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洎和张亮的死,还告诉我们:贞观初年那种君贤臣正、畅所欲言,共谋国事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君臣都已逐渐淡忘了原本是刻骨铭心的隋朝末年大动荡,取而代之的是,皇帝越来越听不进不同的声音,大臣们也纷纷开始明哲保身,极少有人再敢公开反对皇帝的想法。而对于那些可能是被冤屈的人们来说,指望死里逃生几乎成了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只是,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它的惯性依然存在。整个国家还是在一条相对正确的道路上一路前进着。
在唐军的马蹄下,又一个草原帝国消失了。
第四十七章南征北战
北方的薛延陀汗国自从未能如愿娶到唐朝公主后,受到的打击可谓接二连三:原可汗乙失夷男急火攻心,没多久便挂了,儿子乙失拔灼即位。只是,他仅仅是继承了老爸的急躁与嗜杀,却没有继承到其广阔的胸襟。很快,几乎所有人都成了他怀疑的对象。
于是他开始批量换血,将那些高层职位换上了自己的一套人马。随着跟他不是一条心的贵族越来越多,被乙失拔灼杀掉的人也越来越多。国内一时间是人心惶惶。
回纥、仆骨和同罗三个部落瞅准了这个时机,联合出兵,向薛延陀发起攻击。薛延陀每战必败,日趋穷途末路。
长安方面也趁机抓住机会,出兵薛延陀。
李道宗、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契絆何力、薛万彻和张俭等将领分路攻击薛延陀。
不过,他们几乎无仗可打。
因为在双方军队正式交战之前,发生了一点意外:唐朝的一名校尉率领一支靺鞨部落军偶遇一支薛延陀军队,并成功击败了他们。
这原本是一场无足轻重的战斗,但是薛延陀全国早已是草木皆兵了。听说前面输了,就自己吓自己地说:&ldo;唐朝大军已到!&rdo;
人吓人可是真能吓死人的。听到这个消息,乙失拔灼根本无心抵抗,带着几千骑兵投奔云中的一个部落。结果被回纥来了个一锅端,大批薛延陀王族成员(包括乙失拔灼可汗)被杀。剩下的各部落则争先恐后地向唐军投降。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农历七月,薛延陀的末代可汗向唐军投降,抵达长安后被任命为右武卫大将军。薛延陀汗国就此灭亡。
此时距离契絆何力劝说李世民不要与薛延陀和亲,不过短短三年的时间。
第二年正月,李世民在长安接见回纥、仆骨等部落首领,正式下诏,在整个漠北及辽河上游一带(即原先东突厥汗国和薛延陀汗国所统治的广大区域)设立多个都督府和州,分别任命各部落酋长们担任都督和州刺史。
然而,虽然看上去大唐版图好像增加了好大一块疆域,但事实上唐政府并不能对新增加的土地进行有效的控治。回纥部落首领更是自称可汗。那片土地基本上算是换汤不换药来了个新的突厥政权。
但不管怎么说,整个大漠至少名义上都已经是唐朝的疆土了。
对此李世民表示基本满意,他对于自己能够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有着清醒的认识:&ldo;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rdo;
的确,在李世民以及唐王朝后面的战事中,经常会出现不少非汉族将领的身影。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像唐朝这样包罗万象的情形实在是少之又少。
平定了大漠,让李世民切齿难忘的高句丽又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这次李世民和手下们充分吸取了前年征讨的教训,没有急于使用武力,而是遵循了孙武子大人的&ldo;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do;原则,对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高句丽方优势:城池大多易守难攻。
高句丽方缺点:主要的粮食产区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没有城池的保护。军队数量不足以和我方对抗。
我方优势:国家疆域广大,人口众多,军队数量和质量都占有压倒性优势。
我方缺点:缺乏前进基地,若再遇到安市城那样的情况,后勤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
有了客观的分析,一项颇有些毒辣的方案就此产生,并得到了君臣的一致认可。这项方案的基本内容是:不定期地派出部分兵力进入高句丽境内,做骚扰性攻击,破坏生活和生产设施;避免与高句丽主力直接交战,尽量减少自身损失。
方案目的:一是使高句丽军四处救火,疲于奔命却无战果;二是使得高句丽人无法正常耕作,时间一长势必饥荒蔓延。到最后高句丽就算土壤再肥沃,也会是千里河山一片萧条,百姓无法正常生活。这样,大片土地不用战争就可以轻松到手。
从此,高句丽就不定期地迎来了大唐的贵客,只是这些客人素来不知&ldo;客气&rdo;二字,这边打一仗,消灭几千人,那边干一架,烧他几座城池。更让高句丽头疼的是,这些人来时不打招呼,走的时候也招呼不打,完全不按常理出牌,使得他们根本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
就这么过折腾了几个月,高句丽实在吃不消了。于是,国王高藏派儿子高任武前来长安谢罪,请求停战,并得到了李世民的亲切接见。不过态度好归好,唐军的攻击却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眼看着宿敌高句丽一天比一天衰弱,朝廷上下都是一派欢喜,李世民更是很高兴地把长孙无忌召进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