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太平洋战争战犯 > 第83章(第1页)

第83章(第1页)

唯一可以告慰她的,只有组织上为她举行了个隆重的追悼会,并且想方设法找了几位当年曾经与她共同战斗过的战友,并一一发了讣告。远在武汉的、曾经和她同铐一付铐子的郑百千也专程赶到了上海。在追悼会上,吊唁的亲友挤满了大厅,遗像四周摆满了花圈,有许多是老单位、老领导、老战友送的。郑百千和倪之骥、汪敬远特订了一只大花圈,签上了因故不能前来吊唁的张明达、邱麟祥等人的名字,放置在最前排。他们亲切地慰问了她唯一在场的女儿和一个小儿子,并帮助她(他)们接待来吊唁的人们。

在哀乐声中,郑百千凝视着神情自若的遗像,脑际里出现的却是在囚车上他亲眼看到过一眼的&ldo;神秘女史&rdo;的形象,耳边同时回响起她那坚定的声音:&ldo;坚强一些,不能让他们笑话我们!&rdo;一串滚烫的泪珠,便忍不住夺眶而出他心里默默念道:

&ldo;生活,你能不能对我们公正些呢?&rdo;

&ldo;!!&rdo;

张敏因为一句话而被打成&ldo;极右&rdo;,却是因潘杨案件李得森被捕而连锁引起的。不妨可以认为,这一群&ldo;谍报团&rdo;成员,因潘杨案件受牵累、遭不白之冤,是毫无道理的。予谓不信,请看&ldo;史无前例&rdo;中的事实。

这些参与上海情报科地下工作的每个成员,在&ldo;文化大革命&rdo;中,都被诬为叛徒、特务,都没逃出这场&ldo;大革命&rdo;的灾难。够不上叛徒,便是&ldo;老反革命&rdo;。

&ldo;叛徒&rdo;,在中国共产党内,是第一位的敌人。这顶帽子,重逾千钧,可以把一个坚强的、内外红透的共产党员压垮、压碎、压成齑粉。

于是,他们一个个,或被监押牢房,或被押解劳改农场、工厂。至此,大概可以允许我们冷静地问一声:&ldo;为什么对他们如此不公正?&rdo;

祸国殃民的&ldo;四人帮&rdo;被清除后,&ldo;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rdo;宣告结束。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本着党一贯的&ldo;实事求是&rdo;的优良传统,对全国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彻底的平反。

然而上海情报科这群&ldo;反革命&rdo;却不是那么容易翻案的,因为他们曾属潘公麾下,在&ldo;潘杨&rdo;案件发生后,曾被上面定了性、判了罪的,服刑十来年了;没有被判刑的,则被劳改、内控使用等等,而他们确实是无辜的。

就拿那个当年日本特务眼里的&ldo;小把戏&rdo;,现在共产党的&ldo;老把式&rdo;、&ldo;造反派&rdo;眼里的&ldo;老反革命&rdo;张明达来说,当年,他提着脑袋往来于宁沪线上,不知有多少重要情报曾经通过他的手,迅速无误地转手程和生飞向延安。上海情报科遭到破坏后,他两次到苏北根据地。日本投降后,他随军北上,到了东北。参加西满根据地的开辟和内蒙自治区的创立。之后又参加东北大区经济建设和计划经济工作,支援全国解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期间,他担任东北一个大兵站负责人,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继之,他又为创立我国空军所需的地面支援,领导东北各省修建几十个军用飞机场。大区撤销,调至中央参加计划经济的开创和全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具体工作。

他在革命实践经历中,包括在&ldo;文革&rdo;中,因为在上海情报科工作期间当时领导人的决策,而被蒙受风雨霜雪时,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心:&ldo;真理是永存的,诬陷不实之词是站不住的,事实是最权威的证人。他竟奇迹般地经受过了那场&ldo;大革命&rdo;的&ldo;锻炼&rdo;。

他平反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上海,会同钱志行和倪之骥等同志为程和生树烈士碑,使其光荣事迹得以公诸于世。碑上铭文中之一段云:

不,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着。

因为,你有‐‐

一双星星一般灿烂的眼睛;

一腔永远奔腾不息的热血;

一颗比铁硬比钢强的滚烫的心!

他作的第二件事,便是为当年南京上海两地的蒙冤受屈的情报老战士昭雪平反。凡是他熟悉的、了解内情的,莫不为之四处奔走,热心争取,向有关部门积极反映,或出具证明。被打成叛徒遣返山东聊城看仓库的李得森平反了,陈一峰、汪敬远也相继平反了,邱麟祥、郑百千、刘广胄,还有也都一一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有谁知道,这里面饱含着多少难言的苦辛!

这是积淀了四十多年的战斗情谊的结晶,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共同财富,孰能不倍加珍惜!?

张明达已是耄耋之年,他的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同志,无愧于江东父老,赠之以&ldo;仁者寿&rdo;三字,受之当无愧!

中西功逝世十年之后的1983年春3月,中西方子遵从丈夫的遗愿,以中日友好人士的身份,专程到了上海。

关于中西功的革命事迹,特别他在上海情报科工作期间,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上海有关部门的人们都熟知。因此,大家发自内心、尽其所能,热情地接待了她。

当年,她住在留青小筑的时候,刚和中西功结婚一年多,是位娴静的少妇。穿起和服,风姿楚楚。现在,她已年过花甲,两鬓染霜,额头、眼角、嘴边都布满皱纹。看来,身体虚弱。从坐椅上站起身前,必先按着扶手,缓慢地转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