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法就好。”庾易满意拍拍手,示意枚皋把竹篓放在外面,一把推开了屋子的门。
霎时,一股白色热气扑面而来……
屋内中央地灶上放置了一个金黄色铜罐,里面的热汤正咕噜咕噜地沸腾,冒着白蒙蒙的雾气,为屋子带来热量。
屋里已经有十来个人了,三五成群地分成了三堆,凑在一块,坐在白色水蒸气浓郁的地方报团烤火。
当今生产力低下,衣裳算是一个重要财产了,人死亡时,都要把平日里穿过的衣裳带到坟里,稍微穷苦一些的人家,会把衣服留下自己用,这可是珍贵遗产。
“你先进去吧,我还要回前堂。”
“诺!”
枚皋行礼后,走进屋子。
见庾易又送来一个人,房间内瞬间安静,都主动挤了挤,亮出来一个水蒸气充足的暖和处。
一个坐在铜罐旁的胖乎乎青年更是自来熟,直接高高举起肥嘟嘟的右手,晃动着,大大咧咧呼唤:
“嘿,兄台,来这儿!暖和!”
又扭头对墙边一个低着头打哈欠的亭吏请求:
“上吏,能否给这位小兄弟盛碗热汤暖暖身子!”
枚皋走到胖青年身边,和旁边的人挤了挤,才好不容易坐下,端正跪坐。
不一会儿,负责照顾学子的亭吏就送来用黑色木碗盛着的热汤。
枚皋捧着热汤,边用嘴唇贴在碗沿小心翼翼吮吸,边打量所处环境以及这群待在同一屋檐下的人。
大屋墙壁用一层刷了黑漆的木头覆盖,光滑明亮;头顶天花板也被木头封死,不留任何痕迹。
摆满竹简的书架、教书先生坐的案几、……立在地上的金黄色铜油灯……摆设一应俱全。
枚皋不由得暗叹:“装饰得真不错,没想到此地亭长竟是一个雅者。”
若是谌洛在此,能感动得哭出声来,钱没白花!
他本着再苦不能苦教育的原则,为了弄这些装饰,不仅花光了啬夫送来的赞助费,还把前两日到账的破案奖金花了八九成。
如今口袋里剩余不到两千钱了,这还没考虑欠卫青两万五千钱。
负债累累!
枚皋环视一周,发现屋中的学子打扮也都和他差不多:一身湿漉漉的褐衣麻绔,一双沾满泥巴的破烂草鞋。
看样子大家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淋湿了。
能在这种天气赶路至此地拜师的人,应该都有自己的打算。
安静的时间持续得很短,只一会儿,大家又开始热火朝天地聊起来,从今天的天气,聊到去岁的收成、马上要播种的禾豆……当然出现次数最多的还是临江里杀人案以及亭长替人赎罪之义举。
枚皋认认真真听着,时不时笑上一笑,表现自己对这个话题的参与。
他自从亡命长安以来,人生地不熟,唯一收集信息的方法便是听人聊天。
碗里的热汤还有一半。
不出枚皋所料,聊着聊着,屋内的话题慢慢偏转,偏向大汉政事上。
孝文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就宣布废除“以诽谤、妖言治罪”。
在场之人无论说什么,只要不涉及谋反这种超过自由框架允许的言论,都不会被治罪,因此,众人讨论的话题相当大胆,甚至涉及了皇帝。
“汝等可还记得南宫侯张坐?就是娶了陛下二姊南宫公主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