,既然你有这个心,以后在这方面有觉得不好处理的事情就和我说,我来处理。”表叔开心的笑了,阿威这话说到他心坎里了,自己人都不照顾自己人那就是窝里反了。你有好处的事情跟他说了如果本队人干不了他们不会怪你,但是你要是一声招呼没打就在外面招人了,那肯定有很多人瞧你不起,这可不怕你钱多,声望的事情是钱买不来的。而且以后要是想扩大农庄也会举步维艰,因为周围都是本队人的土地啊,人家就不租,你什么办法也没有!

“嘿嘿,表叔啊,我书可不是白读的,要想成大事,乡党可是最重要,自古以来都是这么个理。这只是个开始,农庄里我也开了饭店,每天吃饭的人也不少,蔬菜什么的消耗很大,我在这里给你保证,如果要在外面采购的话,我肯定优先采购自己人的物资,让咱们不外出也能赚到钱,到时候还需要您来统筹一下这方面的事情,我会把每天需要的菜写个单子给你。需要的都是农家菜,每天都有也是个细水长流的事情。”阿威早就有了这方面的想法,等以后农庄的客人越来越多,一天吃饭的人就有上百人,光蔬菜什么的都要消耗上百斤。农庄的地是不少,但是猪和鸡还有马什么的每天消耗的太多了。与其每天出去采购,不如让家边人按照农场的需求种植蔬菜了,甚至以后做干菜什么的也从队里采购,这样人多才能上规模,不过这后面的大规模合作要等网店量起来了再谈。

任何人想在家乡发展事业,必须培养自家人,然后是本队人,再就是本村的。从这些人里面挑选得力的助手,因为知根知底初期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对于事业是很大的助力。历史上各国开国皇帝最器重的人基本都是乡党,最典型的便是汉高祖刘邦,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萧何、曹参、周勃、灌婴、樊哙、卢绾、王陵、夏侯婴等人,这些人不仅是辅佐汉高祖刘邦的元从功臣,在汉王朝建立之后一度掌握至高的权力地位,是真正意义上与刘邦共治天下的“主角”。

沛县一地,人杰地灵

汉高祖刘邦的功臣集团的整体组成相对而言并不复杂,除却沛县起义时的乡党(乡族朋友)元从,便是吕后一家(外戚势力)对刘邦的扶助,以及张良、韩信、陈平等在起义过程中归附的功臣。毫无疑问的,沛县集团势力在这当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无论汉阵营的形势如何恶劣,都始终不离不弃,始终追随于刘邦帐下。抗秦也好、攻楚也罢,这些人一直都是中坚力量,否则刘邦压根无法对汉军帐下的军士形成强有力的控制。当然,这也能足够体现刘邦在管理人才上的卓越能力。

凡事都有两面性,沛县功臣集团在抗秦击楚的过程中(有外部矛盾)可以将枪头调转对外,展现出高度的凝聚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汉祚建立后,原本打天下的功臣势必要在现成的蛋糕上进行分润,这时候便是内部矛盾显著的时刻了。如何处理相对应的矛盾问题,无疑对刘邦是一场考验,这个时候也是对所有同样情况下主事者的考验。

周勃靠养蚕吹鼓为生、灌婴是贩丝的、樊哙是狗屠、夏侯婴以养马驾车为业、卢绾跟着刘邦混也算是个无业游民;状况好一点的如萧何(刀笔吏)是沛县本地的望族、曹参是沛县狱掾(狱曹的属吏)、王陵出身沛县豪族。

从成员组成来看,实在称不上什么豪华的配置。相反,这些人只不过是长期居于社会底层的劳动阶层,如果未曾遇到秦末烽烟四起的历史背景,恐怕一辈子只能囿限于沛县一地,绝无可能做到享誉青史。

诚然,萧何、曹参、周勃等人在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但绝不能忽略他们在一定历史时期下做出的努力,否则就成了空谈功绩、不注重实际的来龙去脉。但问题的关键也呼之欲出了,仅依靠这些人汉高祖刘邦是如何诛灭暴秦、抗击强楚、进而坐拥山河天下的呢?一则有赖于“时势”,二则有赖于“知人”。何为“时势?”无非是时代与大势的并称!

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便是新生的秦帝国摇摇欲坠,历史大势趋向便是群雄并起、并力西向关中腹地。说白了,就是帝国的统治正在瓦解崩溃,各地潜伏的六国余众意图复国、各地的黎民百姓饱受欺压却无从泄愤,以及帝国真正掌握权柄的统治者昏聩无能,土崩瓦解之势逐渐成形。

在这样的时势下,原有的社会阶层秩序就会产生裂隙。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张良作为韩国(战国七雄之一)贵族流落世俗;项梁、项羽叔侄作为楚国贵族也只能隐姓埋名;楚义帝(楚怀王)芈心也只能靠放羊为生。这极大地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阶层在秦帝国建立之后,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与身份,与常人无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人还不如平民阶层。与之相对应的是,陈胜、吴广作为抗秦统治的首个起义者,开始向原有的社会阶层秩序发起挑战,陈胜自立为“张楚王”便是最佳的佐证。刘邦不正是从沛县的亭长之位,进而成为沛公,然后辗转各地起义,诛灭暴秦进封汉王,这才具备了与项羽争雄天下的实力。

阶层秩序的崩坏导致了原本固化的阶层开始流动,这无疑对底层的人士而言是最大的优势。因为贵族阶层总不可能自愿向下流落,反倒是平民阶层能够畅通无阻地通过战阵搏杀获取更大的晋升资本。就如同萧何、曹参、周勃等人,如果按部就班地从他们原本的职位上工作,即便是洪福齐天也不可能跻身统治阶层。这便是时势在造就人才!但光有时势是不足够的,面对时代的浪潮单个人的力量总是微薄的,所以在汉阵营内部形成了以沛县集团为核心的组织形式,当然在这个集团内部,汉高祖刘邦是一定要占据核心与主导地位的。这便涉及到下一个问题了——知人而用人!

