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以后,汪精卫与日本政府间,有好长一段时间在讨价还价,一直到二十九年的六月中
旬,才算有了点头绪,可没有完全敲定。关于汪与日方的交易谈判经过,照影佐祯昭所记的
「汪精卫为什么要建立政权」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这一年六月初旬,汪氏偕周佛海、梅思平、高宗武、董道宁等人,由日方的矢野、清水
两个外务省书记官,犬养健和我,陪同由上海飞到了东京。汪氏一到东京,即与平沼首相会
见。平沼首先力言中日在道义上有合作的必要,然后对汪氏挺身努力解决事变的热情表示敬
意。汪氏答称,为了中日两国长此相争的无意义,因而决心努力和平。汪氏认为日本方面对
解决事理,不外下述三种方法:一、坚决采取以重庆政府为对象,进行和平的方针;二、或
在国民党之外,找寻在野有志之士为对象,讲究和平方策;三、不然就是不问在朝在野,不
论是否国民党,只要是为了两国的前途而赞成和平的人,大家一起来进行和平,解决事变。
汪氏说:如果日本方面认为第三种方法是适当的话,他有决心作为建立和平政府的中心;竭
力来达成和平的目的。平沼首相当表示现内阁坚持继承近卫声明的精神,赞成汪氏的意见,
只要汪氏有这样的决心,日本方面当绝对的协助。
六月十五日,板垣陆相承平沼首相之命,申述日方的希望和汪氏交换了意见。板垣在会
谈中为了避免干涉中国内政的印象,措辞上格外慎重。当时双方会谈的要点是:
一、板垣问:「过去一国一党主义的弊害,可否藉这个机会来清算一下?」汪氏对这点
表示赞成,并且说这次组织政府,当网罗国民党以外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派的人士来参加。
二、板垣提议:「临时和维新两个既成政府的人士,已经忍受了许多徘谤来努力中日和
平,如果一旦全部取消,在日方觉得过意不去。可否把临时政府改为政务委员会,维新政府
改为经济委员会,作为局部处理中日关系事项的机构。」汪氏说:「华北远隔南京,设立一个
政务委员会,在某种程度的政务交其办理固无不可,但是华中没有设立这样机构的必要。不
过对原来维新政府的人士,自当考虑予以安插。」
三、板垣说:「三民主义中的民族、民生主义,许多人解释以为这就是容共抗日主义。
当然,这不是孙中山先生的意思。这次是否可以把这点加以修正,明确地表明中日共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