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并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他仍顽强挪动着他僵硬如石的身体,缓缓向前、向着没有光明的未来。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三条道口,北面通往修道院,南面通往码头,西面通往&ldo;上层建筑&rdo;。那三条道他再熟悉不过了,其间隔距离仅差不多百步之远,或许以前对他来说小菜一碟,一会会功夫便能跑到,可如今叫他爬着去都难如登天。
对着那三条道口,乞丐不知该如何是好?此时,他想的不是尽快到达目的地,以乞讨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而是在做出艰难的选择。三条道口,他该选择哪一条才不会再让自己遭受一次闭门羹呢?因为他知道自己再无力气去选择下一条道口了,所以他僵在原地思考。等他讨到了食物,恢复了气力,不再咳嗽了,他就到码头去找份工作,哪怕对方不给钱,他也甘心做了,至少从此不必再过乞讨的悲惨生活了。
经过一番错综复杂的筛选,他最终选择了码头,为什么他不选神圣的修道院呢?嬷嬷们和蔼可亲,决不会拒绝他的乞讨,但是他不愿再到那里去了。每当他看着修道院里那些骨瘦嶙峋的孩子们,他就不忍心再分享他们唯一的一顿晚餐。想到这里,他努力爬着,面朝码头的方向,一个手掌、一个手掌的距离向前挪动不知过去多少时间,天黑压了下来,在码头上劳碌一天的工人都走散了,只剩下一具骨瘦嶙峋的尸体横卧在马路中央。
第二章遗产风波(一)
晚上,港口的喧嚣渐已散去,转来的是平平静静。偶有海浪拍打暗礁的声音,只是这声音较白天更为清脆。到了午夜,成群结队的酒鬼的吵嚷声淹没了宁静的港口。那些酒鬼步履蹒跚至码头,对着茫茫大海,他们中有哼小调、喊粗话的,还有趁酒兴跳入大海胡闹的。那些酒鬼从码头附近的酒馆相拥而来,尽情放纵、宣泄。他们以前大多是水手,如今只剩下码头工人了,忙碌一天收工回家的工人们们晚上来此打发时间。
有一段日子,风暴不间歇地突袭该镇周边的海域,从而影响了码头的兴隆。大量过往船只被迫绕道而行,久而久之也影响了码头的生意,原本那些码头工人依靠装卸货物而得的微薄薪水,勉强可以生活。
如今,他们只得苦苦等待暴风退去,他们每每以烈酒度日,不知如何消磨凝滞的时光,那是他们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胜任的工作。他们中一部分人选择了离乡背井,转入大城市打工糊口,另一部分则继续留守苦熬、等待黎明的到来。他们凭着自家仅有的荒田,务农苦撑。就这样,曾经拥有数万人口的小镇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了。
原先码头生意兴隆的时候,酒馆的数量多得惊人,光码头附近就有十多家,每家至少可以容得数百人。过去让镇民引以为傲的酒馆,由于近些年经济的不景气,再加上小镇人口急剧下滑,从而导致了这些酒馆纷纷倒闭,如今只剩下彼得&iddot;约翰一家独撑大局,也可以这么说,现在彼得&iddot;约翰是本镇唯一的一座酒馆。面对竞争对手纷纷退出,它反而少了一大堆人气。
然今晚例外,酒馆门口不知为何一下子停放了三辆马车,那是只有在大城市才能见到的豪华马车。车身材料全部采用耐磨金属加之镀金打造,其气派决不亚于英国皇家马车,此外车门把手由一颗颗宝石镶嵌而成,绝显贵族气派。
这时,从车里冒出一位年轻俊美的少妇,她由一个头戴高筒帽的中年男人搀扶着走下车。久候多时的侍者熟练地推开木门,她傲慢地瞥了那侍者一眼,以示还礼。
她迈着大方的步子,优雅地走入酒馆,时不时打量四周烛台上跳动的火焰。她行到吧台前,对着一个留着山羊须的男招待,细声说道:&ldo;请问,彼得&iddot;约翰少校在吗?我有急事找他。&rdo;
&ldo;请稍等,夫人!他马上就来。请您到这边坐,请允许我给您倒一杯上好的苏格兰威士忌。&rdo;
&ldo;不用了,我站着等他。&rdo;这个大方得体的少妇,突然一改语气,显出不耐烦的样子。她掏出珍丝手帕,捂着嘴说话,显然是受不了这里的酒气。像她这种贵族夫人若不是有天大的事,绝不可能屈尊到贫民窟来的,更不用说是三教九流所云集的酒馆了。
第二章遗产风波(二)
大约一刻钟过去了,门口响起了一阵清脆的长笛声,随之一辆马车停靠在酒馆门口。一位中年男子,身着黑色礼服,手持《圣经》,急冲冲走进酒馆。他神色略显慌张,一见到那个少妇,就贸贸然说道:&ldo;夫人,大事不好。彼得&iddot;约翰先生不在了,他失踪了好些天。&rdo;
&ldo;你是谁,为什么这个时候才来告诉我?&rdo;那个少妇藐了他一眼,责问道。
&ldo;对不起,恕我冒昧。我是洛克&iddot;霍利斯神父,是彼得&iddot;约翰多年的至交,之前彼得&iddot;约翰要我帮他查阅圣经的资料。&rdo;
这个叫霍利斯的神父开口说到一半,不想那个少妇急于打断他的话。她脸上现出不耐烦的表情,说道:&ldo;对不起,我没有时间听你讲故事,神父。我此行的目的是要和彼得&iddot;约翰先生做一笔交易。听你这么说,现在也用不着了。既然你说彼得&iddot;约翰已经失踪多日,那么我们也没什么好谈的了。&rdo;说完,那个少妇头也不回,转身离开吧台,面朝酒馆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