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中国科幻之城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科幻小说的萌芽出现以后,一些先驱者便看到它可以在科学普及方面起到重大的作用。青年鲁迅在译本《月界旅行》的辨言中的论断是这方面的经典言论:&ot;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ot;然则&ot;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ot;(转引自《论科学幻想小说》4页,科学普及出版社1980年版)早期科幻作家顾均正也认为:&ot;……科学小说入人之深,也不下于纯文艺作品。那么我们能不能,并且要不要利用这一类小说来多装一点科学的东西。以作为科学教育的一助呢?&ot;《论科学幻想小说》17页。)

可以说只要世上还有科幻小说存在,这些论点都是不过时的。科学家们可以深悟科学的博大与壮美,从而沉浸在公式定理和无休止的观察实验中,普通人则作不到这一点,注意力不足的青少年儿童也作不到这一点,但又有向他们宣传科学的客观需要。所以也永远有&ot;假小说之能力&ot;的必要。

当雨果&iddot;根斯巴克创办世界上第一本专业科幻杂志时,就认为科幻小说是在给科学知识这副苦药包上糖衣,让人们轻松服下。稍后的阿西莫夫也创作了大量实际上是科普作品的科幻小说。不久前去世的美国科幻作家卡尔&iddot;萨根在评论科幻小说时说过这样的话。&ot;在一个虽然植根于科学,却在确保科学为人们所真正理解方面,又几乎无所作为的文明社会中,利用一切机会传播科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ot;(转引自《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13页)。这些都是科幻作家内部推崇科普式科幻小说的观点。

但真正将科普式科幻小说系统地发展起来的,是前苏联和中国。在这两个国家形成的计划体制中,科幻小说一直被定位于科普创作领域。在中国,解放以后,大批科普作家改写科幻,使那时的科幻作品与科普形成了紧密的血缘关系,中国科幻作者在如何用科幻来宣传科学方面也作了大量技术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固定套路与模式,比如访谈式、误会式等等。

由于过分重视科普幻想小说,压抑了其它类型科幻小说的发展。稍后的大陆科幻小说作者纷纷挣脱束缚,尝试新的写法。历经十几年努力,科幻文学内部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最早开放的科普幻想小说之花却日见萎缩。如今只有安徽的绿杨一人坚持这方面的探索。在他创作的《鲁文基系列》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传统科普幻想小说的基本特色:丰富的知识内涵,解谜式的情节和朴实无华的文风。该系列小说所塑造的鲁文基从其生活背景上看,是个半神话式的人物,许多情节,比如他住在别墅式的空间站里,没有正式职业但有花不完的金钱等等,也都是童话般的情节。但作者和读者都不会去计较这些问题的真实性,而是把重点放在其中的知识线索上,这就是科普幻想小说的特点。

科普幻想小说的主要特点,就是作者虽然也要采取幻想性的背景,如外星、未来等,但情节的核心逻辑则是一些已知的科学知识。因此与科学预言派科幻小说相反,科普派科幻小说面向的是科学的过去(以永不停顿的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只有过去、未来,没有现在)。以阿西莫夫著名的作品《奇异的航程》为例,这个作品写科学家将人缩小送入人体内游走航行。该作品萌发了一个丰富的科幻题材类型,如美国影片《内层空间》,当代中国青年科幻作者周宇坤的《脑界》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个构思没有科学上的依据,从预言的角度也不及医学上的&ot;药物制导技术&ot;更接近现实。但作者主要的创作目的是描写奇异的人体内部结构,其基础是现有的生理学和医学知识,从而是科普式科幻小说的范例。

纵观中外科幻文学史,科普幻想小说一脉尽管渊源深长,但却没有产生有重大影响的作品。这也是想要在艺术上有所提高的科幻作者相继抛弃这一创作取向的基本原因。但这并非意味着科普幻想小说是一种没有前途的门类。而是因为以前人们在创作科普幻想小说时,遵循着一个错误的原则,那就是把宣传科学,等同于宣传某种具体的科学知识。这样就等于取消了科普幻想小说的独立地位。人们自然会把科普幻想小说与其它科普形式摆在一起,比较它们的&ot;宣传效率&ot;。二十年前在中国曾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ot;在一篇数万字的科幻作品中,往往真正讲述科学知识的部分只有数百字,这岂不是对纸张的一种极度浪费?&ot;(《论科学幻想小说》9页)我们在发笑之余,也应该想一想提问者的出发点:一篇平庸的科普式幻想小说在传播知识的效率上,肯定比不过文笔优美,趣味盎然的科普文章。二十年后的今天,当影视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课堂之后,学习科学很大程度上不再是需要&ot;头悬梁、锥刺股&ot;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拐弯抹角编个故事来宣传某个公式、定理,显然是少慢差费的事。同时,只写个别的具体知识,很容易使作品变得琐碎和狭隘。

那么,科普幻想小说如何寻找自己新的生命力之所在呢?用文学来宣传科学,一定要把科学当成一个整体来宣传,要宣传科学的内在精神,科学之&ot;道&ot;,这才是科普幻想小说的立身之本。从如今的&ot;&ldo;&rdo;事件&ot;可以看到,知识丰富并不一定能抵抗蒙昧,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也落入彀中。所以说,掌握具体的科学知识与真正接受科学思想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科幻作者如果坚持以宣传科学为创作目的,那就要对科学挖得更深,把握得更全面,写出科学的&ot;形而上&ot;的东西才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