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八日,后白河法皇在同公卿商议后,决定立尚在京中的第四子为后鸟羽天皇。为了安抚一直在镰仓拥兵安坐、观看义仲和平家恶斗的赖朝,义仲借朝廷之名封其为征夷大将军。也为了达到牵制的目的,防止赖朝起变,所以同时又封赏了远在陆奥的藤原秀衡和常陆的佐竹隆义。赖朝不是傻瓜,自然看出了义仲的诡计,从此怀恨在心。
掌握了皇室的义仲骄横异常,部下也纪律败坏,在京都烧杀奸淫无所不为,群众基础非常之差。另一方面,上了台的义仲既没有给在朝的公卿什么好处,也未曾让各地的豪族们得到任何的实惠,结果使得朝野上下都对他意见一堆。
出身微贱的义仲对礼仪方面也是一窍不通,说话粗俗无理。招待公卿们吃饭居然使用乡下人吃饭的大盖碗,然后将饭盛得高高的,再在上面铺上菜,好象在招待乡下来的穷亲戚,这令平日以风雅为己任的公卿们极不高兴,心中连番暗骂他:&ldo;乡巴佬!&rdo;
义仲是平安末期的名将,也是日本古往今来第一大老粗。
【同室操戈】
就在这时候,逃到九州的平家在安定下来之后,步步削平与之为敌的豪族,统一了九州和四国以及一部分的关西。闰十月一日,平家开始反攻,并在水岛等几次战役中,利用水军的优势大败义仲的部队。义仲得知大惊,一面命令驻防部队死守,一面率领主力部队进行迎击。
义仲出击关西后,不满义仲所作所为的公卿们立即控制了京都的驻防部队,并借后白河法皇的旨意宣布义仲为朝敌。
得知后方大乱,身在关西的义仲立率一支偏师返京,平息了这场贵族复辟的闹剧。在动乱中,法皇和天皇全部出奔,正在气头上的义仲索性准备自己称帝。但是,这傻瓜以为法皇要剃光头(上皇出家方为法皇),天皇要留茅盖(最近的这几代天皇都还是孩子,所以才要剃这种发型),于是自作聪明的当了个不伦不类的法皇厩舍别当(为法皇养马的马夫头,义仲见有&ldo;法皇&rdo;二字,以为是很大的官)。
听说了义仲在京胡闹的赖朝大喜过望,马上在第二年的正月十一日出兵十数万,以讨伐朝贼的名目向京都杀来。义仲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大难临头,只好硬着头皮将手上仅有的五万部队撒开来进行宇治川的河防。
主持正面作战的是赖朝异母弟弟、源氏著名的饭桶‐‐蒲将军源范赖;配合从侧翼进攻的六万部队,则由那位前面提到过用色相诱降了弁庆的源氏之御曹子义经指挥。水位高涨的宇治川挡不住士气高涨的东国武士,义经部下的关东名将佐佐木高纲和梶原景季率先纵名马&ldo;摺墨&rdo;和&ldo;生食&rdo;(废话,你看过马吃熟食的吗?)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源氏的年轻人在他们优秀的年轻领袖义经之激励下,好象下饺子一样&ldo;扑腾扑腾&rdo;地跳入水中(喂,驰骋老弟,这个比喻好象有点……)。热血青年们不顾如雨的箭支,拼命地向河对岸冲去。一时间,宇治川里蛹动着各种颜色的铠甲,好象花朵争奇斗研的春天提前到来了。
在对岸防守的义仲军很快就被击溃了。经过恶战,义仲军退出京都,义经领着六骑骑兵直奔皇宫,为皇室压惊。见到如此娇艳、又英资飒爽的义经,崇尚美学的皇室和公卿都无比陶醉,对这名符合贵族审美观点的青年充满了好感。义经万万没有想到,这却使他日后死无葬身之地。
●街头小报&iddot;平氏的栋梁
平清盛(1118~1181):平氏的首脑,通称平相国,法名静海(净海)。父亲为平忠盛,母亲为祗园女御之妹‐‐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说他是后白河法皇的私生子(啊呀,赤军兄,果然不愧为街头小报)。至于他的经历,前文已经交待得很清楚了吧。
平忠度(1144~1184):平忠盛之子,平清盛之弟,官萨摩守。曾向藤原俊成学习和歌,文学修养颇高。战死在一之谷合战中。
平赖盛(1132~1186):权大纳言,平忠盛之子,平清盛的异母兄弟。因为平治之乱后,他的母亲池禅尼保护过源赖朝的性命,因此平氏西走后,他依旧留在京都,毫发无损。平氏灭亡后出家,后裔长保富贵。
平时忠(1128~1189):平安末期的公卿,平时信之子,平清盛的内弟(他的姐姐时子嫁给了清盛),官至正二位权大纳言,但因为权势熏天,人称平关白。坛之浦合战后流亡并死于能登。
平重盛(1139~1179):俗称小松公、小松内府(内府为内大臣的尊称),平清盛之子,性格温厚,曾经谏阻清盛幽闭后白河法皇。据说他死的时候,许多有识之士都哀叹,平家大厦既倾,灭亡不远了。
平宗盛(1147~1185):平清盛和时子所生之子,官至从一位内大臣,继重盛成为平氏家督。清盛死后,领导平氏一门与源氏作战,最后在坛之浦战败被擒,被杀于近江篠原。
平重衡(1157?~1185):清盛之子,官从三位左近卫权中将,是平家著名的勇士。1180年12月火烧兴福寺&iddot;东大寺;1185年在一之谷合战中被俘,被处极刑。
平知盛(1151~1185):平清盛之子,先后参加过一之谷合战和坛之浦合战(都是倒楣的大败仗)。最后劝说年幼的安德天皇跳水自杀,自己也陪同前往寻找龙王……好象有点不大恭敬,总之就是中国宋末陆秀夫一类没本事只会殉难的家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