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彭加木被杀害 > 第74章(第1页)

第74章(第1页)

其四,在彭加木的照相册上,发现彭加木的许多照片,有些是以公路或铁路桥梁为背景,这是他刺探情报的罪证。

(作者注:这是生活小事。谁的影集里,没有那么几张以公路或铁路桥梁为背景的照片呢?检查者能从一大堆照片中找出彭加木喜欢在桥梁前拍照,并从中作出大胆而富有幻想色彩的推论,足见审查者是颇费苦心,并有一种编撰惊险故事的天才。)

其五,在彭加木家中,搜出小方铁盒一只,内有大量全国粮票及金银首饰,是他准备潜逃时用的应变物资。

(作者注:此乃彭加木家的老保姆张宗泉多年以来的积蓄。如果不是抄家,彭加木还不知道老保姆有此&ldo;私房&rdo;哩!)

……

诸如此类的天下奇闻,不一而足。今天的许多青年读了这些奇闻之后,会以为在看惊险小说。请注意,这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中国确确实实发生过的荒唐事!

&ldo;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rdo;陶渊明的这两句诗,倒可以在这里应用一下。

◆颠倒

种种奇闻,轰动了生物化学研究所,轰动了上海。

于是,更多的奇闻,被&ldo;创作&rdo;出来了。

有人煞有介事地说,就在彭加木被&ldo;隔离审查&rdo;的第二天,台湾的电台以及&ldo;美国之音&rdo;就马上广播了这一消息。哼,如果彭加木不是&ldo;老特务&rdo;,不是与&ldo;台湾&rdo;、美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怎么会如此迅速得知彭加木被&ldo;隔离审查&rdo;,并为之&ldo;鸣冤叫屈&rdo;呢?也有人确有其事般描述道,在宣布彭加木&ldo;隔离审查&rdo;的那一刹那,见彭加木要咬自己的衬衫领子,旁边的人立即把他的领子拉住了。后来一检查,发现领子里藏有一小瓶剧毒的&ldo;氰化钾&rdo;。这充分说明彭加木是&ldo;老特务&rdo;,他早就准备好这一手,以便在他的真面目暴露时自杀。

……

这些奇闻,很快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几乎家喻户晓。从此,这位科技战线上的先进人物被抹了神秘的色彩,成为一个老奸巨猾、隐藏多年、狡诈多变的&ldo;老特务&rdo;的形象,奇闻越来越多,越来越离奇,以至后来经过综合加工,经过&ldo;再创作&rdo;,终于出现了以彭加木为&ldo;主角&rdo;的&ldo;惊险小说&rdo;‐‐&ldo;梅花党&rdo;。此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如果说那种种荒诞绝伦的奇闻,只不过是传说、谣言,不足为凭,然而,当时&ldo;彭加木专案组&rdo;的所作所为,却也是天下奇闻。

&ldo;彭加木专案组&rdo;采用什么办法来&ldo;审查&rdo;彭加木呢?概括起来,也不过是两个字‐‐颠倒!

其一,彭加木忍受着病痛,为开发祖国的边疆而四处奔走,这被颠倒为四处&ldo;搜集情报&rdo;,进行&ldo;特务活动&rdo;!为了查清彭加木的&ldo;特务活动&rdo;,&ldo;专案组&rdo;也派了大批外调人员,沿着彭加木走过的脚印&ldo;外调&rdo;。由于彭加木工作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以致使&ldo;彭加木专案组&rdo;的&ldo;外调&rdo;开支在各专案组之中遥遥领先,成为绝对冠军!在报销这些浩大的&ldo;外调&rdo;费用时,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朝分院推,说彭加木是分院革筹会召集人,当然应是在分院报销;他院则朝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推,说彭加木是你们的革委会负责人,当然应该在你们那里报销。推来推去,到底分院是上级机关,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只得服从,在所里报销。在报销时,财务人员看到数字太大,问了一句跑那么多地方干什么,便被&ldo;专案组&rdo;训斥:&ldo;这是机密,你打听它干什么?&rdo;财务人员一边不得不给他们办理报销手续,一边头叹息:&ldo;唉,如果这些钱花在科学研究工作上,该出多少成果哪!&rdo;

在1964年,彭加木曾到新疆罗布泊地区进行资源考察。这件事,成了&ldo;外调&rdo;的重点。

因为&ldo;专案组&rdo;认为,罗布泊地区是重要国防基地,&ldo;老特务&rdo;到了那里,首先是进行&ldo;特务活动&rdo;。于是,派出&ldo;专员&rdo;,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那里&ldo;外调&rdo;,查来查去,没有捞到半根稻草!当地的朋友回答道:彭加木进入这些地区,是办理过手续,经过有关部门同意的,有的则是当地公安部门一同前往的。

可笑的是,彭加木身患重病,尚能在罗布泊地区坚持考察,而那两位&ldo;专1&rdo;到那里外调,回沪后却大病一场!这么一来,连&ldo;专员&rdo;自己也不得不暗暗承认,到那种不毛之地进行科学考察,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其二,彭加木甘当铺路石子,在全国各地培养了一批新手,这被颠倒为发展&ldo;特务组织&rdo;,建立&ldo;情报网&rdo;。

于是,&ldo;外调&rdo;人员到了哪里,哪里的彭加木的好友便遭殃,受到株连,被戴上&ldo;特务&rdo;帽子。各地因彭加木而受株连的人,达数十人之多。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倒正好说明了彭加木为边疆培养的科研人才之多!

就拿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的一位年轻人来说,她在1959年分配到新疆工作。那时,新疆分院正进行艾丁湖等盐湖考察,领导上让她对考察采来的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她在大学里没有学过化学分析,感到力不从心。正在这时,彭加木来了。她听说彭加木是学农化的,便向他请教。彭加木很热情地帮助了她,介绍她查看有关的科学资料。其中特别是从盐湖样品中测定溴、硼、锂、钾等元素的含量,实验技术比较复杂,彭加木都一一帮她解决了。有时,她把分验报告单送给彭加木审看,彭加木认为化验数据不准确,便要她重做实验,直到得出准确、可靠的数据为止。其实,当时彭加木来新疆,并不负责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内的工作。然而,他有求必应,热心地做好这种分外事,培养了边疆的土壤化学分析人才。后来,这位同志成为了专家,开办了多期训练班,为新疆各地培训了一百多位土壤化学分析人才。然而,她居然受到牵连,被责令交代如何为&ldo;老特务&rdo;彭加木在新疆&ldo;搜集情报&rdo;,被大字报说成是&ldo;老特务&rdo;彭加木&ldo;安插&rdo;在新疆的&ldo;干将&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