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含汞量微乎其微,运到秦陵之后才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是来自
秦陵地宫内水银挥发所致的结果。以此类推,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的秦
始皇陵地宫&ldo;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rdo;是可信的。
既然司马迁的历史记载是可信的,那么,从已测知秦始皇陵的强汞范围
是12000平方米来看,如果按有的学者根据有关资料把储汞的厚度暂以10
厘米来计算的话,则墓穴内水银藏量的体积应为12亿立方厘米。据现代科学
提供的依据,汞在20c时的密度是13546克立方厘米。那么,始皇陵内原
来藏有水银的理论数字应为162552吨。因为陵内是&rdo;以水银为百川、江河、
大海&rdo;的,要流动起来当然就不是平铺地倾入墓底。如按已掌握的汞藏量和
现代汞的生产能力,估计陵墓内储有水银应是100吨左右,如果这个数字能
够成立,再由丹砂炼汞的比率(8626%)推算,始皇陵内的巨量水银需由约
115928吨丹砂提炼而成。聪明的中国古代炼丹家,很早就发明了用石榴罐
加热使硫化汞分解而得到水银的方法。这个生产过程用现代的化学分子式列
出便是:
2hgs十302→2hgo十22↑
2hgo→2hg十o2↑
秦始皇陵地宫内储有100吨水银,这在今天的人类看来,似乎是个难以
置信的数字。假设这个事实成立,用什么方法或证据来加以证实呢?或许,
只有从有关的文献记载和始皇陵区附近的汞矿等方面来考察更合乎逻辑。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说过:&ldo;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
擅其利数世,家颇不赀。&rdo;从此记载的补充&ldo;徐广曰:涪陵出丹&rdo;来看,这
里应指今天的四川彭水县。《新唐书?地理志》载:&ldo;溱州土贡丹砂。&rdo;溱
州便是今天的四川綦江县。另据地理资料知,酉阳县也有产汞的历史。由此
可见,在今天的四川东南彭水、綦江和西阳地区构成了一个产丹砂的三角带,
而在这个三角带中,又以彭水产丹的历史为最早,时间也最长。实际上,与
之毗邻的贵州省的汞的储量、产量目前居全国之首,其中与四川彭水三角区
不远的铜仁、德江、思南、桐梓等县也早有盛产朱砂、水银的记载,而这些
地方发现和开采的历史不晚于川东南三角带,或者更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