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美国好莱坞 > 浮华世界十(第1页)

浮华世界十(第1页)

《[美娱]好莱坞征服日志》最快更新[630kan。cc]

【你看过《临终影像》了吗?

这句话正在成为青年人们打招呼时最常用的寒暄词。这种风潮不仅没有止步于大学校园,而且早已传播到了办公室和郊区住宅,成为了同事和邻居间最好的话题启动器。

显然,《临终影像》取得的票房胜利有目共睹,眼下它的上映期还尚未画上句点,它就已经被不少媒体评价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独立作品。人们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却翻来覆去只能找到发行公司新线放出的简单叙述,没法看到任何一个真实的面孔。

一种新型的阴谋论由此而生,联想到此前与电影有关的轰轰烈烈的宣传营销活动,人们不得不追问:

制作人、导演兼编剧一栏那个唯一的名字“约翰·李”是个真人吗?这个创造了票房奇迹的低成本恐怖片是否是电影公司的新型营销阴谋?没人知道约翰是谁,没人认识他,我们也找不到任何参加过电影制作的真人愿意作证。这里显然有不少昂贵的保密协议发挥了作用。

现在,我们不得不追问这个问题,这个将低成本恐怖片制作推动到极限,一手缔造了眼下这个至少价值八千万美元的票房奇迹,被电影研究者评价为将‘伪纪录片’概念从艺术领域推向大众的新人导演到底是谁?

谁是约翰·李?】

《纽约时报》这份直指核心的报道迅速引起了评论界的讨论。一些言论开始在业界和各路八卦报纸流传。

参加过圣丹斯电影节放映的观众自然非常清楚这个所谓的“恐怖片奇才约翰·李”今年刚刚20岁,还是一个出名不久的摇滚乐队的主唱。如果有个所谓的“首张专辑畅销名人堂”的话,那么这个几乎算得上还是个“孩子”的年轻女孩一定能在这个陈列室里拥有一个最中心的位置。

可这些话说出去会有谁信呢?一个20岁的孩子搞出这么大的事?尽管这好像是电影公司的营销手笔,但这电影本身的创意也相当惊人!已经有不少电影评论家和研究者宣传《临终影像》是一种全新类型的恐怖片电影,它所使用的手法彻底发掘了伪纪录片的潜力,为后来者设立了一种空前成功的范例。

说真的,她是个摇滚歌手,还是汤姆·克鲁斯电影的女主角,这件事本身就很异常了,没人见过这种搭配!现在再加上她的电影创作能力……天呐,难不成这孩子是智慧女神转世吗?

只是电影爱好者的小部分观众没法跟更广泛的观众分享这个惊天秘密,只能跟朋友讲讲八卦过过瘾。

而知情的圈内人士则自有一种默契在,明摆着是炒作的情况下,在没有利益驱动时,大家还是能在公众面前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的。

至于在电影节上本身就关注过《临终影像》的媒体,他们自然很喜欢这个新闻,但是显然新线公司聘请的公关和乔琳的公关帕特·金斯利下了大力气沟通媒体,把这个新闻推迟到了电影上映的中期。眼下《纽约时报》的提问看似突如其来,实则也是一个默契的信号——是时候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了。

媒体的讨论轰轰烈烈,显然也为票房曲线的继续爬升提供了助力,不少只是好奇的观众也买票走进了影院。

然后人们就惊讶地看到了《临终影像》的北美票房继续上升,并且在上映后的第五周正式突破了一亿美元大关。

《纽约时报》直接在标题中喊出“现在我们可以正式宣布,今年的票房奇迹属于《临终影像》”!

而就在这篇文章里,《纽约时报》回答了它自己在此前新闻里提出的问题,揭开了“奇迹导演约翰·李”的真身:

“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答案是,这个奇迹缔造者的真名是乔琳·阿普尔比。是的,你没看错,这不是机缘巧合下的重名,这就是你已经熟悉了的那个20岁女性。是的,她因担任乐队紫色天鹅绒的主唱兼吉他手出名。如果你碰巧刚刚离开电影院,那么你很可能看到过她同汤姆·克鲁斯相携站立的海报。”

仿佛约好了一样,其他杂志和媒体也同步跟上了报道:

《“就像是一个史上最大的恶作剧”:圣丹斯观众回忆<临终影像>首映日》

《一份变成一亿美元票房的戏剧课作业:<临终影像>的幕后故事》

《赢得一亿美元票房的年度最佳恐怖电影最初只卖了150万美元》

就在这轰轰烈烈的讨论中,乔琳飞回了纽约,登上了美国公共电视台PBS的著名采访节目《查理·罗斯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