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一起走过激情的岁月哭过笑过是什么歌 > 第88章(第1页)

第88章(第1页)

想当初,李书福想造汽车,而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家有关部门还没有批准的情况下就花大钱造起了汽车。在举行第一辆吉利汽车下线仪式前夕,因为吉利汽车是黑户口,众多的领导居然没有人敢接受吉利集团的邀请。&ldo;我当时真想哭。办了一百桌酒席,却没有来宾,这是什么滋味?&rdo;李书福说起此事,还恨得咬牙切齿。好在李书福想起了时任浙江省副省长的叶荣宝,就试着给这位从未见过面说过话打过交道的女副省长发了一份传真,邀请她参加吉利车下线仪式。传真发出不到一小时,叶荣宝就给李书福打来电话,表示将参加仪式。有一位副省长亲自前来,市里、县里的领导,谁还会回避?仪式自然办得风风光光。见面时,叶副省长问李书福:&ldo;你怎么会想到给我发传真?&rdo;李书福说:&ldo;我听朋友说起过,叶省长有一次组织汽车配件企业的厂长到外地取经,希望能为这些企业增加一些业务量,却空手而归。叶省长在归途中立下狠心说,浙江要有自己的汽车整车厂。&rdo;吉利造车,应该是实现了叶省长的意愿。叶荣宝后来为吉利汽车取得合法身份上下奔走,成为吉利车的护法天使。而那个叶荣宝取经碰壁的故事,其实是我讲给李书福听的。我当时是说者无意,李书福却印在了心里。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紧接着,李书福的胆子更大了。在临海他为自己的汽车城买下的八百亩地,此时还只刚刚建立了第一批厂房,可是在所有的艰难中,他总算把第一辆吉利车造出来了,但如果在汽车下线的时候无人喝彩,那我们也可以想见,哪怕这个&ldo;疯子&rdo;脑子里除了汽车之外别无一物,恐怕心中也会是一片凄凉。如果说1996年李书福造车是一个执拗的商人在追逐利润梦想的话,那么到1998年豪情下线的这一瞬间,李书福应该明白的一点是,汽车作为一个产业是有国界的。

没有政府的支持,商人李书福无法单独在中国完成一个造车的梦想。

在中国,汽车产业首先表现为地方性,然后表现为民族性。&ldo;中国不能没有自己造的汽车&rdo;和&ldo;浙江不能没有整车厂&rdo;是两句异曲同工的话,被中国人视为经济发展严重障碍的地方保护主义可以一模一样地延伸为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使叶荣宝这位省级官员想要一个浙江的整车厂的因素,同样是中国需要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的因素。

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李书福才有可能抓到这个炮仗,而在他点这个炮仗的时候,得到了环境的支持。导火索终于被点着了。

李书福的炮仗炸了,还挺响的,至少浙江都听见了。

◆&ldo;中国最便宜的轿车&rdo;

1998年吉利的豪情上市了。李书福为他制定了最简单的营销战术:价格战。

李书福的价格战,抢占了一个外人看来疯狂,但他却很为此自得的地位,那就是&ldo;中国最便宜的轿车&rdo;。在中国,最便宜的汽车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开车人一定是小心翼翼的老手,因为新手还得顾命,不敢和吉利车较劲,但老手玩吉利也得掂量掂量。

再来说经销商体系。

吉利豪情在1998年没有卖什么车,只有一个亿投入自己的汽车梦的李书福根本还没来得及想怎么卖车。相反,据说还有一些质量不稳定的车被李书福用压路车压了,很可能他那时候最关心的是吉利车的质量能否稳定一点,哪怕不是太稳定,但总不能出很大的差错。吉利内部的一个说法是,由于做豪情车更多是钣金活,所以外层的油漆都是用人工反复漆上去的,颜色并不稳定。吉利一直到宁波美日投产之后才有了相对稳定的质量体系,而真正带品保体系的4s店体系一直到2004年才出现,这一年吉利在资金上有了可靠的来源,对质量体系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李书福开始不用为质量担心了。

但是汽车经销商可不会陪着李书福一起疯狂,他们从李书福那里拿车是为了去卖,是要拿来赚钱的。哪怕是个外行人,从外表上看看吉利豪情也会知道这辆车不像个车样子。所以一个老资格的台州商人回忆说,李书福的豪情车下线时在本地根本没有经销商,更多的是李氏兄弟在江浙经销摩托车时建立的网络在销售。有意思的是,李书福的豪情车倒真是没有多少事故记录,也许是这个台州人的运气好,也许是因为此时的吉利车其实还只是一只&ldo;黄皮白心&rdo;的半国产车‐‐豪情车的发动机一直到吉利自己研制成功之前都用的是丰田8a。所以慢慢地,吉利车以它的价格优势打入了市场。

不过,吉利的出现却引起了市场上关于血统的话题,因为当时下线的吉利豪情长着一副奔驰的前脸、夏利的身段的模样。丰田公司与吉利之间后来还发生过关于商标图标的官司,理由就是吉利豪情的车标与丰田过于相似。吉利豪情的出炉被称为一场模仿秀不是没有原因的,李书福最初的心理其实很容易看透,他想利用的就是人们对国际品牌喜欢但买不起的那一点点空间,为自己的豪情杀出一点生存的空间来。

李书福做到了。

第30章金志国:一百年的啤酒梦

【金志国小传】

在中国的企业发展历史上,快速消费品领域里一直充斥着战争,其中啤酒业的竞争尤为激烈,曾经的计划经济造就了区域市场和地方品牌,这在给梦想成为全国品牌的整合者带来区域障碍的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而青岛啤酒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大并购中,是最成功的公司,青岛啤酒总经理金志国及其前任彭作义发起并推动了啤酒业的整合,为快速消费品领域贡献了一个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品牌的经典案例。

金志国1956年出生于山东青岛,1975年进入(原)青岛啤酒厂工作,在这家庞大而悠久(1903年创办)的国有大企业中,金志国从洗瓶工开始做起,到1996年被任命为青啤西安公司总经理,率领&ldo;汉斯&rdo;啤酒一举扭亏为盈。2000年8月,金志国受命组建(青啤)北方事业部,2001年4月出任北方事业部总经理。同年8月,因青岛啤酒原总经理彭作义意外猝死,金志国被作为惟一的候选人而当选为青岛啤酒集团总经理。这样的经历是一个职业人的骄傲,在金志国成为总经理后接受采访时说:&ldo;三十多年我就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做啤酒。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执着。最大优点也是执着。&rdo;

的确,阅读金志国的历史便是阅读一部啤酒业的历史,而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啤酒业,用一个词来形容便是:惨烈。金志国说:&ldo;我连晚上睡觉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rdo;这样的形容固然略有夸张,但也客观展现了在一个开放而又分散的消费品领域的生存现实,而似乎是为了让自己睡得安稳些,青啤在彭作义和金志国的时代里,都展开了中国企业史上最庞大的并购浪潮‐‐在十年时间里,青啤征战南北,行迹踏遍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并购四十多家大小不等的啤酒企业,可谓&ldo;并购狂人&rdo;,而在疯狂的背后,一家全国型的啤酒航母也逐渐显现。

当然,像一枚硬币总有正反面一样,在青啤并购最鼎盛的时候,也是外界对青啤质疑最盛之时,很大的原因是:所有的并购都存在着消化的问题,可谓并购易,消化难。在2000年tv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问时任青岛啤酒的总经理彭作义:你的胃口很大,从南到北吃进去这么多企业,但我不知道你消化功能如何,会不会拉肚子?当时彭作义情绪激昂地回答:数字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三年后,青啤迎来了百年庆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