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名言 > 第71章(第1页)

第71章(第1页)

若急着找顶帽子,自然是后起的更有辨别力的&ldo;标签&rdo;才有形容作用,那不妨说,阳明学酷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法相当流行的生命哲学。但阳明既不太像柏格森,也不太像狄尔泰,倒很像鲁道夫奥伊肯[rudolfeucken旧译倭铿],他认为,人是自然与精神的会合点,人的义务和特权便是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地追求精神生活,克服其非精神的本质。精神生活是内在的,它不是植根于外部世界,而是植根于人的心灵;但它又是独立的,它超越主观的个体,可以接触到宇宙的广袤和真理。人应该以行动追求绝对的真、善、美,追求自由自主的人格;只有当人格发展时,才能达到独立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决不会是最终的成就,因为它始终是个随历史而发展的过程。历史的发展就是精神生活的具体化,是它由分散孤立到内在统一的发展史。精神生活的本质就是超越自身,超出自然与理智的对立,达到二者的统一,达到与大全的一致。精神生活是最真实的实在。它既是主体自我的生活,又是客体宇宙的生活。精神生活乃是真理本身,它在个体身上展现是有层次的,不同的层次便是不同的境界。人应该以自己的全部机能,不仅以理智,更需要以意志和直觉的努力,能动地追求更高的精神水平。如此才能拥有生活的真正意义与价值「《生活的意义与价值》1997年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万以序」。

用这段话做《传习录》的提要,是再恰切不过了。

4良知破大贼

用王琼卖聪明的话说,派阳明去福建勘定兵乱是虚,单为那点事没有必要劳动阳明这样的大才,让他等到宁王朱宸濠造反时一举拿下才是调他出城的原因,他若也在城中,事必被宁王软禁起来,若不从宁王,就得被他加害。更有甚者,说当初派他来南赣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除宁王。这都显得兵部尚书更棋高一着。自然也是后来这么说。

还有人说,阳明故意居江西上流,为防宁王造反而以讨山贼为名请得提督军务的专权。而王琼理解他的心意,便为他争取到了。这也是后人&ldo;往好里说&rdo;的习惯。其实,他当初请提督军务时费了老劲,而且南赣巡抚是素有&ldo;四省三司,听其节制,&rdo;可以便宜行事的特权的,如弘治七年出任此职的何乔新。

阳明的确感到宁王有异,也曾假借一般性交往而入府刺探过虚实。宁王爱附庸风雅,罗织名流以显示支持度。阳明派他的学生冀元亨到宁王府去&ldo;讲学&rdo;。结果这些后来都成了阳明通反的证据。也因为阳明后来只说在兵部尚书的领导下,没有说是在内阁的英明领导下,朝野又有一种呼吁:应该让这样的人才入阁。阁臣自然视王为掘墓人。更有一彪交接宁王的宦官,不能为宁王做别的贡献了,就替王爷报报仇罢,还有他们那种好乱乐祸的天性,不折腾阳明这样的&ldo;不长眼的&rdo;折腾谁呢?最最根本的原因是正德乃天字第一号大无赖鬼,阳明遂立功而险乎获罪。

那位王尚书跟阳明一样被当朝视为异类,都是因为有才勉强被使用。他可能提防着宁王造反,因为宁王有野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作为兵部尚书,他有这个责任。但王室内部的矛盾,外廷臣子是不必也不宜过度关心的。阳明飞檄告宁王谋反,内阁外廷的大臣在左顺门&ldo;会议&rdo;时,居然半晌无人言语,没人敢给王爷的举动定性质。还就是这个王琼,打破冷场,鲜明的表态:这是一起重大的反叛事件。

