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大军将全方位地面向世界,接受人们的赞赏与检阅。
第七章陵园探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使今天和今后的生活的人们清楚地了解两千年
前的历史和伟大成就。希望这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永远保留下来,而不被任
何的战争所摧毁。
‐‐民主德国议院代表团团长辛德曼
在始皇陵的封土上
新华社陕西分社1984年4月8日讯秦始皇陵自从1974年发现了震惊中
外的兵马俑以来,近几年经过秦俑考古队的钻探和试掘,又有新的收获:发
现了一批被杀的秦始皇的公子、公主的陪葬墓,以及从事建陵劳役的刑徒墓
和马厩坑,还有大量的文物出土,它给研究秦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
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社记者王兆麟)
这个消息发出的时间,相对钻探人员的行动和最初发现的陪葬墓、马厩
坑而言,未免过于迟了些。故此,它所引起的关注除科学界外,并未在大多
数人中引起轰动。前来参观秦陵、秦俑坑的人也很少知道发掘的详情。
早在1976年秋,秦俑三号坑被发现之后,考古队便派程学华率领部分从
当地招收的亦工亦农的考古训练班学员,组成一支钻探小分队走进秦始皇陵
园,作大规模的钻探,以期揭开始皇陵地宫周围埋葬于地下的所有秘密。
程学华放弃秦俑坑的发掘,扛起考古探铲,率小分队走进秦始皇陵园。
随之,这里的一切秘密也将被揭开。
最初在陵墓上筑丘和植树的陵园形式,来自春秋时代的孔子。这已被大
多数研究者所承认。在孔子之前的葬仪极为简单,死去的人抬到野外,挖坑
埋掉,坑的上方不加封土,周围不种树木。有研究者认为这种葬仪是由于当
时人们的物质条件简陋和思想方式简单所决定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简陋
的物质条件赋予人类一种深刻的思想内蕴,使他们相信人类来自于自然的润
孕,最后必然再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一切人为的修饰都是无益的。这种思想
正是为无数哲学家和思想家所称道的&ldo;深刻得到了浅薄的程度&rdo;的最高思想
境界。
正可谓,由浅薄到深刻难,由深刻到浅薄则难上加难。今天的人类有多
少至死也没悟透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