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玉娘听清楚了,那种像生姜的东西叫虎姜,可她并未听说过虎姜,不知道有啥功能。
在那里捣泥糊陶碗的大河说:“娘,玉娘说那甜根叫葛根,晒干后可以磨成粉,那可是好药材,县里药铺都卖咧。明日我带玉娘去鹰山挖葛根,多挖些看能不能卖上钱。”
韦氏这一听,了不得了,“那敢情好啊,要是能卖钱,还不得多挖些!玉娘从县里来的,就是比咱山沟子里的人懂得多。”
花姑一听说能卖钱,顿时来劲了,“娘,我也想去挖!我和大山一起去!”
韦氏见儿媳这么肯干,哪里会不同意,“好,你去吧,给大丫做的那件冬服还没裁好一半,剩下的我来做。”
大树听了本也想跟着去,可是大哥大嫂是一对,二哥二嫂又是一对,他一个人怪没意思的。
正在犹豫,他娘给他分活干了。
“大树,明儿个你去一趟你二姑家,上回赶集碰到她,她说她村里估摸这些日子有母猪下崽,你抱一个猪崽回来。”
“娘,咱家就剩几文钱,哪买得起猪崽?”
“你二姑说看能不能赊账,等来年卖了谷子再还账。你带些干菇子和茶叶去,还有这甜根也带俩根,这些山货虽不值钱但算个人情,能赊就赊,赊不到就把这些山货给你二姑。”
大树“哦”了一声。
糊好的陶碗先放一旁晾着,大河再把兰花先种在门前,还浇上一些水,待明日陶碗干了再移种。
玉娘和花姑进了灶屋,开始做晚饭。
韦氏收拾好山货,继续做针线,俩娃则蹲在一旁看着他们的爷爷、父亲和两位叔在打磨编好的藤椅。
藤的节眼处都要打磨,这样坐着才不硌人。
编了两把大藤椅和两把小藤椅,过年了来客人都有椅子坐了,郑老爹瞧着很满意。
夜里,一家人洗过都得上床睡觉,懒得点油灯。
趁着窗户的月色,玉娘拆了包发巾,梳好头发准备睡觉。大河却来到她的铜镜前,拿出他打磨好的那支木簪。
玉娘对着皎洁的月光瞅了又瞅,“这上面雕刻的是花的图案吧,什么花?看不太清。”
“兰花。”
“咦?挖兰花前你就开始削簪子了,你咋知道我喜欢兰花?”
大河腼腆一笑,“我平时闻过兰花的清香,和你身上的味道很像。”
玉娘身子一滞,她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什么清香味,竟然还和兰花的清香相似。
“你喜欢么?”大河问。
“喜欢呀,我最喜欢兰花了,你帮我插一下。”
玉娘把头发盘好,只需大河帮忙插。其实玉娘也不太会用簪子,毕竟来这里才几日的功夫,每回她都要插好几次才勉强不松发。
她以为大河也不会这种细活,只是让他试一试,结果他一上手就插好,头发紧实得很。
再一想,也对,男人平时可以用一根木簪固定头发,也有人将头发盘成一个小发团在头顶,然后包个头巾,这样头发不易脏。
大河这几日都是包的靛青色头巾,但他以前肯定也插过木簪,所以手法娴熟。
玉娘摸摸头发,“你真会插,特别紧实,簪子也正,我插得松还容易歪,以后每日起床你帮我绾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