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车子再次翻过一座黄土山坡到达山顶时,蓦然间,一方碧蓝仿佛自天而降闯入了我们的视线,顿时将我们那因为贫瘠而开始发炎的眼睛清凉地安抚下来。
那一种蓝,它是如此宁静地躺在遥远的谷底。它就像是蓝的家园。它就是蓝本身,就是宁静与遥远本身。
那种蓝,那种凝固深沉矜持的蓝,因了四周饥渴的褐黄,更显出一种雍荣和高贵。
正如同人存在着无法区分高下的不同心性一样,湖,也因各有心性而使&ldo;最美&rdo;顿成虚妄。
湖,在湖水之外,在我们的视线之外;为什么真正高贵的美总是掩藏在重重的艰难与困险之中?
班达湖,仿佛深藏着一个人类无法知晓的秘密,因了这秘密,却又显得如此泰然自若。
离开山顶之后,班达湖便一直伴随在我们的左右,渐渐地,可以看出几个大小湖泊相与连缀的形状来。
等到我们驶下最后一个山坡接近了湖边,突然看见一阵大水从远处漫漶而来,不知是从湖面泻下还是自地底喷出的泉水正随地漫延流淌。
此时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水泽国。在我们的脚下,泉水逐流而前滔滔不绝;小山坡上,蓝色湖水也正狂泻而下形成层层雪白的瀑布,四处一片水气氤氲,飞沫在空气中游荡。女人和孩子们站在瀑布底下洗澡洗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等到我们穿过这片大水到达湖边,才看见四周早已停靠了一些车辆,自远道来此游玩的阿富汗人正忙着烤肉或者烤鱼,湖边一片喧闹繁忙。
因为出乎意料之外,所以我不禁觉得有些好笑。从刚才远眺的山顶来到这里,班达湖渐渐显现出作为一个著名风景区的模样来,而不久之前还隆隆作响的炮火、沿途尚未进行排雷因而竖着红色警示牌的危险区域在这欢声笑语中也显得像是天外之事。
距离的丧失是幸事抑或是不幸之事?我并不敢断言。
这几个大湖自高而低层层泄漏而下,逶迤十数里,最终流入地下河‐‐关于湖的数目,有的说是七个,也有的说是五个,我只看见了其中的四个而已。游人环绕的这个湖泊是这几个湖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水面平滑如镜,蓝得直如硫酸铜一般。作为名胜风景区,湖上也理所当然地开动着摩托艇,可以将游人载到位于远方的其他湖区。
大湖边上还有一个两层的土坯建筑,从建制看去像是一座穆斯林的圣徒墓,底层大门上层层叠叠拴挂着无数的锁。
同心锁。愿望锁。人们总想锁住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想象。
圣徒墓二层的泥面平台上,许多衣衫褴褛的阿富汗人正静静地坐在那里,百无聊赖而又神情漠然地观望着正在湖边度假的阿富汗人。
我离开了开始忙于烤鱼的昌弘他们,爬到平台上,混进正在观望的人群中。我顺着人们的视线也向湖边的喧闹处呆望了一阵,心中颇觉不安,便离开了人群和这个大湖,自行向上溯源去了。
---------------
班达米尔湖(2)(图)
---------------
美丽的班达米尔湖
不过最终我也没能找到源头。班达湖区看上去当属于喀斯特地形,河床与地面上凝固着光洁圆致的石灰岩,其中的方解石成分在阳光的照耀下亮晶晶地发出光芒。这几个湖有的并不相连,中间的断开地段要行走大约半个小时,也许在湖底它们自有相通之处。
我将鞋子脱下来拎在手中,不停地涉水而上,晶莹透彻的泉水横流过我的脚面。一开始时,远处人群的喧闹声还能被风隐约传送而至,随着我的愈行愈远,渐渐变得人声全无,在那清明坦荡的空气里流转着的只是群山间迂回的风声和从地底隐秘处微微传来的汩汩水声。
这时我也攀走得有些累了,于是便不再关心源头,寻着湖边一处青山环绕、芦苇丛生、寂静无人的处所,将草帽盖在脸上,放倒身子美美地睡了一觉。
我做梦了吗?
我肯定做梦了。一定的。
第五章 寻找
阿富汗南部的路况大约可以称作极为恶劣:一条黄土路蜿蜒伸向无尽的天边,车子一过便是沙尘滚滚,更兼路面遍布大小弹坑,因此前后衔接或相互交错的所有车子都无法看清十米以外的道路,大白天都开着雾灯小心翼翼地在浓灰中颠簸爬行。 我正坐在中巴车的前部、司机助手后面的那个位子,前边的车窗大开‐‐我看看前后,几乎所有的阿富汗人对灰尘都无动于衷,而车内的妇女都套在布嘎里正襟危坐‐‐看来布嘎至少还有能够挡灰的好处。
---------------
漫长旅途
---------------
第一次出门远行,是去的长江三峡。那时的我还是个中学生,年轻稚嫩得仿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新鲜画卷都即将对我展开。
长江。三峡。天空上,被风扯成了薄丝的云在自由飘荡。
在那船上,我碰到了一个比我稍大一些但同样年轻的男孩子,因为我们买的票都是散席,于是那天晚上我们一起铺开塑料布睡在客船的甲板上,仰望着星空。船缓缓地移动,仿佛是在水面上悄然滑行,长江在我们的耳畔发出轻柔的&ldo;哗哗&rdo;声;淡淡的月光底下,四周的山峦沉默得那样温暖。他抬手在天幕上指指点点,教我认星星‐‐他说的那些关于天上星星的话,他那认真的样子,他的略显稚气的脸庞,至今还与那一长溜清晰美丽的夜空一并浮现在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