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李谅祚亲临战场,游牧民族的皇帝都是马上天子,亲冒矢石。这次他打扮得过于惹眼了,本来他就是一个小屁孩儿,少年天子,地球人都知道。宋军一看他那身耀眼的打扮,纯银色的甲胄、龙袍、垂着红缨的皇冠,后面立着大纛旗,大队侍卫随护。宋军当即锁定了狙击目标,不射别人了,万弩齐发,奔着李谅祚就过去了。虽然护卫拼死抵抗,但是箭矢还是射穿了李谅祚的铠甲,当然所受之伤不至于致命。李谅祚逃回去之后,觉得宋朝还真是不能小视,一个边境小城都差点儿一箭把我射死了,赶紧跟宋朝请和。我错了,咱们两国还是和好如初吧。宋朝一看,既然你知道错了,我也不愿意生事,和好就和好吧。于是宋、夏继续和好。
李谅祚在位的这些年,跟宋朝虽然打打停停,但是没有大的战争。按照常理说,当个太平天子,顺顺当当也就一辈子了。没想到谅祚这孩子命苦,二十一岁驾崩了。《西夏书事》卷二十一记载:“谅祚生未周龄,突遭大故。”谅祚生下来不到一岁就遇到大的变故,一岁丧父,九岁丧母,全赶上了。“斯时李氏箕裘,岌岌乎殆哉!”当时他们李家的江山社稷危如累卵,快完蛋了。“而数载之后,即能亲揽大政,坐收兵权。见契丹之强则事之,侦讹庞之叛则诛之,遵大汉礼仪以更蕃俗,求中朝典册用仰华风,皆元昊数十年草创经营所未能及者。”谅祚这孩子亲政没几年,干得有声有色。见契丹强就服软,老大,您册封我吧,我再也不跟您捣乱了。讹庞要叛乱,就把讹庞诛杀了。用汉礼取代了蕃礼,求中朝的典册,用中原的礼法来治国,这是元昊数十年都没能干成的事啊。所以,谅祚在夏国的历史上还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可惜天不假年,二十一岁就驾崩了。
第6节比党项还党项
西夏毅宗李谅祚去世之后,其子李秉常继位,史称西夏惠宗。因为李秉常时年仅八岁,就由其生母梁太后临朝听政。这位梁太后虽然是汉人,但是在她掌权时期,却频频发动对宋的战争,这是为什么呢?
梁太后听政,安排自己的弟弟梁乙埋做国相,与当年的没藏氏专权如出一辙。梁氏虽然是汉人,但她在位时期的所作所为,完全维护党项贵族的利益。为什么这样?其实一琢磨,道理也很简单,梁氏是汉人,在党项做太后,我不是人家同族,那么我就得做得比党项人还党项人,才能让党项人觉得我是自家人。这就好比只说英语的华人往往比洋人还洋人一样。梁太后一上台就宣布,李谅祚时代的所有汉化措施一概废止,恢复蕃礼,服装也恢复党项式样,秃发左衽,重环垂耳。然后她还不断出兵攻打宋朝的边境。
宋廷一看,本来对我们很友好的那个孩子去世了,他老婆太坏,不断骚扰我们的边境,因此告诫沿边州郡,严加戒备,防止西夏兴兵攻打。西夏打了几次,双方互有胜负。
有一次,夏军深入宋境,宋军反攻的时候,行围魏救赵之策,我不打你的主力部队,而是去进攻你的城寨,迫使你退兵。但当宋军攻进西夏城寨之后发现,城中只有几百老幼妇孺,领兵的将领贪功心切,把这几百人全杀了。屠城之后得意扬扬地班师而回。西夏遭遇此劫,梁太后急忙报于辽国皇帝,我是你的臣子,现在宋跟我打仗,你得出兵助我。辽国口惠而实不至,说得特漂亮,没问题,宋朝太欺负人了,我不能允许他这么对待你,我派三十万大军助阵帮你。辽国三十万大军屯驻于宋辽边境,辽军不可能真的进入夏境帮西夏打仗,那三十万大军在宋辽边境,只是向宋施加一下压力而已。可能平时宋辽边境的驻军也不少,所以宋朝也没拿辽国当回事,知道辽国也不可能为了西夏真出兵。澶渊之盟后双方和好这么多年了,你为他犯得着吗?宋军主力仍然在西线继续与夏军激战。
梁太后亲率数十万夏军猛攻宋朝的重点城寨,眼瞅城寨不保,马上要陷落的时候,城中的一个妓女主动请缨,我有办法退夏兵。大家哈哈大笑,你能有什么办法?她说你们瞧好吧。就见她爬上城楼,开始痛骂夏军,骂得那叫一个难听,而且她专门骂梁太后,把梁太后祖宗八代、三世因果全给讲出来了。她原来是没藏讹庞的儿媳妇,怎么跟你们先皇私通,怎么杀死自己老公、杀死自己公公,然后才有了今天。这一番话一出口,几十万夏兵羞得抱头而退,一场大难消弭于无形。宋军这一次是出了气了,比诸葛亮骂王朗还痛快,王朗是文人,心眼儿小,被骂几句摔下马来死了,但不影响魏军打仗。这可倒好,几十万夏兵,一听我们国母娘娘敢情这样,都跑了。甭说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就是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可以大书特书一笔。
梁太后被骂走了之后,很不甘心,整军精武还想再打一仗。但是她琢磨,我让人那么痛骂一通,大家都知道我以前的出身很不光彩了,现在我必须干点儿漂亮事。我儿子逐渐长大成人了,我就不能再揽权了,得把朝政还给儿子。但是秉常太小,我不太放心,我弟弟得继续做国相,秉常得娶他舅舅的女儿做皇后。主意一定,梁太后就做主,把侄女梁皇后嫁给了夏惠宗,也就是说夏朝第二和第三代皇帝的皇后都姓梁,第三和第四代皇帝时候的太后也都姓梁,所以梁家非常有名,一门两后。梁太后把朝政还给了李秉常之后,是不是就真的由李秉常做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