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少将穿越之征战三国免费阅读 > 第七十二章 夺取江夏(第1页)

第七十二章 夺取江夏(第1页)

凌统道:“主公,休要阻拦我,待我一刀砍了他。”

孙权劝道:“兴霸之前射死卿父,彼时各为其主,伤亡在所难免,如今兴霸已投吾,从此既是一家人,望公绩不要因私而忘公。”众官也劝凌统放弃复仇。

“父仇不共戴天,岂能不报?”凌统泣道。

孙权知道让凌统一下放弃复仇是不可能的,于是让他们先行退下。而自己则与众大臣商议此事,孙权最后想了一计:让他们两人比武定输赢,谁赢了听候谁处置。众人皆说此法甚妙。但周瑜却担心甘宁若是输了岂不是要损失一员大将。周瑜知道甘宁所率领的水军甚猛,黄祖靠他才能两次抵御东吴大军。

孙权笑道:“让他们点到即止即可。”

周瑜道:“刀剑无眼,公瑾怕…”

“何不冒险一试,吾看功绩非兴霸之敌手也。”孙权说着便令人告知两人决斗之事,甘宁没有异议,凌统闻言,知道这是自己复仇的好机会,于是欣然接受。

第二天,他们两人便在大营里秘密决斗,在场只有孙权等数人。凌统见自己终于有机会报仇,于是首先挥着双刀砍来。甘宁不敢怠慢眼前之年轻人。于是也挥着断刀相迎。只见两人相斗百十个回合,但是仍不分胜负。凌统见仇人就在眼前,竟不能迅速将仇人解决掉,不由愈战愈急。甘宁见此,忽然变攻为守,寻机破之。果不其然,不到数个回合,凌统双刀步步紧逼过来,甘宁连连后退。待退至一木桩时,忽然闪到一旁。凌统双刀扑了个空,砍在了木桩上,由于用力过猛,竟嵌在了那里。甘宁见此,一脚将他踢了出去。然后将刀挂在他的脖子上。

孙权暗喜,然后宣布甘宁获胜。凌统怒目看着甘宁,但自己却无可奈何。孙权这时对凌统道:“公绩不必气馁,以后可在功勋上超越兴霸。”就这样,两人在以后的战斗中表现异常活跃,互争功勋。

孙权见两人仇恨已化,于是便令甘宁率领水军两万,朝江夏而来。而令凌统领步弓兵两万朝江夏进发。孙权自率大军随后赶来。

江夏黄祖闻言孙权再次率军前来,乃令部将苏飞出去迎敌,自己则书信求救于刘表,希望刘表能率军前来相救于自己。但是,吴军在甘宁水军的相助之下,势如破竹,不一日,便攻至夏口。

黄祖见吴军这么快就兵临城下。于是固守城池不出,以待援军前来。孙权知道黄祖欲待援兵前来,于是不分昼夜攻城。黄祖以为自己可以死守数天。但是,不想第二天晚上,便被城里的民众打开了城门。

原来黄祖平时侵求于民,苛税严赋,人心结怨。此次兵临城下,又强征粮草,企图守住城池。民众想此,于是将城门打开,迎吴军进城。

孙权闻此,于是令凌统率军杀入城中,直抵黄祖内城。黄祖没想到城门这么快就被攻破,于是便领着数骑随从从东门逃离,望荆州而去。甘宁知道他一定会前去荆州,于是早在东门不远处埋下伏兵。此时看见黄祖过来,于是一声令下,一众人杀奔出来。瞬间将黄祖身后数名随从解决掉。

甘宁此时走到黄祖跟前,只见黄祖假惺惺道:“兴霸,吾平日待你不薄,你为何要背主求荣?”

甘宁斥道:“呸!吾镇守夏口,屡立功勋,汝不但不重用我,还想诛杀我,亏苏飞相救,才得以逃脱。”

黄祖知道难以狡辩,于是便想纵马逃去。但是甘宁却不慌不忙地从随从处接过弓箭,然后三箭齐发。黄祖应箭落马,倒地时已成一具尸体。甘宁前去枭其首。此时孙权也正好率军前来,见此,于是令人将黄祖首级带回江东祭奠自己亡父。孙权各表军功,犒劳三军,然后欲令甘宁镇守江夏。但张昭劝道:“主公夺取了江夏,又杀了刘表之心腹将领,其必定引军前来征讨,主公还是放弃江夏,退回江东为上。”

孙权道:“吾等数次征讨未果,如今为何要弃江夏?”

“如今江东之实力尚不能与刘表相抗衡,况且其又有刘备相助,此时也之硬碰,实非上策也。”孙权念此,于是领军回江东。

且说刘表接到黄祖的求救信。于是连夜将刘备请来荆州。而刘备自得到诸葛孔明的相助后,便寻思如何北连孙权,抵御曹操。此时,刘备接到黄祖战死江夏之消息。于是便与诸葛亮商议如何求见孙权。就在这时,刘表差人前来召刘备到荆州一叙。

诸葛亮在旁一听,知道刘表是想让刘备带兵前去征讨孙权。于是与刘备一起前往刘表处。刘表见刘备前来,首先是向他解释上次蔡瑁欲加害之事,然后向刘备道歉。刘备知道不是刘表的本意,于是也叫他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

之后,刘表才与他商议讨伐夺回江夏之事。刘表欲让刘备出兵征讨江夏,而刘备却依照诸葛亮之言,示意道,待荣归新野,整顿兵马再出兵征讨。刘表不知道刘备之言究竟是想出兵还决绝。于是让其回馆舍暂歇。自己则问蒯鹏,蒯鹏道:“刘备乃不想出兵也。”

刘表问其原因,蒯鹏解释道,刘备欲与孙权联盟共同抵御曹操,此时出兵,刘备之愿便会破灭。刘表半信半疑,于是决定明天亲自问一下他。

且说刘备以及诸葛亮回到馆舍,忽报刘琦前来求见。刘备谓诸葛亮道:“公子必为蔡氏之事前来。”

诸葛亮点点头道:“此馆舍必有蔡氏之人,望主公不要乱言取祸。”刘备点头表示明白。于是接见刘琦,刘琦一进来就向刘备道明自己的处境,说道蔡氏不容自己,自己命在旦夕。而刘备却推辞道,这是刘表自家之事,他身为外人,不敢插足过问。

刘琦再三跪地哀求,但是刘备皆没有相助之意。刘琦见此,于是只好离去。刘备亲自将他送出馆舍。到门口时,见四下无人,于是附耳低语道:“公子可问计于诸葛亮。”刘琦听后暗喜,拜谢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