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为主记。
沮授为兵曹。
张荣为司马。
任炳为监牧。(负责养马,任炳前世就是贩马的,爱马如痴。)
除此之外,府中尚长史(负责帮国相治政)、郎中令(王府大管家)、户曹、仓曹空缺。
长史只能暂时空缺了,其他三个位置,蔺相如先兼了吧。赵明暗叹:下次如果能指定选择,一定选一个文官世家。
再命包拯为陇西县令(治政),王进为县尉,领三千兵马。
柴萧为渭源县令,岳胜为县尉,杨兴辅之,领一千五百兵。
戴琳为平襄县令,大郎杨延平为县尉,领一千五百兵。
李护为漳县县令,二郎杨延定为县尉,领一千五百兵。
陆登为临洮县令,六郎杨延昭为县尉,领三千兵马。
穆羽为都尉,领三千骑兵。
杨业为都尉,领两营六千人马,三郎杨延光、五郎杨延德为副将。
岳飞为都尉,领两营六千人马,牛皋、张宪为副将,王贵、汤怀、张显辅之。岳家军的班子,赵明已经挖走了陷阵大将岳云,不好意思再拆了。虽然岳飞手下就一千多人(岳飞剩下的八百人与牛皋的500人),但先把官位授了,兵力再慢慢来吧。
陇西账面上可养三万兵马,这就去了两万五千五百人。剩余的名额,赵明当然是要留给自己用。
命范增兼一个都尉,岳云、七郎杨延嗣、八郎杨延顺、陆文龙为副将,还有还没来到的杨再兴也是这里面的。
这一军,赵明赐名御林军,领四千五百人。
赵宏之乱以后,陇西实际上只有两万多兵马,再加上护送粮队剩下的两千多人,总共二万二千人。虽然有老妈、王兰英他们在那折腾五千投降的家丁,以及贾诩在各县抄出的家丁总共一万一千多人,但那不能算兵。
除了骑兵营不动。赵明优先抽调各营身价清白的兵士补足了自己的四千五百人,大多是老杨业手下的兵马,还有岳飞手下的洛阳老府兵。
再补足了五个县城的郡兵一万零五百人之后,实际上老杨业与岳飞基本上都是光杆都尉了。
老杨业还好些,有个三千人不到,岳飞只有一千人,差额太大。赵明本来想把那投降的一万多家丁抽调壮丁补充进去,但又有些担心这些投降的家丁有异心。万一临战之时炸营了,一溃千里,不是砸这两位名将的牌子吗?
自己把他们的精锐抽走了,随便扔破烂过去,名将不是这么用的。
那兵源从哪里来?
运粮的流民不用了,运粮这一路上担惊受怕已破胆,畏战如虎。
陇西本地人倒是不错兵苗子。边境之地,人人尚武,哪家没有弓箭刀枪什么的。毕竟胡人随时可能来犯,住城里的还好,各村镇里的只能想办法自保。
但看看前两年的陇西户籍,全郡有民五十二万,青壮不到十万人。这一下征兵一万,对以后几年的民生发展影响太大。
头疼啊。
还有那一万多家丁,拖家带口的恐怕超过两万人,青壮不在少数。
这群人怎么安排?
放了肯定不行,自己与他们有抄家之仇,让他们从军也不放心。
自己手上倒是还有六千战马(各族抄出来两千多,广魏一战得了不到四千),可以让他们去放马。
但还是担心他们搞鬼,万一把自己六千战马弄死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问了问手下,似乎咱陇西也没发现什么矿产之类的,不然让他们去挖矿。
各种问题多啊。
赵明与众人议了很久,得出结论,一、征兵。这事不能拖。眼看还有三个月就到秋收了,那时马肥膘厚,胡人入寇通常就是在这个时节。眼看就是用兵之际,两大元帅不能做光杆司令。
二、俘虏家丁拉去建新城。
蔺相如考察了一段时间之后,选定在陇西县正北,临洮与平襄之间再建一城,这样陇西、临洮、平襄与新城之间合围了数百里牧场,加之在渭河之边,水草丰盛,正是牧马放牛的好地方。
俘虏加上流民合计四万余人,人工勉强算是够了,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