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王阳明心学视频第九讲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正德对刘瑾说:&ldo;经筵讲书耳,何又添出许多话来!&rdo;

刘瑾乘机说:&ldo;可令二人南京去。&rdo;

于是,杨之就要到手的内阁大学士,像煮熟的鹅一样飞了。两人都到南京去了。有意思的是,刘忠在南京&ldo;正直有风采&rdo;,大计京官时,罢黜的人比以往多,还提议随时纠劾,以示劝惩,不必等六年大考核再罢免,他本人也纠劾过重。有人认为他是在配合形势,暗中附和刘瑾,因&ldo;瑾方以严苛择辱士大夫&rdo;。其实,他只是正直的不是时候。他是一生正直的。

4朝政鱼烂

刘瑾能够哄住皇帝的手段是敛财。正德挥霍无度,又不肯花他的小金库,户部尚书韩文又坚持&ldo;原则&rdo;,不痛快地让皇帝花户部的库银。事实上国库也的确严重空虚。皇帝不耐烦听那些烦人的数字,他就是要钱。朝廷的官员们除了主张&ot;节约&ot;外,没有拿出有效的增加收入的具体办法。而刘瑾有一套常规之外的增加财政的方案。皇帝自然倒向刘瑾,不顾文官们的反对。这些方案的根本精神就是加大税收力度。增加新的税,附加税,提高税额等。刘瑾的财政改革用老话说就是&ldo;横征暴敛&rdo;,闹得朝野嚣然。文官反对&ldo;改革&rdo;,刘瑾乘机让宦官全面夺权。全国各地早就有的宦官&ldo;特派员&rdo;,现在在理论也&ldo;合法&rdo;的高于正规的地方官了。至此,明朝的宦官像清朝的临驾于汉族之上的满族官僚和国民党的&ldo;军统&rdo;了。弘治一度真使他们单局限于&ldo;统计调查&rdo;的工作,但现在他们成了皇帝向文官夺权的阶级性的社会力量。

但是,钱还是不够。最根本的原因是&ldo;硕鼠&rdo;太多,不算那些不可计算的权力剥削(腐败的基本含义就是不同于资本剥削的权力剥削),单单是坐吃皇粮的就大大超过税收。明人郑晓的《今言》统计:&ldo;正德年间,亲王30位,郡王215位,将军,中尉2700位,文官20400,武官十万。卫所772,旗军八十九万六千。廪膳生员35800,吏55000。其禄俸粮约数千万。天下夏秋税粮,大约2668万4千石。出多入少,故王府久缺禄米,卫所久缺月粮,各边缺军晌,各省缺俸廪。&rdo;郑晓是嘉靖二年的进士,历任国家要职,所言可信。

刘瑾一箭双雕,他跟皇帝说,收入不足是文官们管理不善和贪污造成的,他的高招儿是随时向任何官吏处以&ldo;罚款&rdo;,既打击了文官又增加了银米。翻看这一时期的《明史》列传,自大学士李东阳以下没有被&ldo;罚款&rdo;(夺俸,停薪)者几稀,这股冲击波也扫荡了入不了&ldo;列传&rdo;的大批官员,这有大量的笔记和私乘为证。还有一招是&ldo;赔偿&rdo;。或是真失误,或是找茬儿,让许多官员赔得倾家荡产。

对各大&ldo;军区&rdo;的军屯地,各省则大事摊派,有的项目几乎是加倍地增加附加税,地方官反对,则由住守的太监强行执行,有的地方官为讨好则不顾实际,谄上压下,激起了几乎是到处都有的&ldo;骚乱&rdo;,西北,东北的边防军,有几支造反的。民变也发生了。最后,安化王起事,刘瑾的末日也到了。