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用在历代帝王人物中绝对能够排居首列,能够将一个团队从“开局一双鞋”的境地,带领到“金装遍地走”的阶段,在这一点上堪称“出神入化”。对于始终辅佐自己的沛县功臣集团,汉高祖刘邦实则是又爱又恨的,但妙就妙在,这两者之间的尺度他把握得非常的精准。在打天下的时候,沛县功臣是刘邦绝对离不开的有力支撑,说句不客气的,没有韩信可以不争天下;没有张良可以困顿于巴蜀,但没有沛县功臣那刘邦将注定失去一切。所以,汉高祖刘邦对于沛县功臣给予了最大程度的信任,至少在打天下的时候是这样的,但仅仅如此也足够了。在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一方的谋臣将士多有叛变归附汉阵营,但鲜少有规模地从汉阵营叛逃至楚军。可见在对待臣子下属这一点上,刘邦不仅树立了绝对的权威,还赋予了他们极大的信任(以及丰厚的利益)。

以雍齿、曹无伤为例子,前者是刘邦沛县起义时叛出刘邦帐下(因为野心),后者是在项羽定军灞上、问罪汉王时而告密谋求活命。在此之前,是刘邦对于汉阵营内部的掌控力度不够强大,但在此之后,尤其是与项楚对弈的条件下,无论刘邦遭遇的境况如何恶劣,再无臣下叛出归楚。无疑,此时的刘邦对于功臣集团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控制。这种控制一直延续到汉王朝建立后,刘邦大肆封赏众功臣。而如何安定好沛县集团,绝对是封赏的第一要务,否则汉阵营内部势必会迎来大规模的分崩离析,毕竟他们追随刘邦的原因便在于功成名就、封妻荫子。可一旦涉及到利益上的划分,即便是亲如手足兄弟,也难免反目成仇。知人善任只不过是表面工作,实际上体现的是利益关系的划分。这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将谁谁人用在什么样的职位上就可以一劳永逸的事情,否则韩信长期领军在外早就叛出汉军帐下了,萧何抚镇关中、巴蜀腹地早已经自立为王了,哪还有刘邦的什么事情?

刘邦深知划分不好利益,就无法安定沛县集团蠢蠢欲动的心,所以他第一步便听从张良的建议,率先将反叛于自己的雍齿封侯。这一举措使得原本内心躁动的沛县集团功臣内心大定,再然后就是论功行赏了。在这点上,刘邦并不欲全权听从沛县功臣的意见,而是富有远见地提出将萧何列为第一功臣,然后再依序封赏排列。而在沛县功臣集团看来,如果按照论功行赏的标准划分,曹参当属第一。这当然也是沛县功臣为自身的利益而发出的利益诉求,毕竟曹参因战功卓著,如果将其封赏为第一功臣,其下的沛县功臣也多为行伍战将出身,势必利益会水涨船高。但在这一点上,刘邦并不打算妥协,将萧何列为首功,意味着武将在王朝建立影响势必要淡化,否则让这些人手握重兵,汉祚天下如何能够安稳?一口甜枣(利益),一手大棒(权威)。如此一来,才造就了沛县一地的芸芸人杰,才有青史流传的沛县功臣集团。

阿威再怎么说也是现代985大学的毕业生,对于历史不说了如指掌,也可说是耳熟能详,深知读史使人明智的道理。现代很多生意人都不愿意使用乡党,觉得不好管理,更觉得这中间的人情关系难以处理。其实这都是舍不得分割利益的原因,创业初期的时候,乡党和你一起卧薪尝胆,虽然你确实是大股东负责出钱,但是没有可靠的乡党做牛做马的帮你,很难度过开始的初期。等生意做大了,自己富得流油了,反过来又觉得当初和你一起打拼的人跟不上自己的脚步了,觉得给他们的太多了,于是一个个的找原因把他们炒掉,宁愿高薪请外面的所谓人才。这样的人心里根深蒂固的认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其实别人只是过来赚你的高薪,做了一段时间干不下去就跑了,生意由于经营不善会一落千丈,失去人心又失去了名声,这在本地的话就日落西山再难以出头了!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阿威决定大胆起用乡党,一为以后的扩张做准备,农庄要扩张没有土地是不可能的事情,大肆和村民搞好关系是第一要素,要让村民觉得阿威坐这个农庄全村人都会跟着收益!二为自己的情怀,人毕竟有感情的,自己家过得越来越好,邻居们还是苦哈哈的话,那不是鹤立鸡群,而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三为解决本地就业从而获得政府政策大力支持,阿威农庄做的越好,吸引的消费人群越多,本村的经济便越活跃,如果能做成一个年利润过千万的企业,那对于一个镇来说也算是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了,那到时候申请土地和资金政策扶植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优势。

上一章

格格党-萌妹子最喜欢的小说网!

上一章

格格党-萌妹子最喜欢的小说网!

上一章

格格党-萌妹子最喜欢的小说网!

上一章

格格党-萌妹子最喜欢的小说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