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这个众人公认的缺点,反而是他的优点呢!
一侏一蛛地称东西,这样称出的一石与一次称足的一石必定有出人;一寸一寸
地量东西,这样量出的一丈与一次量足的一丈必定有误差。看人应该看大端而不责
细节,否则,不分事的大小,简单相论,只能歪曲人的原貌。
有一位陈先生,被大家公认为爱出风头。在一次陈先生没有出席的酒会中,大
家聊起陈先生的时候,钱某说:“他真爱出风头。”当时有人说,陈先生一向热心公
益,喜欢帮助别人。钱某马上语气和缓地说:“他是有一点多管闲事,不过,还是
很乐于帮助别人的。”听了这话之后,同事们开始赞扬他的优点。
人际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以批评的眼光去看别人,越看越觉得不好;如果换一
个角度去衡量,也许就不认为这是缺点了。我们要尽量观察、发掘别人的长处。
a化妆公司的宣传部长刘先生,曾在闲聊时讲了他的经验:
有一次,一个广告代理商到他那里洽谈生意,谈到与a公司对立的b化妆品公
司,这个代理商或许为了拉广告,于是把b公司的宣传机密全盘托出。
刘先生听到这里,不禁想到:“此人与我并无深交,为什么会对我泄露b公司
的秘密?可想而知,他同样会把我们公司的机密泄露给b公司。”
刘先生识破对方的诡计之后,从此再也不信任这个广告代理商了。
由此可见,换个角度思考是非常必要的。
齐国的限斯弥去见田成子,田成子和他一起登上高台向四面眺望。三面的视野
都很畅通,只有南面被限斯弥家的树遮蔽了。田成子当时也没说什么,限斯弥回到
家里,叫人把树砍倒。没砍几棵,爆斯弥又说不砍了。他的家人问:“您怎么这样
快又改变主意了。”限斯弥答道:“谚语说,知道深水中的鱼是不吉祥的。现在田成
子将要干一件大事,事情非同小可,而我却表现出我能够在精微处察觉事情的真相,
我必然会有危害了。不砍倒树,未必有罪。而知道了别人的隐密,那罪过和危险就
不得了。所以我才决定不把树砍倒。”
这个故事,也是换个角度进行思考的精彩例证。
在《韩非子》一书中,对类似的观察法实例收录极多。
晋国重臣文子,有一次因为被案情牵连,于是匆忙逃命。在慌乱中逃到了京师
外的一个小镇。
跟随他逃亡的侍从说:“统领此镇的官吏,曾经出人八大府邸,可视作亲信,
不如我等先至他家略事休息,待行李到来,再赶路如何?&ot;
“不可,此人不可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