各地的镇守太监比刘瑾还不顾后果,关于他们穷凶极恶的记录,遍布公私史籍,是标准的&ldo;小鬼当家&rdo;。刘瑾还有一套用太监监督太监的&ldo;统中之统&rdo;,叫什么&ldo;内行厂&rdo;,由他亲自掌管,在阉党中再建&ldo;党中之党&rdo;,酷似纳粹之&ldo;盖世太保&rdo;。这正是狐狸,黄鼠狼与蛇之间的联环套,一物降一物,转圈追逐。这种超常的特务统治,的确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祸国殃民的能力。这有点像&ldo;文化大革命&rdo;中的&ldo;踢开党委闹革命&rdo;。1507年3月,刘瑾发布了一道命令,让天下镇守太监实际上的级别和职权与各省最高文官相当,并有权监督文官,审查任何行政和司法事务,关键是当地的工作由太监总结向中央即刘瑾汇报,所有的重要公文都只对刘,经刘签发给各部门。原先的通政司已失去&ldo;喉舌司&rdo;的作用。群臣的奏章也是先具红揭投刘瑾,号&ldo;红本&rdo;,然后,再上&ldo;通政司&rdo;,号&ldo;白本&rdo;。天下只知有刘太监而不知有皇帝矣。

刘瑾公开卖官鬻爵,招权纳贿,他还没赖到后来之纳贿不办事的程度,基本上是&ldo;朝发夕至&rdo;,受贿之后几天内即&ldo;超拜&rdo;---越轨提拨。这样他事实上很快在文官内部也拉出来基本骨干。

对于那些不与皇帝及其&ldo;军统&rdo;合作的文官,皇帝便越发只用&ldo;军统&rdo;并默成&ldo;军统&rdo;干掉文官的系统工程。要细说他这方面的战绩,得拉一个很长的名单。阁臣除了李东阳,全换了,六部的长官按他的意志作了调整。举一个小例子。

浙江省应诏举荐怀才抱德的乡贤,举的都是余姚人,都是谢迁的老乡,当初起草诏书的是刘健。刘瑾&ldo;大公无私&rdo;起来,&ldo;矫旨&rdo;(他下的,但是圣旨)谓:&ldo;余姚隐士何多?此必徇私援引。&rdo;将那几个隐士下了&ldo;诏狱&rdo;,让他们交代迁,健的徇私勾当。刘瑾想把这两个前大学士逮捕,抄家。李东阳死力疏解。刘瑾的党羽焦芳在旁边厉声的说:&ldo;纵轻贷(从轻发落),亦当除名。&rdo;旨下,果如焦芳所言。那四个隐士被发配到边疆戍边真当隐士去了。刘宇则弹劾两司访举失实,被罚米,还有被削职为民的。他们在多么公正地捍卫国家

体统!然而,正是这个焦引进这个刘,向瑾行贿万金。瑾大喜,说&ldo;刘先生何厚我!&rdo;几天之内&ldo;超拜&rdo;刘宇为兵部尚书。后找茬儿让吏部尚书许进退休,升刘宇为吏部尚书---六卿

之长。挤走王鏊后,宇又入阁,兼文渊阁大学士。而焦芳是在向刘瑾密报了大学士们的杀瑾计划后的第四天就&ldo;超拜&rdo;为大学士的。焦对瑾自称&ldo;门下&rdo;,如黄埔出身称蒋介石&ldo;老师&rdo;一样,焦带头呼瑾为&ldo;千岁&rdo;。

发配走那四个隐士后,还下了一道诏书:以后,余姚人不得选京官,著为令!如果刘瑾不倒台,阳明尚未当小京官,则他永远也别想进京显身手了!整个余姚县的人都成了帝国的&ldo;敌人&rdo;。全世界只有中华帝国才有这等笑话。

赶走刘健,谢迁,刘瑾愤尤未释。南北官员越是乞留,刘瑾越要把他们一网打尽。当时是绝对的天怒人怨,仅山东就连着地震45次。刘瑾也不作什么&ldo;灾异求言&rdo;的表面文章了。他以绝户的气概,赶尽杀绝的魄力,将反对过他的人打成&ldo;奸党&rdo;,勉强过完年,即正德二年,1507年,将刘健,谢迁,尚书韩文,杨守随,林瀚,都御史张敷华,郎中李梦阳,主事王阳明,还有一批言官,共53人,将他们的&ldo;臭名&rdo;榜示朝堂,传宣群臣跪于金水桥宣戒。像开公判大会式的,以期起到杀一禁百的作用。

仅《明史》所载,因瑾当权&ldo;横甚,尤恶言官,惧祸者往往自尽。&rdo;私乘记载更怕人。还有因交不上贿赂而自杀的。真想不通,居然还有那么多愚忠之人,还要为这么王八蛋的朝廷卖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