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太平洋战争舰队名字 > 第38章(第1页)

第38章(第1页)

以便了解当前日本国内形势对他自己安危的关系。但是,这些密件,虽然也有军事方面的,大部分是关于经济方面的。凭他的经验,很快看出,太平洋战争后,不到两个月,日本船只损失惨重,粗略统计一下,便近60万吨。忽然,一条&ldo;代电&rdo;吸引了他:&ldo;关东军组成6个军&rdo;,其中的两个驻扎地,更令他注意,一个是安东,另一个是牡丹江,这不是北攻苏联的态势部署又是什么?从牡丹江东下到达绥芬河,直取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和符拉迪乌斯托克(海参崴),然后沿铁路北上曼佐夫卡,再沿兴凯湖东岸,直取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在解冻以前的初春季节,这片沼泽地是理想的行军路线,并且,他还注意到一条&ldo;内阁密讯&rdo;称:&ldo;政界有人建议,大东亚圣战应以占领新加坡作为一个行动段落,停止使用武力,与美国认真谈判一次,取得谅解,缔结个某种协议。&rdo;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加以分析,至少可以认为,日本在解冻以前向苏联发起进攻的可能性很大。

他决定约老吴面谈一次。

他正要出门,程和生进来了,神色有点惶急。

&ldo;先生,宪兵队叫我们搬家。&rdo;

&ldo;唔?&rdo;

&ldo;银行二楼,我们调查班的房子,进去五个宪兵,限令我们立即离开那里。&rdo;

&ldo;他们没说为什么?&rdo;

&ldo;没有,只是命令我们立即离开。&rdo;

&ldo;说话语气凶狠吗?&rdo;

程和生想了想:&ldo;不客气。&rdo;

&ldo;带有危险迹象吗?&rdo;

&ldo;没看出来。&rdo;

&ldo;唔。&rdo;中西功思忖片刻,轻声说:&ldo;立即撤离那里,一周之内,除了你和倪之骥,其他人谁也不许再露面,一律隐蔽,你俩仍旧是我的雇员。&rdo;

程和生答应一声,转身出门,中西功又拉回他,低声说:&ldo;请老吴考虑,我要见他,时间地点由他决定。&rdo;

吴纪光和中西功在四马路一家小菜馆见了面,两人都是一副消闲神气,一瓶法国白兰地,四小碟冷菜,整整消磨了一个下午。

开始,吴纪光听程和生说,宪兵把&ldo;特别调查班&rdo;撵出了交通银行,估计中西功要和他研究特别调查班的存留与否和他的去留问题,对于这件事,他已经考虑了个意见。形成这个意见的指导思想是去年11月下旬中西功由东京回来后,他向&ldo;小开&rdo;汇报关于日军南进的开战日期那天,在谈到是否安排中西功&ldo;向西去&rdo;的问题时,&ldo;小开&rdo;对他明确说过的那段话:&ldo;上海情报科这个阵地不能轻易放弃,因为这里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在远东的前哨,是我们监视日本这个战争恶魔意欲把世界大战扩展到东半球的晾望塔;你们这个情报科是由党长期建设起来的、隐蔽极深的、精明强干的战斗组织,特别在现时,你们是无可替代的战斗岗位。明白地说,把这个阵地交给你们,你们就得守住,而你要勇于负责。&rdo;那就是说,&ldo;小开&rdo;要求于他的,首先是怎样守住这个阵地。毫无疑问,任何人都不能撤离这里。

未料,中西功所谈的,根本不是什么撤离问题,而是来汇报日本关东军的部署动向。他先从日本陆海两军的矛盾谈起,继之谈到这种矛盾可能产生的行动分歧,就是关东军在春季解冻前发起北攻苏联的可能性,现在,这种可能性正在日益扩大。他还特别强调海军虽然初战取胜,但是造成的舰船损失,已经使他们陷入只能取守势的地步。日本政界有人提议以占领新加坡为一段落,再和美国谈判,签个什么协定,就是这种处于守势的说明。在这个新形势下,陆军会乘机显示一下,在国内政界争取(或者可以说是巩固)自己的地位,是非常可能的。而且北攻苏联,在当前还有个和德国呼应的作用。日本占领越南,在上海进驻法租界,遭到了贝当政府的强硬抗议,如果北攻苏联,可以收到通过希特勒对贝当施加压力的效果。

关于这个大问题,吴纪光只能认真地听他阐述,然后去向上级汇报。

最后他们也谈到宪兵队把&ldo;特别调查班&rdo;撵出交通银行的事。中西功说,从几方面观察,日军和宪兵都没发觉&ldo;特别调查班&rdo;有什么可疑。他们只为自己的方便,不把&ldo;满铁&rdo;属下一个小机关放在眼里,&ldo;特别调查班&rdo;倒正好趁此机会转入隐蔽分散活动。至于程和生和倪之骥两人,仍以雇员身份继续公开活动,坚守阵地。

吴纪光非常满意这个安排,两人又探讨了以后活动的注意事项,便分手。始终没谈中西功是否向西去的问题。

1942年江南的梅雨季节比以往哪年来得都早。雨,紧一阵慢一阵,不管人世沉浮,只顾下个不停。田野一片茫茫,城市泡在水里,整个江南看去悠闲宁静。人们无事不上街,上街得撑把油纸伞。

日本兵不带雨伞,他们穿粗呢军衣,据说隔水防潮。到底什么滋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帽子上左右挂下两片布,原是为在北方防风沙而设计的,现在用来挡雨倒也合适。脚下的高筒皮靴经水一泡,在杭州城街青石板路上走起来也没有了那威武的&ldo;咔咔&rdo;响声了,只听得&ldo;咕兹&rdo;&ldo;咕兹&rdo;一片乱响。他们有的痛恨中国人在这种连绵雨天里可以躲在青砖瓦房里不出门,消受清福。有的羡慕中国人不征兵,愿意当兵自己去,不愿意当兵在家里呆着。尤其那些应征新兵,扛着步枪在雨水中东张西望,他们听说过中国人把杭州叫&ldo;天堂&rdo;,天堂原来这个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