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书&iddot;孙楚附孙绰传》。
二、家世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1,小字阿菟。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南)。生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卒于东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年),2享年五十九岁,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ot;王右军&ot;、&ot;大王&ot;。
玉羲之出身名门望族,琅邪王姓原本出自姬姓,其家史可以追溯到周代。根据记载:&ot;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敬宗为司徒,时人号曰&39;王&39;家,因以为氏。&ot;3王羲之十七世祖王元为避秦乱由咸阳迁至琅邪。从太子晋算起,到王羲之曾祖父王览已有二十六世。4王览和王祥是同父异母弟兄,他们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人们并不陌生。一年冬天寒风凛冽,大地冰封,一位青年正脱去上身的衣服,俯卧在河面的冰上,不多时他胸下的冰冻化成一个窟窿,忽然一条鲤鱼从中跳了出来,那青年用双手捉住,兴冲冲地向家奔去。因为这个青年的继母,身患疾病,想吃鲜鱼,这便是家喻户晓的&ot;二十四孝&ot;里的&ot;卧冰求鲤&ot;的故事。那位青年就是有名的孝子王祥。王祥常受继母的打骂虐待,从不记恨在心,他与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感情甚好,弟弟在母亲毒打哥哥时经常以自己的身体作掩护。
这些动人的故事在民间传为美谈。王祥受聘出任徐州别驾时,管辖沂海地带,其间&ot;教化大行&ot;,故而在临沂流传&ot;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ot;的歌谣。后来王祥官职很高,为大司农,晋武帝时拜太保,晋爵为公。王览亦官至光禄大夫,他共有六个儿子,排行第四是王正,他就是王羹之的祖父。父亲王旷,字世宏。西晋末年任丹阳太守,永兴二年(接上页注)&ot;少而好兵&ot;,在赞扬他的武功时批评了他缺乏文治之才)王贲(秦统一六国的功臣。《史记&iddot;白起王翦列传》附载&ot;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ot;)王离(《史记》载:&ot;陈胜之反秦,秦使王翦之孙王离击赵,??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ot;《宗谱》说王离&ot;字文明,封武城侯&ot;。
上离生二子元、威、王威为太原王氏始祖)王元《秦末大乱,国破之后由秦都咸阳迁居琅邪皋虞城(即今山东墨城)王谆王渊(&ot;字光杰,仕汉至吏部侍郎&ot;)-王吉(&ot;字子阳,汉宣帝时为博士,后至谏议大夫,自即墨迁琅邪临沂都乡南仁里&ot;,《汉书》卷七二有传。)王骏(《汉书》说:&ot;骏以孝廉为郎,左曹陈咸荐骏贤,父子经明行修,宜显以厉俗。光禄勋匡衡亦举骏有专对材,迁谏大夫,迁越内史??&ot;)王崇(&ot;字安庆,1据浙江嵊县《金庭王氏族谱》。
2王羲之生卒年学术界有多说,本书采用303年生一说,其他说详见本书《有关争论的问题》章节。3根据《宗谱》所载:周灵王泄心公元前571年即位,公元前545年逝世。其子景王贵不是灵王泄心的长子,是在周灵王废太子晋为庶人的情况下登上王位的。太子晋改名为王侨。王侨生一子,名敬宗,据此王敬宗为王羲之的第二世祖。王羲之的世祖依次列如下:王侨(原为太子晋)-王敬宗(曾为周朝司徒)-一王森。(&ot;多智略,任上卿,封平安公&ot;)-王斌(东周中军大夫)-王升。(&ot;以文学著名,隐居不仕&ot;)-王昱(官任大司徒,退居后作《道义论》)-王硕(&ot;勇力过人,力能举鼎。