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月直奔主题:“杨公公,找我有何事?”
“公主,老奴是奉娘娘之命,来通传公主一声,明日辰时一刻,请公主随娘娘一同赶赴东都,不得有误!!”
李令月疑惑地问道:“杨公公,听你的意思,我和我阿娘都要去东都服丧?”
杨毅躬身纠正道:“娘娘是去东都为荣国夫人主丧,而公主是留在东都为荣国夫人服丧,娘娘只需待上三日,而公主要待上三年!”
李令月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这才回来没一会儿,怎么局势就突然反转了,自己离开的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杨毅见李令月有些发愣,继续叮嘱道:“娘娘特别交代,明日一早,请公主务必换上道家衣物!”
说着,朝身后几个捧着托盘的小太监一招手,他们依次进屋,将手中的托盘放在桌案上,李令月放眼一看,只见托盘内摆放着各式道家物品,有道袍、有浮尘、有头冠、还有一些书籍。
什么鬼?难道是让我出家修道不成?
李令月下意识的问道:“杨公公,我阿娘这是何意?莫不是要让我出家?”
杨毅点点头,如实答道:“娘娘说,公主既然执意要为荣国夫人服丧,用公主的身份自然不妥,于是跟陛下商议,让公主出家为道,赐道号‘太平’,以‘太平道人’的身份赴东都,这样就不算违背礼法了!”
原来如此!
李令月突的想起来,历史上,武后确实以‘替母守孝’的名义,让她出家为道,并且命人在宫里建了座道观,取名‘太平观’,后来她也因此被册封为‘太平公主!’这就是太平公主的真正由来。
只不过那次出家,更多的原因是武后为了帮女儿逃避跟吐蕃王子和亲,采取的权宜之计,而且修道的地方是在皇宫,并没有去东都洛阳一说。
李令月穆然发觉,历史的轨迹终归是在悄悄发生偏移,但大致的方向还尚未改变。
也就是说,自己这个穿越者,可能正在改变历史,也可能正在被历史改变。
送走杨公公后,李令月立刻叫来赵侍,让她打点行囊,安排出宫事宜。
自己则换上宫女的衣服,又从床底翻出一个布包,然后急匆匆地赶往掖庭宫。
她得赶在离开长安之前,去跟上官婉儿好好道个别。
这一次,她不能再像上回那样连招呼都不打就闪人,万一婉儿再来个绝食,她哭都来不及。
况且这一走就是三年,加上不日后,郑氏母女将会获准离宫,三年之后,也不知还能不能再相见。
所以有些话,如果趁现在不说,恐怕以后都没机会了。
不多时,驻守在宫阙上的监门卫,看到了一个白色的身影,她像一只飞过沧海的蝴蝶,在大明宫的御道上,匆匆而过。
倩影掠过,歌声悠扬!
一首伤感的《友谊天长地久》,回荡在大唐的天空上:
宁有故人,可以相忘!
曾不中心卷藏。
宁有故人,可以相忘!
曾不镌怀畴曩。
我尝与子,乘兴翱翔,
采菊白云之乡。
载驰载驱,微逐踉跄,
怎不依依既往。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