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少年郎是谁唱的 > 第102章(第1页)

第102章(第1页)

于是,员外郎马理等134人被下狱,何孟春等21人、洪伊等65人俱待罪。毛纪、石瑶等人劝离,没有进行处罚。一时间,左顺门前弄得是鸡飞狗跳墙。

跪伏事件被嘉靖皇帝用铁腕弹压了,左顺门又归于往日的平静。

第二日,上章圣皇太后尊号为:章圣慈仁皇太后。在举行册礼时,尚书秦金、金献民、赵鉴、赵璜、侍郎何孟春、朱希周、都御史王时中、大理少卿张缙、徐文华等人全都没有参加。

七月二十日,锦衣卫指挥史朱宸请示嘉靖皇帝,关在狱中的和待罪的官员该如何处理?嘉靖帝对这些朝臣们敢于蔑视君权,以下犯上,以臣犯君,耿耿于怀,于是下旨:&ldo;四品以上者停俸,五品以下者当行廷杖责。&rdo;

这廷杖之法律,历代所无,惟明朝独有。自设此法以来,不知屈死了多少忠良。那见得廷杖利害?凡朝廷士大夫不听皇帝之话者,便发锦衣卫廷杖责。实施廷杖,场面可不一般,皇上还怕廷杖执行得不得力,特遣内臣监视,大小众官俱着朱衣陪列午门外西墀下,左边坐中使,右边坐锦衣卫指挥史,各30员,下面校尉100人,皆穿襞衣,手执木棍,齐齐排列。宣读旨意毕,就开始实施廷杖。具体方法是,一人持麻布兜从犯人肩脊套下,直至腰边,连两手束定,左右不得转动:一人缚其两足,四面牵住,唯露出两股受杖。头面触地,尘埃满口,连喊也喊不出的。每打一下,上面高喝一声:&ldo;重打!&rdo;打完一面,杖必数折。众官侧目屏息,气象森严,俨如阎罗殿前一般。

正文90.大获全胜

更新时间:2010-8-257:11:25本章字数:2443

90.大获全胜

行杖的旗校平时就练就了一副好手段,棒子打得有技巧,被打的人,里面血肉糜烂,外面皮肤丝毫不破。行过廷杖之后的人,若没被杖死,想要医治,必用刀割开外皮,剜尽皮内面的烂肉,再取活羊一只,割他腿肉填补空处,使二者血肉相连,长成一片,然后可以行动。故有&ldo;羊毛屁股老先生&rdo;,人人敬畏他的。某地有一知县乘轿出门,捉住一冲道路人,喝教&ldo;重责&rdo;,手下人脱下那人的裤子要打,可打开一看,见是羊毛屁股,明显是受过廷杖的。知县一想,肯定以前的品阶要比自己高,忙即下轿请罪,陪了多少不是。其人大笑而去,把这位知县惊出一身冷汗来。只因廷杖过的,苟得君心一转,叩起再次重用。然幸而不死杖下,做一羊毛屁股的老先生。不幸而丧了性命,只好留一忠直名望了!可怜诸君子触怒皇上,今日受此极刑!

司礼监掌印太监秦福和锦衣卫指挥使朱宸按规矩,各自带着30人,一左一右早已等在午门外了。100名锦衣卫校尉手持木杖整齐地立在两旁。这些校尉都是平时受过严格训练的,技艺纯熟,能够准确根据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暗示来掌握受刑人的生死。五品以下的官员一个一个地被拖到了午门外,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用一块大布包裹着,秦福命令一下,校尉们举杖就打,打得他们皮开肉绽,哭爹喊娘。杖毕,还要提起裹着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后再重重摔下,有的人还大喊&ldo;哎呀&rdo;一声,有的哑口喊不出来只有&ldo;扑通&rdo;一声了,此时布中人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条性命。

廷杖时还有一个讲究,被杖人是死是活,行刑校尉还要看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两脚摆放的形状行事。当编修王相、王思等17人行刑时,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两脚的脚尖朝内,证明此等受刑人小命难保,果然,他们由于伤重,先后死去。余下的人行刑时,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两脚摆成了八字形,证明他们可以杖下逃生。

午门前,这一整日就呼天抢地,凄惨无比。

廷杖过后,棒下逃生者,皆遣戍边疆。

七月二十一日,兴献皇帝的神主从湖广安陆州到了京城,安放在了奉先殿旁边新建的观德殿,嘉靖皇帝给上的尊号为:皇考恭穆献皇帝。&ldo;本生&rdo;二字不再言了。

首辅毛纪没有廷杖,没有追责,对议礼一事不再敢提了,却非常同情护礼者,于是,斗胆上疏请求宽宥伏阙诸臣。

嘉靖皇帝看到毛纪的奏章,传旨送给他八个字:&ldo;要结朋奸,背君报私。&rdo;

毛纪愤然上书求退,嘉靖皇帝当即责备他是&ldo;有负重托,且因辞奏谏,咎归朕躬,这是你大臣忠厚爱君之意吗?&rdo;最终特允其致仕。

七月二十八日,有人禀报说:&ldo;当戊寅朝罢,群臣业已散去,乃修撰杨慎、检讨王元正、给事中刘霁、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等七人实纠之伏阙哭。&rdo;

嘉靖帝一听不禁勃然大怒,命锦衣卫再次廷杖之,结果这7个人又第二次受杖,张原竟死杖下。杖过之后,杨慎、王元正、刘霁被充戍,安磐、张汉卿、王时柯被削籍为民。

这时,护礼派势力终于完全土崩瓦解。

杨慎遣戍云南永昌卫。

在嘉靖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这个天寒地冻的夜晚,被监禁近5月的杨慎,已骨瘦如柴,他身带枷锁,携着被称为&ldo;才女&rdo;的娘子黄峨步行,狼狈走出京城。他们行至江陵的驿站门前,他看到爱妻风尘满面,疲惫不堪,再也不忍心让她向前护送了,力劝娘子回四川新都老家去。临别之际,杨慎填作了一首题为《戍云南≈8226;江陵别内》临江仙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