仕魏,赠广武君。&ot;)-王错(&ot;官任上军大夫&ot;)-王谕(&ot;仕秦为大将军&ot;)--王息(在秦国&ot;官任司寇,敬陈条策,封忠烈侯&ot;)-王恢。(&ot;仕秦封侯阳君&ot;)-王永(官任中军大夫,后恬退,屡召不就&ot;)-王颐(&ot;善承先志,累征不仕&ot;)一王翦(秦代名将,司马迁在《史记&iddot;白起王翦列传》中说他(转下页注)4同上又字德礼,以父任为郎,历刺史、郡守、治有能,上擢为大司徒,封平阳侯,三世并以清廉著名??&ot;〕王遵(字伯儿为后汉中大夫,封义乡侯)王书(&ot;名音,字少元,官至大将。&ot;)-王融(字巨伟,官至散骑侍郎)。王羲之二十五世祖。元配姜氏,生一子王祥。
继配朱氏,生一子王览。王览为王羲之自祖父。(305年)十二月,右将军陈敏反叛,攻秣陵,王旷弃官逃归淮北。司马睿过江称晋王,他&ot;首创其议&ot;。文献载:&ot;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诸人在此时(王汝涛按,指公元307年春夏之交)闭户共为谋身之计。王旷世宏来,在户外,诸人不容之。旷乃剔壁窥之曰:&39;天下大乱,诸君欲何所图谋?将欲告官&39;,遽而纳之,遂建江左之策。&ot;在建立东晋过程中,王旷&ot;功当不在王导之下&ot;。1永嘉三年(公元309年),任淮南内史的王旷奉命与刘聪在&ot;长平之间&ot;交战,部下施融将军主张利用河水以阻刘聪,王旷不但不听,反而认为施融焕散军心,削弱斗志,故而一意孤行,致使施融与另一将军阵亡。上党之役惨败后,王旷情况如何,特别是在318年司马睿称帝后,历史缺乏记述,故后人有很多猜测。
王羲之有一胞兄王籍之,在《晋书&iddot;王羲之传》及其他史籍中均无记载。王羲之在《誓墓文》中曾说,&ot;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按他自己所述,他有个胞兄,在他少年丧父以后全靠母兄抚育成人。晚清鲁一同在撰写《右军年谱》时,也未指出《誓墓文》中的&ot;兄&ot;是何许人。王羲之叔父王彬传中记有&ot;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成太守籍之并是敦亲&ot;。王彬有两个长兄,一是王旷,另一人是王廙,王廙子中没有籍之,推测应为王旷之子即王羲之胞兄。王籍之在&ot;敦平&ot;(即公元324年)任安城太守,王玉池根据王羲之《建安》、《灵柩垂至》、《硬安和》等帖认为&ot;似籍之后又曾任建安太守,卒葬其地,至羲之晚年才迁会稽&ot;。
伯父王廙1(276-322),字世将,晋室过江之前他的书法号为独步:&ot;工于草、隶、飞白,祖述张(芝)、卫(瓘)遗法??其飞白志气极古,世将书独为最。垂雕鹗之翅羽,类施旗之卷舒??&ot;2他同时也是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精通史籍、美术、音乐、杂技等。3&ot;羲之少朗拔&ot;,幼年丧父,很受王厚的赏识与栽培,在书法和绘画上得到王廙的悉心指导。王羲是晋元帝姨表兄,曾是晋明帝少年时代的绘画老师,王廖逝世时,&ot;帝犹以亲故,深痛愍之。丧还京都,皇太子亲临拜柩,如家人之礼。赠侍中、骠骑将军,谥曰康。&ot;4王廙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和与皇室的特殊关系,对王羲之的成长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王羲之族伯王敦(266-324),字处仲,小字阿黑。扬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据记载,他甚喜颠草,&ot;初以工书得家传之学,其笔势雄健。&ot;1《太平御览》卷一八四引裴启《语林》。
1旧说王旷为王正的长子,王廙为王正次子,推之王廙为王羲之叔父。据《王氏谱》、陈直《摹庐丛著&iddot;南北朝王谢元氏世系表》、《新唐书&iddot;宰相世系表》载王廙系王正长子,是王旷胞兄,故应是王羲之的伯父。2[唐]张怀瓘:《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