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西岭雪红楼十二钗 > 第3章(第1页)

第3章(第1页)

‐‐的确都是苏州特产。苏州的香粉花扇、手工艺品,到今天也是很闻名的。

宝钗很会做人,将礼物分成一分分地送给园里诸人,连赵姨娘、贾环母子也不落下,又特地给黛玉的加厚一倍。&ldo;林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那里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想到这里,不觉又伤起心来了。&rdo;

宝玉来了看见,不免安慰再三,又约她往宝钗那里道谢。黛玉说:&ldo;自家姊妹,这倒不必。只是到他那边,薛大哥回来了,必然告诉他些南边的古迹儿,我去听听,只当回了家乡一趟的。&rdo;说着,眼圈儿又红了。

游子乡情,溢然纸上。

然而实际上,黛玉在苏州并未生活多久,早在第二回林黛玉第一次暗出时,书中就写道:

&ldo;那日,(贾雨村)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rdo;

这段话明白写出,黛玉虽然籍贯姑苏,但是五岁时便随父亲林如海来到扬州。次年母亲亡故,又随蒙师贾雨村投奔贾府,与三生石畔旧精魂的贾宝玉隔世重见,从而结下一段伤心缘。

换言之,黛玉在苏州只待过五年,加上扬州一年,对于江南的记忆也不过到六岁为止。然而在她身上,却时时处处打下了深深的江南烙印,姑苏风华。

苏绣驰名天下,姑苏女子大都擅长女红,大家闺秀的林黛玉也不例外。尽管袭人背后讽刺黛玉说:&ldo;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rdo;

然而书中关于黛玉做针线的描写其实并不少,而且黛玉是小姐又不是女工,活计在精不在多,&ldo;巧&rdo;是第一位。

那么黛玉的手巧不巧呢?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宝玉难得地受了回父亲夸奖,一高兴,就把身上佩的戴的任由小厮们解了个干净‐‐

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ldo;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rdo;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剪。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今见无故剪了,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递与黛玉瞧道:&ldo;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rdo;林黛玉见他如此珍重,带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未见皂白就剪了香袋,因此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宝玉道:&ldo;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待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rdo;说着,掷向他怀中便走。黛玉见如此,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的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剪。宝玉见他如此,忙回身抢住,笑道:&ldo;好妹妹,饶了它罢!&rdo;

这里明明白白写道,黛玉做的香囊乃是&ldo;十分精巧&rdo;。

而且不仅是宝玉的香囊、荷包,就连他命根子的通灵宝玉上穿的穗子,也是由黛玉所做,并且在宝黛两个的另一次激烈拌嘴中,被黛玉一把抢过来,剪了几段。还由此惹出了老太太&ldo;不是冤家不聚头&rdo;的爱情格言来。

可见黛玉性子虽娇,竟是剪刀不离手的。宝玉的通灵玉是天天要戴在身上的,老太太、太太几双眼珠儿盯着的,若是活计不精致细巧,哪能入得了几位老人家的眼?

后来宝玉烦莺儿打络子,宝钗热心地怂恿道:&ldo;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rdo;可见对这事儿有多耿耿于怀。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iddot;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宝玉进来,只见地下一个丫头吹熨斗,炕上两个丫头打粉线,黛玉弯着腰拿着剪子裁什么呢。宝玉走进来笑道:&ldo;哦,这是作什么呢?才吃了饭,这么空着头,一会子又头疼了。&rdo;黛玉并不理,只管裁他的……宝钗也进来问:&ldo;林妹妹作什么呢?&rdo;因见林黛玉裁剪,因笑道:&ldo;妹妹越发能干了,连裁剪都会了。&rdo;……宝玉便问丫头们:&ldo;这是谁叫裁的?&rdo;林黛玉见问丫头们,便说道:&ldo;凭他谁叫我裁,也不管二爷的事!&rdo;宝玉方欲说话,只见有人进来回说:&ldo;外头有人请……&rdo;

此处可见,黛玉不但要做自己的活计,有时还要负责园里其他人的裁剪,故而宝玉才会问:&ldo;这是谁叫裁的?&rdo;

会是谁呢?左不过老太太、王夫人、凤姐几个人,别的人也指使不着黛玉。

而在这一段之前,刚刚写道王熙凤让宝玉帮忙记个账,&ldo;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rdo;宝玉道:&ldo;这算什么?又不是账,又不是礼物,怎么个写法?&rdo;凤姐儿道:&ldo;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了。&rdo;

这个无头账,到最后也没有揭晓,于是读者就和宝玉一样都装在闷葫芦里了。然而联系上下文看,很可能这个账和黛玉做的活计有关,或是给什么大人物备的礼吧。黛玉的手若不巧、活如不精,又怎么会接受这样的派使呢?自然是除她之外,园中无人可托,所以才会连老太太也默许凤姐劳烦她了。

凤姐送茶给黛玉时也曾说过:&ldo;不用取去,我打发人送来就是了。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rdo;可见凤姐是经常求黛玉做事的。而无所不能的当家人王熙凤能求得着孤女林黛玉的事,想想实在有限,况且还要&ldo;打发人送来&rdo;,九成是布料活计之类,总不见得会求黛玉帮忙写诗吧?

有些专家猜测是凤姐不识字,所以求黛玉帮自己做些笔墨学问上的事。非也,通常的小事,凤姐手下有个彩明是识字的,专门用于点花名册签到之类的差使;事情再重大些,她或许会去烦贾琏、宝玉,甚至三姑娘探春,但不至于找不理俗务的黛玉。这个表嫂能求到家中表小姐的,最多只是针线上的事,也只有针线事,才会当众毫不在意地说出来,不以为忤。

其实除了黛玉,书中写明籍贯姑苏的女子不少,第一个就是香菱,家住姑苏阊门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隔壁。这是全书出现的第一个女子,不但籍出姑苏,而且连家门街巷也报得清楚,然而偏偏就是这个女孩子,却因自幼被拐,连自己的家乡籍贯都记不清了,并不知道自己是黛玉的同乡。也许,这正是让人可悲可叹之处!

然而冥冥中自有感知,后来香菱拜了黛玉做师父,学习作诗。连宝玉也感叹道:&ldo;这正是&lso;地灵人杰&rso;。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