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知否公子哥娶了谁 > 第二十四章 三年二合一(第2页)

第二十四章 三年二合一(第2页)

可问题是,裴墉不是范相,范文正会为了天下人选择屈服,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朝廷动荡早日平息,不至损害民生,宁可自己四处漂泊,一年知两州,八年知六州,一个忧国忧民的老头儿愣是被这帮人折腾死在路上。

但裴墉是武勋,还是上过战场,浴血几十年的大宋柱石。

这个世界的大宋朝虽然也是重文轻武,但还不至于如前世那般,武人被压得处处抬不起头。裴墉不会像范相公那般处处忍让,他只会当着皇帝的面,把这帮人一个一个的瞪回去。

裴墉的想法很简单,老子辛辛苦苦一辈子保家卫国,君臣不疑,好不容易熬到快退休了,这会儿都准备把权力交还给皇帝了,你们这帮人还跳出来蹦跶啥,咋地,想让老子再跟你们掰头两年?

真要是那样,你看看裴墉底下那帮嗷嗷待哺等着上位的武将会不会上来咬死你们。

甚至嘉佑帝也不会高兴,要知道嘉佑帝一生仁孝治天下,最重视的就是名声,范相公带着遗憾离世已经是他心中的痛了,史书上关于他和范相的关系会怎么写还不好说,毕竟没给他老人家一个好的结局,这要是再把跟裴墉的关系搞僵了。那嘉佑帝得气的回家掀桌子。

而且当下满朝文武一个个的巴不得自己赶紧立嗣,就裴墉还跟自己站一条线。

嘉佑帝心想这帮人或许不是针对裴墉,而是在针对自己。至于裴衍,不过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罢了,又岂能如一帮朝臣所说掀起动乱。

嗯,有的皇帝想着想着就把自己说服了。

针对裴墉就是针对朕,甚至不惜拿一个孩子做文章,这帮人真无耻。

嘉佑帝如是想着。

随即便命人将这帮弹劾裴墉的朝臣通通训斥了一顿。转过头又加封了裴墉太傅的官职,位列三公。

以裴墉的身份当太傅自然是够格的,但是本朝没有太子,就俩备胎,这个太子太傅其实就是挂了个名头,也不可能真的让裴墉去教俩备胎武事。

嘉佑帝做这件事不过是在警告那帮人,朕都已经应了你们的要求选了俩备胎养着了,你们也差不多就得了,别得寸进尺。

裴衍从祖父口中得知这些事的时候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后来想想就明白了。

自己这算是误打误撞了。

可即使如此,裴衍还是感受到了这帮朝臣满满的恶意,自己不过是用自家的产业做做实验,就能让一帮士大夫出现这样的反应,可见这帮人对变法的排斥有多深。

口口声声为百姓谋福祉,真让他们让利给百姓的时候什么丑恶嘴脸都露出来了。

这事也算是给裴衍提了个醒,将来不论做什么。还是应该多考虑考虑才是,这次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若是嘉佑帝真的听了这帮人的话,那难免就要裴墉替自己背锅,吃挂落了。

裴墉这一辈子战功赫赫,没道理临退休了还要因为自己背上污点。

再者说了,将来的朝堂上,若自己羽翼未丰之时,祖父便退了,那朝堂上自己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靠山了。

果然还是该猥琐发育,香水工坊的事情,有些浪了。

但事情既然做了,就没有中断的道理。

汴京城的香水工坊已经成熟,雇佣了百十来个工人,每月盈利超过十万贯,供应了汴京附近几十个州县。

下一步,裴衍将会在扬州、杭州等地陆续开厂,在借由漕帮的渠道遍及整个大宋,乃至于输送到辽国、西夏、大理等。

有了生意的往来,想要打探消息也会更容易些。

为此,裴衍在跟母亲商量过后,决定拉上顾老二一起。

一来顾老二有白家的商铺和销售渠道,可以帮着把香水的生意做的更大,二来裴衍心知顾老二将来会进到军营里发展。以他的能力,无论将来是不是那个捡漏王当皇帝,顾廷烨都会在军队里混出一片天地,且不说他老子是英国公看重的接班人,就是自家祖父退了,在军营也有足够的话语权。

裴衍从文,军队里若再有个信得过的人,一文一武,何愁不能一展宏图。

而就在裴衍跟顾廷烨说完合作的事情之后,顾老二也告知了裴衍和盛长柏一个消息。

他要离京了。

上回在扬州楼船上与裴衍二人喝酒的时候听了裴衍的话,仔细想想觉得颇有些道理。他虽放荡不羁,可也是心怀抱负的。

这次离京,就是去江州白鹿书院求学。

至于说为什么不留在京城,大概是自己也清楚在京城已经声名狼藉,就算有心向学,估计没什么靠谱的书院愿意收留了。

更何况京城还有个国子监,跟国子监相比其他书塾就更不够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