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赵无眠简介 > 第7章(第1页)

第7章(第1页)

小学读书时,孩子们就被教导不要生造名词、形容词,要保持中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规范。可想&ldo;新词&rdo;的产生,不允许随心所欲和草率从事。词汇是一种概念工具,如此多的新名词,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语言表述方面的新意,而必然伴随着对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巨大冲击和革如果日本战胜中国新。当然并非所有&ldo;新&rdo;的都是好的。拿日本来说,它以&ldo;排日&rdo;为借口,不断对中国施加&ldo;压力&rdo;,&ldo;从而&rdo;&ldo;发起&rdo;&ldo;野蛮&rdo;&ldo;侵略&rdo;,终成为&ldo;世界&rdo;&ldo;公敌&rdo;(引号内为日本词汇)。

当年大量新名词涌入中国,一度引起一些人的不安,即使相当新派的人物也不能安之若素。大办洋务、以思想开明著称的张之洞,曾在一份文件上批云不要使用新名词,他的幕僚辜鸿铭却告诉他:&ldo;不要使用新名词&rdo;中的&ldo;名词&rdo;二字便是一个新名词,来自日本。辜鸿铭是一位学贯中西、享誉世界的大学者,爱中国爱到病态和盲目自大的地步。他也认为,继承了真正的中国文明之精华的是日本人而非中国人。汉唐时代形成的中国文明,被元朝及后来游牧民族的入侵给打断,给蹂躏糟蹋了,因而大部分失传了。日本则成功地抵抗了忽必烈的进攻,在海外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真传。他甚至断言:&ldo;应该说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国人,是唐代的中国人&rdo;。(见《辜鸿铭文集?中国文明的复兴与日本》,原文发表于1924年。)

东渡扶桑:学生变成老师

辜鸿铭的言论,为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所&ldo;借鉴&rdo;和利用,成了共建&ldo;大东亚文化&rdo;的依据之一。这确是历史的悲剧。然而辜鸿铭的话并非毫无道理。唐代以后,汉民族由极盛转向衰落,游牧民族多次入侵,成为中国的主人。虽然征服者承袭中国的典章制度,并最终都为被征服者部分乃至全部&ldo;汉化&rdo;,毕竟人为地打断了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无法保持汉唐文明的&ldo;原汁原味&rdo;。元代是一次大的断裂,清代又是一次大的断裂。尤其是清代,连服装、发式都被迫改制,哪里还有&ldo;中国人&rdo;的影子!多次遭到亡国的不幸,民族的性格心理也发生深刻变化,强烈的自尊与自卑的微妙混合,往往使人陷于看似崇高、实则琐屑无谓的道义之争,而失去汉时的豪放、唐代的恢宏。反观日本,从审美情趣到风俗礼仪、服饰器具,倒是保留了较多的汉唐之风。前面说到电影《木兰》的服装,即为一例。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发展成中国特色的禅学,而后却在日本发扬光大。围棋是中国发明的,日本却能够将它形成制度和精神。茶是中国的特产,茶道却形成于日本,并且是&ldo;道可道,非常道&rdo;。

有人嘲笑,日本学习中国文化只重形式不重精神,有买椟还珠之嫌。我以为这没什么根据。&ldo;珠&rdo;和&ldo;椟&rdo;的比喻,本身就是世俗功利的。以商业价格论,当然椟不如珠;而从文化角度来看,椟的意义很可能胜珠十倍以上。文化的具体表现就是形式,连形式都没了,还奢谈什么精神呢?在中国的大地上,宋代以前的土木建筑几乎都被焚毁一光,你要欣赏1000多年前的&ldo;中国建筑&rdo;,只能去日本看。我就不信,古希腊的文化精神,还继续留存在雅典的古建筑废墟上。同样我也不信,汉唐那种气度飞扬的文化精神,能够在明清以后的房子里和谐地安居至今。椟之不存,珠将焉附?

甲午战争后,汉文在日本学校课程中的重要性大幅下降,不再被视为&ldo;上国之学&rdo;。这道理是很自然的,别怪人家势利眼。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好的装备,打不赢人家,说明你的民族你的文化确有毛病。中国不也挺势利吗?以前瞧不起西方人,把人家当&ldo;夷&rdo;,说什么&ldo;腿都伸不直&rdo;;被人家打败了,又赶紧派人去学,买人家的枪炮船舰。一直最瞧不起日本人,把人家当&ldo;奴&rdo;;被人家打败了,割地赔款之后,又赶紧派人去学;人家投降了,又说人家是&ldo;小日本&rdo;,这不行那不行,摆出一副&ldo;大人不计小人过&rdo;的姿态放它一马,该赔的不赔,该罚的不罚,该杀的不杀,该要土地的不要;人家经济搞上去了,成了世界第二强,这边又看得&ldo;羡憎交织&rdo;,一会儿要它道歉,一会儿要它赔款,一会儿要跟人家&ldo;世世代代友好下去&rdo;,私下里把人家骂得猪狗不如,却对日本货表现出近乎狂热的信任和偏好……这还不势利吗?一个国家强大,一个民族强势,它的文化对世界产生足够大的影响,自然会成为世人羡慕、学习和吸收的主流;反过来你不行,还一定要别人保持对你尊敬,一定要以你为师,这心理毛病就大了。

从1896年起,大量中国学生涌入日本学习,仅1906年就有大约8600人。这样大的数字,是到当时为止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运动。有趣的是,大部分留日学生的目的不是学习日本文化,而是学习西洋文化。或者叫,学习日本人学习西洋文化的方法,当然也包括从日本转手得到的,已经打上浓厚的日本色彩的西方知识。这些留学生集中了中国的有志之士和少年才俊,赴日本寻找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文学救国、军事救国……乃至改良和革命的方略。他们中有章太炎、陈天华、邹容、黄兴、蔡锷、宋教仁、汪精卫、蒋介石、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如果日本战胜中国达夫、李叔同、胡风、周扬、田汉、夏衍、欧阳予倩……辛亥革命的先驱,国民党的绝大部分元老,共产党创始人&ldo;南陈北李&rdo;,三分之一的中共一大代表(李达、李汉俊、周佛海、董必武),都曾东渡日本留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