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少年郎是谁唱的 > 第52章(第1页)

第52章(第1页)

正文50.旧臣力挺

更新时间:2010-7-99:20:54本章字数:2711

50.旧臣力挺

这时,朝庭里大多数官吏一边倒全站在杨廷和及毛澄他们那一边,反对者则只有皇帝一人。聪明的嘉靖皇帝没有急于与他们短兵相接,而是以逸待劳,向后拖延,心想,不议就是胜利!等我翅膀硬了,能一言九鼎了,再来议此事也不算迟。嘉靖皇帝需要等待时机,需要集聚力量,需要培植势力,或等待一些人站出来为皇帝讲话。的确,这时的嘉靖皇帝势单力薄,无法与他们抗争。

朱厚熜这个皇帝做得可怜巴巴的,莫说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连自己是谁的儿子,自己也说得不算了!堂哥武宗朱厚照遗诏凭什么要朕来嗣皇帝位啊?不就是看朕是宪宗之孙,孝宗之侄,武宗之堂弟吗?当初遗诏为何不让朕来京做孝宗的义子位呢!为何遗诏未言先继嗣再继统呢?如此浅显的道理竟然没有人理会!

嘉靖皇帝心绪不宁地回到了华盖殿。

袁宗皋前来拜见嘉靖皇帝,太监周正将袁崇皋引到了华盖殿。

嘉靖皇帝见了袁崇皋,又看了看身边的黄锦,他深有感触地说:&ldo;哎,还是在安陆兴王府好啊!我们上下一条心,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烦心事……。&rdo;

听嘉靖皇帝说这话,站在旁边一直不语的太监周正有些不自在起来。

吏部尚书王琼被掳了乌纱帽,位居左侍郎的袁崇皋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吏部尚书。袁崇皋做了吏部尚书,那就等于一部分官吏的仕途命运都掌握在了嘉靖皇帝这一方手里了。从安陆带来的那些人,其职位的安排那就得心应手了,朱宸很快就做起了锦衣卫指挥史,骆安、陆松都安排在锦衣卫的重要位置,不用说,锦衣卫又被嘉靖皇帝牢牢控制住了。

袁崇皋也深知嘉靖皇帝目前的处境,但他安慰说:&ldo;皇上不要性急,熟话说,万事开头难,突然换了新主,那些臣子们恐怕一时还难于适应,等日子一长,慢慢就会好的。&rdo;

嘉靖皇帝愤愤不平地说:&ldo;那个毛澄,朕告诉他们了,这大礼,过些时再议,可他偏偏不听,非要议,还弄得那么多大臣跟着起哄,更恼火的是,没有一人是支持朕的。唉,在这件事情上,难道真是朕错了?&rdo;嘉靖皇帝有一肚子的苦水没地方吐,老主仆相见,自然就成了诉说的对象。

袁崇皋见主子心里难受,他也不好过,他想了想说:&ldo;皇上,您别把那事放在心上,他们上奏折,就扣下,只当没看见的;他们嚷嚷,只当是蚊蝇在耳边嗡嗡叫的,别理他们的。&rdo;

嘉靖皇帝看了看身边的黄锦说:&ldo;黄伴,要不,你去把曾慎叫来吧,曾爱卿懂礼仪,朕想问问他,在这件事上,看是不是朕错了。&rdo;

黄锦去叫曾慎去了,嘉靖皇帝说:&ldo;黄锦从小伴朕读书,一直伴在朕左右,从未离开过,任劳任怨,可到现在还只是少监……。&rdo;

袁崇皋说:&ldo;黄公公对皇上可谓是奉命唯谨,忠心耿耿,理当提拔。&rdo;

嘉靖皇帝叹息一声说:&ldo;是啊,与朕亲近的人,大多数职位低下啊,像曾慎,在礼部铸印局主管印信的铸造,现在还未入流呢。&rdo;

曾慎很快就跟着黄锦来到了华盖殿,向嘉靖皇帝行了大礼。

嘉靖皇帝问:&ldo;曾爱卿,你在礼部,听说过议礼之事吗?&rdo;

曾慎见嘉靖皇帝满脸愁云,就小心翼翼地说:&ldo;贱臣略有耳闻,只是众官谈论此事时,一般避着贱臣,贱臣只略知一二。&rdo;

嘉靖皇帝问:&ldo;你知大礼,你告诉朕,朕是否应称伯父孝宗为皇考,称亲父为皇叔父兴献大王?&rdo;嘉靖皇帝问曾慎,如同杨廷和问儿子杨慎,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所问的人,在考虑问题时总有偏向。

曾慎想了想说:&ldo;以贱臣之见,此完全不符合大礼,要称伯父为皇考,除非曾为伯父之义子。皇上,您何时做过您伯父的义子啊?没有嘛!怎么凭空要皇上称伯父为皇考呢?&rdo;

嘉靖皇帝苦着脸说:&ldo;毛澄等臣认为,朕继大统,理当继其大宗。&rdo;

曾慎说:&ldo;皇上啊,他们弄错了啊!您继大统,并不是因为您是孝宗的义子,而是因为您是宪宗之孙,孝宗之侄,正德之从弟,以祖训&lso;兄终弟及&rso;的方式继承的啊!再说,您继承的是皇兄的大位,又不是继承的是伯父的大位,他们怎么又扯到伯父那里去了呢,若按他们的逻辑,再往上推一步,那不就是宪宗了?您可是宪宗的亲孙子啊!太祖不是直接传位给了孙子建文帝么?从此方面说,您继大统也是名正言顺的啊!&rdo;

嘉靖皇帝听曾慎这么一说,脸上的肌肉也松开了,他赶紧说:&ldo;是啊,朕也是这样认为的啊!&rdo;

曾慎见嘉靖皇帝转忧为喜,接着又说:&ldo;还有,皇上受命于天,已经正式登基诏告了天下,是皇天佑而子之,是为天子了,怎么还能再弃已父而称他父为皇考呢!&rdo;曾慎的意思是杨廷和等人要皇帝称宪宗为皇考,在登基之前还行得通,登基以后就不能再这么做了。

是啊,君权神授,我继大统,只是顺应天命啊!曾慎的话给了嘉靖皇帝的信心,越发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了,反对大臣议礼更坚决了。嘉靖皇帝又锁紧眉头说:&ldo;曾爱卿虽这么说,朕也认为自己是对的,可朝廷内外就没有一个人支持朕啊!&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