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唐代高阳公主真实历史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直到夜深人静,高阳才如白色的幽灵,轻轻地飘出了杨妃的宫门。

杨妃没有睡。

她就静静地坐在那漆黑的回廊上。

直到杨妃看到高阳公主如幽灵般飘出了她家的大门,她才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

她看见儿子的寝室里终于熄了灯。

在为唐太宗守灵服丧的那段日子里,高阳时时会来探望她的三哥吴王恪。常常是傍晚来,深夜走。有杨妃在,所以也没有引起他人什么出格的异议。

宫里的人们只是认为他们因失宠而同命相怜罢了。即或是执掌朝政的长孙无忌,在听到有人报告高阳公主与吴王恪过从甚密的时候,也未曾对他们这频繁的交往产生什么疑虑。高阳不过是个女人。不过是恪手中的一个玩物罢了。

长孙倒是对恪同皇室中其他人的交往极为关注。他一直认为恪是个危险分子,一旦他与皇室的其他成员联合谋反,便极易对高宗、也就是对他的统治形成致命的威胁。他很怕恪有一天真会把高宗李治从现在的傀儡宝座上拉下来,那大唐的江山就真的要复辟到隋炀帝的时代了。他所以恨恪,并且害怕恪。他早就暗藏杀心,只是一时还找不出一个能置恪于死地的罪名罢了。他于是等待着。在等待中伺机。

在恪离开京都长安之前,高宗李治又委任吴王李恪为梁州都督,官拜司空,使恪能独霸江南千万里河山。

如此的升迁恪自然很高兴。恪是性情中人,他于是很感谢高宗李治。他认为他与治到底没有白兄弟一场。

在这毫无实际意义的封赏和安抚中,倒是杨妃意识到了恪将大祸临头的危险。她劝儿子即刻离开长安,这里决不是恪这种人的久留之地。

唐太宗在昭陵安葬完毕,整个王室从醴泉县返回京都长安。杨妃开始一天紧似一天地催促李恪赶紧南归。

其实杨妃知道恪不能舍弃的是什么。

流泪规劝的杨妃就差给恪下跪了。

他不忍心违抗母亲近乎绝望的请求,只能是仓促间就定下翌日的归期。

恪辞行时对母亲说,您就替我安慰高阳吧。她受到的伤害已经够多了,我不愿她总是受苦,我……

堂堂男儿竟泣不成声。

恪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他的随从,离开了京城。那一行人奔驰着,像射出的箭。

南下的马蹄声声未尽,高阳公主的马车就驶进了杨妃的宫门。

雍容华贵、端庄典雅、慈爱大度的杨妃在大殿上迎候着飞跑进来的高阳。

她向高阳伸出了她的手臂。

高阳呆呆地停住了脚步。

她仿佛预感了什么。

她的眼圈里一下子浸满了泪水。她问着,出了什么事?究竟出了什么事?他怎么了?

杨妃伸展着她母亲的手臂,把高阳紧紧地紧紧地搂在了怀中。

杨妃说,孩子,你哭吧。

杨妃说,我和你一样爱他,但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能让他走。他走得越远,离我们才越近。你懂这个道理吗?

高阳退着。她摇着头。她离开了杨妃的怀抱。她绝望地伸出双手她说不,为什么不让我再看他最后一眼……

吴王恪的骤然出现和骤然消失,在高阳公主本来已经很疼痛的心上又狠狠地戳上了一刀。

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而她又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总是把自己卷进一种不可能的爱情中。最初是房遗直,她丈夫的哥哥。接着是辩机,一个矢志于佛教的和尚;然后是自始至终的恪,她的亲哥哥。她不管他们是谁但她爱他们。她爱得不管不顾。她爱得任情任性。直至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她觉得她的身心疲惫极了。她已无力抵挡那日甚一日的疼痛的浪潮。她不知如何才能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以脱逃开这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

其实,自辩机死后,高阳公主曾经沧海的生活里,还曾奏响过令人惊异的插曲。

史书上说,在此期间,高阳曾先后与三位有名有姓的和尚道士巫师鬼混。他们分别是浮屠智勖、惠弘和道士李晃。这三位在禁欲法规中生存的男人&ldo;皆私侍主&rdo;,全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私器作为了他们侍奉高阳的工具。

于是他们青史留名。

他们没有留下英名,那是因为撰写史书的男人们不愿给美若天仙的高阳公主一个好的名声。高阳作为一个女人有着男人们看来最致命的两个弱点,一个是她超群的美貌,另一个是她超群的性欲。美是什么?是勾引男人诱惑男人扰乱一个所谓正经男人的那颗本来平静心灵的狐媚。而性欲呢?那只能是男人享有而女人不配的一种身体的感觉。

于是高阳成为了史书上以美而惑众,又以欲而害人的角色。没有一个撰写历史的学问家愿意同情高阳这样的千古罪人。

智勖、惠弘和李晃的出现,对于世人来说,有一点被暗示得准确无误。那就是,在情爱的天平上,高阳至死也没有接受房遗爱。或者说,高阳公主是一个永远新潮永远于性爱中追求新异刺激的女人。

高阳公主最初和智勖、惠弘搅在一起,因为他们同辩机一样,都是佛门之人。高阳与辩机八九年的交往中,耳濡目染,便也自然而然地亲近了佛学。所以,凡同辩机志趣相投、信仰一致的人,都会使高阳顿生信任和亲近之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