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烦恼减少了许多,晓晓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回首望着若有所思的蓝嬷嬷,关切的询问,&ldo;嬷嬷,怎么了?&rdo;
&ldo;郡主,老奴觉得咱们这次进京,恐怕短时间内不会回来,所以东西还要多带些。&rdo;
蓝嬷嬷就差直接说,怕以后要在京城里常住。得到肯定的回答,晓晓牙疼。对于一个把睡美容觉,当成一种事业的人来说,让她生活在应酬的圈子里,无疑是种折磨。
跟韩林商量半天,韩林到是无所谓,媳妇儿在哪儿,他在哪儿!有媳妇儿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韩林的一席话,仿佛一语道破了天机。在他的怀里找了一个最舒适的位置,很快就睡着了。
看着就喜欢拱在自个儿怀里,睡觉的小媳妇儿,韩林无比满足的闭上眼睛。
接下来的日子是忙碌的,家里一次走那么多人,怕李叔忙不过来,丁叔主动让丁武留下。看着家里的人口,真是不够用,韩林果断的下山,找到刘叔,让他帮忙找几个可靠的人。
刘叔不负众望,没几天的功夫就送来了,两家子二十多口人。这些人连同卖身契,一起送到了山上。
两户人家,一户姓张,一户姓王。张姓人家,当家的叫张兴,原来就是某大户人家的庄头,大户把庄子卖了,一家子连同庄子被卖了。
可是新雇主,用上了自己人,就把他们一家子卖给了牙行。这些日子张家人都是提心吊胆的度过的。真怕一家人就此分开,骨肉分离。
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一家人被送到了郡主府。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张兴领着妻儿老小,一个劲儿的给刘叔磕头。自家不用骨肉分离,还有了更好的去处。刘叔就成了他们的再生父母,感恩的活菩萨。
刘叔,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他们别在意,以后好好的帮郡主,把事情做好比什么都强。张家人,点头称是,有生之年不忘。
王家祖上是读书人,虽然没什么大出息,但也是耕读传家,一家老小都是识字的。
谁知道祸从天降,王家现在的当家人,王丰年得罪了当地的大户,被人下套,不仅赔光了家产,还欠下了巨债,一家子被发卖到北方,以为这这辈子就交代了。
没想到绝处逢生,当知道他们一家子,被送到郡主府的时候,一家子老小喜极而泣。
他们这些日子,或多或少的听过这个郡主的事迹,知道郡主不是个刻薄的人。
如今有了生机。怎能不让一大家子欣喜若狂。至此,王家在这里落户,数代相传,忠于郡主府。
有了张王两家人的加入,李叔顿感轻松了不少。晓晓看着家里能扑腾开了,就让方先生一家三口,也跟着进京。
方先生和郑嬷嬷,前些日子已经成亲了,两人真是蜜里调油,羡煞旁人。
知道自家三口都跟着进京,方先生是乐得见牙不见眼。一家三口不分开,比什么都好。
两个财迷也一致决定,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和晓晓的嫁妆,都放进空间里,这走哪儿带哪儿多安全,还能随时取用。
就在启程进京前夕,家里来了两位客人,是杨家二郎夫妻俩。是来给送喜信儿的,杨三郎五月初二成亲,这个时节才来送喜信儿,也是纠结了很久,才让二郎两口子来的。
五月初二,两人已经去了京城了,没法去观礼。晓晓就把事情的始末说给二郎嫂子,二郎嫂子也是个通情达理的。
&ldo;你们早就定下来的,咋能让你们改期,公婆也是闹心了好些日子,才决定给你们信儿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