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为两婆孙,老人叫陈少芬,今年六十四岁,孙子叫张小茗,今年五岁,因为孩子父母均在外地打工,所以就把他留给了奶奶带大。
因为孙子早上没有去上幼儿园,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过来询问,却一直无人接听,老师担心有事发生,就亲自前来拍门,这才发现有不妥,于是报警。
警察开门后,发现死者家里没有被撬开的痕迹,也没有被翻找过,两婆孙分别倒在了餐桌前,呼吸早已经停止,身体也变得僵硬,而餐桌上还摆放着尚未吃完的饭菜和牛奶。
表面上看,他们的身体并无外伤,疑似是食物中毒。
随后,法证部的同事也来到了现场,将现场证物收集好了带回化验所化验。两婆孙的尸体则运回了局里,待王为宁进行尸检。
很快,现场证物的检验报告出来了,饭菜里面并没有含毒素,被下过毒的是那两瓶牛奶,牛奶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XX纯牛奶,下的是有“毒物之王”之称的氰化物。
王为宁的尸检报告也出来了,证实两位死者确实死于氰化物中毒,死亡时间在昨天晚上六点至八点之间。
陆晋临一行人调取了房子内外的楼道监控查看,监控画面只拍到了老人昨天傍晚五时零八分带着孙子回家,然后他们便没有再出来过。
他们两婆孙回家时,陈少芬手上提着装着菜和肉的袋子,她的孙子张小茗则背着书包,从画面上看,他们身上并没有拿着任何牛奶。
这牛奶到底是他们什么时候拿回来的?又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途中经过什么地方,在哪里被下了毒,这些都无从得知。
郭风明走访陈少芬的邻居,了解有关于陈少芬两婆孙的事情。
邻居们提供的口供很一致,基本上都是说陈少芬为人贪心,很爱占小便宜。而她的孙子张小茗是个调皮捣蛋鬼,平时爱抢别人的玩具,昨天在幼儿园还抢了一个小朋友的玩具枪,用那玩具枪把小朋友的给射哭了。
总而言之就是,他们的人缘极差,这附近的大人小孩都不喜欢他们婆孙。但即使邻居们再不喜欢他们,也不至于要下毒毒死他们。
当郭风明问,“那陈少芬平时会经常买牛奶给孙子喝吗?”
邻居们的口供也很一致,“那老太婆平日里很省钱,哪里舍得给自家孙子买牛奶喝,就算有,那也是别人好心肠给他们的。”
也就是说,他们喝下的这两盒毒牛奶是别人送的。
陆晋临将这一次的案子和李江霖的案子放在一起对比,发现这两个案子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死者均是死于氰化物中毒,上一次李江霖一家是吃了有毒的车厘子,这一次陈少芬两婆孙是喝了有毒的牛奶。
二是这两次投毒案的受害者之间虽然没有任何的联系,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人缘都不好,在邻居和朋友中的口碑很差。
三是凶手下毒的手法很高明,都是利用死者家里常见的一家大小都会吃的食物下毒,确保能最大概率毒死死者一家人。而这些被下毒的食物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除非,被毒死的死者死而复生,否则警方根本就无从下手去查。
所以很有可能,这两毒杀案的凶手是同一个人。
只是目前他们并不知道凶手下毒杀他们的动机,还有凶手挑选目标是随意挑选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这些对比摆在了陆晋临面前,他才发现他之前对凶手下毒的目标对象所做的猜测全都是错误的。
他以为凶手下毒杀李江霖一家,是因为他们有钱、横行霸道以及内部关系凌乱,并且抢了别人等着救命的心脏,但现在看来,陈少芬和她的孙子只是性格不好而已,她们并没有做出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情,可凶手也毒杀了他们。
这个案子,到底该从何查起?
资料不够,他甚至连凶手画像都做不出来。
但尽管如此,陆晋临还是很有信心可以将凶手抓获。
他让队员们到会议室里开会这一次,各个队员发表的看法和上一个案子差不多,陆晋临不置可否,而是先梳理了一遍案子的详情,然后才开始总结凶手的特点,“凶手对两个受害者的家庭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们平常全家人的喜好,并且和他们有一定的交集。因此才能在他们的食物中下毒。”
“此外,凶手显然很聪明,他下毒在一些寻常的食物当中,让警方无法追查食物来源,他极有可能是在受害者将食物带回家之前就已经对事物下了毒,因为这样一来他可以不必本人亲自出现在现场,就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目标毒杀。”
“不过,虽然两个受害者家庭互相之间没有联系,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交集,但我可以很肯定,在凶手和李江霖的交集,又或者凶手和陈少芬的交集中,一定是有某个地方是重叠的。”
“只要我们找到这个重叠的交集,那么凶手的线索就一定能找到。”
张晴晴听完这段话率先发问,“陆队,我们应该怎么去找这个交集?从哪里开始着手?”
陆晋临伸出修长的手指轻敲桌面,“李江霖一家生前的行踪太过复杂难差,但陈少芬的不同,她每天准时带孙子上下幼儿园,然后买菜煮饭,她的生活习惯很简单也基本上总是一成不变。”
“所以在她和孙子食物中毒的这一天,她的生活必定有其中一个环节是与平常不同。我们找出这个不同的环节,然后再来对比李江霖一家人在出事之前是否有发生过这个环节,那么就能大概锁定凶手的嫌疑范围了。”
陆晋临这番简单扼要的总结分析,听得在场的所有队员都精神振奋,目光灼灼,因为他在局面一团迷乱的情况下,冷静又理智地为他们指明了可行的方向。
在这之前,因为媒体对李江霖一家中毒死亡的案子进行不实报道,说凶手具有反社会人格,随时随地都会在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肆意投毒毒杀无辜的人,引起了极大的社会恐慌,上头急着要他们破案,他们的压力自然无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