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少年郎是谁唱的 > 第46章(第1页)

第46章(第1页)

张太后看到眼前的年龄不大的侄儿,不禁又联想到了自己刚刚逝去的儿子,眼眶立即就湿润了。&ldo;你伯母是可怜的人啊,年轻时丧夫,老来丧子……。&rdo;说着,声音哽咽起来,她连忙用手帕擦拭眼睛。

朱厚熜见状,连忙劝道:&ldo;伯母太后,大行皇兄已殡天,侄儿在安陆闻到此消息,也悲痛万分……。人去不得复来,还望太后伯母以江山社稷为重,保重凤体为要!从今往后,您就将侄儿当成您的亲生儿子,侄儿愿意一辈子就孝顺您!&rdo;

张太后听了朱厚熜的一番话,心里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她抬头打量起了朱厚熜。张太后见朱厚熜小小年纪,仪表还算端庄,举手投足也可谓典雅,说话时,字里行间,也说得是通情达理,就像一个大人似的,不失帝君之风度……,于是,她心里便有了少许欣喜。

&ldo;难得新帝有这份孝心……。&rdo;张太后红着眼圈说。

朱厚熜说:&ldo;侄儿孝顺伯母太后是理所当然的。&rdo;

&ldo;湖广安陆离京师路途遥远,新帝一路奔波,是不是很辛苦啊?&rdo;太后关心地问。

朱厚熜起身说:&ldo;谢谢伯母太后的关心与体恤,侄儿年少体盛,白昼是疲劳一些,可休息一夜,身体就复原了,算不上辛苦。&rdo;

张太后说:&ldo;还是年少好啊,像你伯母我,人老了,身体也不好了,是腰也痛,腿也软,夜晚又不寐……。&rdo;

&ldo;怎么不让太医给您医治呢?伯母的身体可马虎不得啊!&rdo;朱厚熜关心地说。

张太后看着样子还有些稚嫩的朱厚熜说:&ldo;新帝以孝待人,以后还得以孝治国呢!休得再出现刘瑾、江彬之流,要重内阁,善待辅臣之辅佐……。&rdo;

自然,作为皇太后,理所当然要对即将要登基做皇帝的朱厚熜交待一番。

朱厚熜均一一点头称允道:&ldo;侄儿一定牢记伯母太后的谆谆教导,兴利除弊,励精图治!&rdo;

正文45.嘉靖登基

更新时间:2010-7-49:19:55本章字数:2057

45.嘉靖登基

拜见了慈寿皇太后,又被太监周正领着,拜见了嫂子庄肃皇后。

本是礼节性的拜见,算是让慈寿皇太后和正德皇后过了过目,看这新帝仪表与气质如何。

朱厚熜拜见了慈寿皇太后和正德皇后,该行的礼节和过场也走到了,又被太监周正引到乾清宫内,再次来到了大行后的正德皇帝的灵柩前,按照祖制,新君登基前要再次先向大行皇帝行礼,然后于灵枢行即皇帝位。

朱厚熜向正德皇帝灵柩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后,杨廷和等人上奏道:&ldo;今大位已定,请新帝于大行皇帝前登基即皇帝大位,定君臣之名份。&rdo;

如此这般,算是进行了交接仪式,朱厚熜总算是从大行皇帝朱厚照手中接过了皇帝之大位,只等举行隆重的仪式向天下宣告了。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正午时,朱厚熜又被众人拥簇着回到了华盖殿,百官们身着朝服来到华盖殿,热烈祝贺朱厚熜从大行皇帝手中接过了皇帝之大位。

百官们从华盖殿出来,先在奉天殿外面等候,见到朱厚熜走出,都跪下行五拜三稽首之礼。

这时承天门内外,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只听鸿胪寺官高声喊道:&ldo;请皇帝陛下升殿‐‐&rdo;。

少年朱厚熜头戴翼善冠,身着定身赶制的衮服,迈着稳健地步伐,从中门步入奉天殿,然后缓缓登上了正大光明殿上的皇帝宝座。

与此同时,奉天殿内外,万鞭齐鸣,锣鼓喧天……。

百官们又比肩接踵侧门鱼贯而入,纷纷进奉天殿上表,行礼。

此时是:天上祥云聚京师,地上瑞气满宫廷。春风浩荡旌旗飘,阳光明媚金瓜扬。天香影里,玉簪朱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金銮殿上现金光,白玉阶前放异彩。殿外,锣鼓鞭炮声声响,殿内,文武大臣班班齐。

新皇帝朱厚熜刚在宝座上坐稳,群臣便开始行君臣大礼朝贺新天子,先是五叩三拜,然后又是二十四拜……。

&ldo;臣等参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rdo;声音之宏亮,震耳欲聋。

&ldo;众卿平身!&rdo;一声不失威严的尖尖童音从皇帝宝座上传了出来。

&ldo;谢皇上隆恩!&rdo;诸臣纷纷起身,发出哗啦啦声响,退回原地,恭听谕旨。

首先进行的一项仪式是,宣读新君的登基诏书。

诏书简明扼要回顾了正德时期的弊政,声称要&ldo;兴道致治,革故鼎新,与民更始&rdo;,称年号为嘉靖,改明年为嘉靖元年。这&ldo;嘉靖&rdo;二字出于《尚书》中,周公在《无逸》中述&ldo;无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惑怨。&rdo;表明了新朝庭革除前朝弊政,力图中兴致治之决心。诏书里还特地强调,&ldo;帝少,尚须亲贤佐助&rdo;,同时将新政召示于天下。此不用说,就是执笔者杨廷和为以后能合法地左右新帝埋下了伏笔。

其次,为百官加官晋爵,嘉靖帝首先升前兴王府长史袁宗皋为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杨廷和以内阁首辅大臣兼尚书房总师傅,加授太子太保。蒋冕授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毛纪改任户部尚书,毛澄任礼部尚书,王琼为吏部尚书,老臣林俊任刑部尚书,其余众官,各有升迁或封赏,一律从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