因为宁王已经经营数年,已经在朝中发展起了可观的&ldo;私党&rdo;。在胜负未卜的时刻,率先表态弄不好是要倒霉的。万一宁王成了永乐呢。

正德荒政,怨声载道,国家政权已经相当脆弱,民变此起彼伏,王室内部也有想取而代之者。正德年间,亲王三十位,郡王二百十五位,将军、中尉2700位,文官20400,武官十万卫所772,旗军89万6千,廪膳生员3万5千8百,吏5万5千。当时国家夏季秋税粮的总数是2668万石,几乎不够支付一半的禄俸。所以王府久缺禄米,卫所缺月粮,各边缺军饷,各省缺俸廪。文武官益冗,兵益窜名投占,名数日增,实用日减,冗费更多,天下财物几乎耗竭,百姓日益贫困。刘瑾帮助正德敛财的所谓财政改革,随着刘的灭亡而烟消云散,只是更加混乱罢了。根据历史乃是胜利者的历史&ldo;说&rdo;:宁王本是交通刘瑾的,给了刘两万金银,刘为其恢复了护卫编制。其实,刘瑾搞改革时是确实需要改革了,但刘那一套不行。宁王造反时是确实应该有人出来重整乾坤了,但宁王不行!

因为宁王是与正德一样荒淫无耻的家伙,一点也不代表社会正义或先进的力量,只是饿狗来夺食而已。还不同于永乐,根本就没有治理国家的基本素质。他无非是觉得正德能坐,我便能坐,就像阿q说的:和尚摸的我摸不的?他像皇室的诸多成员一样出身&ldo;不清楚&rdo;,是康王与宫中侍女的合法私生子,藏在优伶家,从小跟戏子一起长大,没有受到正规的贵族教育,看来也不&ldo;性本善&rdo;,一味地放荡、荒淫,狂妄,只因为就生了他一个,还是让他继承了宁蕃的王位。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ldo;背景&rdo;--皇家的狗也是龙,平民家的龙也是虫。

从辈份上说他是正德的叔叔,从禀性上说他们是哥儿俩。可能宁王没当上皇帝便更有些政权欲。他交结宦官和大臣,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但这种非法的勾当不可能全面的展开,宁王死力交接的宦官没有给他弄成个万岁爷,他没有巴结到的宦官却把他送上了鬼门关。因为他行贿的财宝是相当令人眼红的,没得到的人的怀恨程度远大于得到者的感恩程度。当然,告发者在&ldo;理&rdo;,而私交者不在理。理,还是大有作用的。

宁王有几个高参,像刘养正素有文名「与阳明有交谊」,给宁王支臭招儿,竟让人向皇帝上书称赞宁王贤孝。正德纳闷:&ldo;保官好升,保宁王贤孝,欲何为耶?&rdo;

正德再蠢,对政权问题还是相当敏感的。宁王巴结正德宠幸的优伶,行贿万金还有金丝宝壶,正德惊奇:&ldo;这么好的东西,宁叔怎么不献我?&rdo;因没得到宁王好处的小宦官说:&ldo;爷爷尚思宁王物,宁王不思爷爷物就罢了!不记得荐书了?&rdo;

正德皇帝于是抄检了那个优伶家,并想消除护蕃的卫所,并不想一下子就杀了宁王。因为宁王派的密探得不到准确消息,只知将派驸马前来宣旨,而惯例是全伙捉拿时,才派驸马来的。这种&ldo;误会&rdo;激起了宁王提前举事。本来,宁王是想在八月十五日,全国举行秋试时,大小官僚都忙那个时,举&ldo;义旗&rdo;行大事。现在,事急,提前举行&ldo;起义&rdo;。时在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

皇室的地位是高于任何地方官的。宁王要宴请江西官员没有敢不去的。一日,在宁府的宴席上,宁王谈皇上政事缺失,一脸忧国忧民相。一人说:&ldo;世岂无汤、武耶?&rdo;意思是希望一人像商汤、周武王那样来个内部革命。王阳明说:&ldo;汤、武须有伊、吕。&rdo;伊尹佐商汤,吕望「姜子牙」佐周武王。宁王说:&ldo;有汤、武就有伊、吕。&rdo;后来,宁王曾私下里说&ldo;王守仁很好。&rdo;这也构成他通反的&ldo;铁证&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