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百余项大型工程项目外,苏联帮助保建立的原子能发电站于1974年开始投产。
从两国领导人的关系看,日夫科夫是在赫鲁晓夫支持下上台的,他一直与苏联领导人保持着良好的政治关系。
60年代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日夫科夫同他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关系。
日夫科夫几乎年年访苏。
1967年勃列日涅夫赴保签订为期20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43
年的第二个保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第一个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于1948年)
,此后两国的经济、科技、政治、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合作日益加强,逐步进入&ldo;全面接近&rdo;
的时期。
有材料披露,日夫科夫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都曾向苏联提出加入苏联的要求,但均被婉言拒绝。也许由于保加利亚能全力配合和支持苏联的国内外政策(如出兵侵捷等)
,它在70年代前后确实得到勃列日涅夫等苏共领导人的青睐和优惠,1971~1974年日夫科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私人关系也发展得甚为密切。
1973年7月保共根据新党纲规定的保苏&ldo;全面接近&rdo;的方针,制定了《与苏联发展全面合作的基本方向》,使该方针得到具体落实。
这时日夫科夫曾形象地表述说,&ldo;保苏将作为一个整体行动,……将通过一个肺呼吸,通过同一个血液循环系统供给养份&rdo;。
保苏的特殊关系是东欧国家中罕有的现象。
由此保加利亚得以在世界发生能源危机的70年代,一方面以优惠价格向苏联出口农产品和缺乏竞争力的工业品,另一方面又以较低价格从苏联进口超过本国需要的原油、金属、木材等,将其中一部分转手卖给西方。保有些经济学家近年指出,保是靠苏联&ldo;输血&rdo;
,才出现了70年代的&ldo;经济繁荣&rdo;
,进而推迟了经济危机的。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
当然在这个时期,保加利亚也在世界科技进步浪潮的冲击下,感到本国科技工艺落后的压力。
它从60年代后期力图开展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贸和科技合作关系,其中以德、意、奥、日为主。
1960年它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12%,1964年已增至19%,1974年前它一直占
633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