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立一再要求之下,他们一行人来到了白狼河的发源地白狼山脚下。
林立之所以要来看看白狼山,一个原因是对那个白狼石崖感兴趣,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前世曾经听说过曹操就是在这里和乌桓人遭遇,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
可是白狼山这场历史性对外的战役,在前世却很少有人知道,也许是曹操不仅把二十万乌、汉降兵斩杀,就连当时称作柳城的朝阳城里的老百姓也屠戮殆尽,可谓是鸡犬不留,所以人们才会很少说起它吧?
《三国志·魏·武帝纪》中记载:"公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阵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而《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及一些史志资料都记载为:"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一个逗号的区别,意义就变了。但是林立比较赞同一些学者的判断,曹操绝对是把所有人都屠尽了,以绝后患,这样才符合曹操的性格的,而且他也是有过前科的。
但是曹操在凯旋回师时,于途中写下的《观沧海》却是千古流传。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这首四言诗,语言虽然质朴,气势却很磅礴,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雄伟壮阔,又表达了自己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曹操、刘备和孙权打得不可开交,却没有听说哪个北方的胡人敢趁机入侵中原。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曹操硬生生打出来的。
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是有觊觎之心的,但曹操统帅的大军是拦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长城”,不可能逾越。有人曾挑战过这道“长城”,它就是乌桓,结果是白狼山之战的惨败。
前世有很多人不喜欢曹操,说他疑心太重,又心狠手辣。但是只从他赌上身家性命冒险北上,击败了屡屡进犯的乌桓人,平定北方,从此北方一片安定,曹操就值得人们去敬仰歌颂。
现在林立站在白狼山脚下,看到它的主峰西南半山腰的山脊上,真的有一座高几十米的巨大白石砬子,远远看去,既像一头白狼,又像一头白鹿。
“我怎么觉得更像一头白鹿呢?”林立对李长安说。
林东在一旁说道:“依我看更像一头绵羊。”
王明在一边幽幽地说道:“明明就是一头白狼嘛。”
李长安哈哈笑了起来:“这说明你们哥俩都是善良之人,没有征服一切的野心。”
好吧,王明应该是一头白狼,聪明坚韧、在温情外表下,有一颗征服一切的野心。
白狼山脉雄浑巍峨,气势磅礴,有清幽的原始森林,还有一眼四季长流的饮马泉,有奇峰罗列,像什么大猴山、小猴山、卧佛、点将台、烽火台等等,还有黑螺湖和白螺湖的碧波荡漾。
登上白狼峰顶老龙头,朵朵白云飘在脚下,仿佛腾云驾雾一般。
“林立,你非要来白狼山看一看,是不是有什么缘故?”下山的时候,王明走到林立身边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