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明君的第一佞臣杰歌 > 第125页(第1页)

第125页(第1页)

谢老夫人足足骂了大半天,口干舌燥,嗓子都有些沙哑了才罢休。冷静下来后又庆幸地想着好在还有她的乖孙斌儿,就算小四已经不能成气候了,她的斌儿还前途无量,初入官场就能跟他爹比肩,这可比她预想的好太多。而且听说这个光禄寺署正的差事极好,不仅不会特别累人,也都是跟权贵打交道,更比同级官员能更多见到陛下,这就多了许多晋升的机会。有斌儿在,他们谢家就差不了。至于小四,只能说是可惜了。谢老夫人到底在谢恒身上寄予过厚望,现在期盼落空,心里自然不得劲儿。但她也只顾着自己的算盘打空,没想着谢恒愿不愿意接受或者有没有受到打击。在谢老夫人判断谢恒已经“失去原本价值”的时候,那本就为数不多的祖母对孙辈的关爱就已经被谢老夫人收回了大半。不过谢家倒是也没人敢直接明面上怠慢谢恒,不管怎么说现在这位四少爷也是全家里官职最高的,只要他还没有外放出去,在家里就没什么人敢直接得罪他。只是往日那些借口登门来找谢恒攀关系的“亲友”如今是一个都见不到了,倒是谢斌那边门庭若市。谢恒一点也不在乎这些,他甚至还乐得清静。而眼下他最在意的还是惠承帝命令京兆尹贺连升调查全城干货、粮油铺子的事。经过这样一场彻查,不说能彻底杜绝那些黑心商贩,但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当不错的警告作用,而且只要贺连升的动作足够雷厉风行,在一些商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直接上门,也能搜集到不少证据,彻底拔掉几个黑心商家。还有对于谢恒来说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他拐弯抹角要让惠承帝下这道旨意的最直接原因,那就是宣扬宣景的善举。宣景名下的那家米行在当初灾年祸及京城时时帮扶了多少百姓?不但没有像其他米行那样涨价,还降价卖给穷苦人,更不定时在店铺外头施粥赠米,得了京中百姓一片赞叹之声。但是没有人知道那家米行的背后是宣景,没人将这份功德算在宣景头上。在当初刚知道这家米行是宣景所有时,谢恒就暗戳戳地想着早晚有一天他要让这件事被世人皆知。让所有人都知道,在那个饿殍遍野的灾年,是他们以为的手染鲜血、煞气浓重的昭武将军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帮扶着他们,而那些争抢着给自己树立好名声的人,诸如太子和三皇子之流,却在暗暗提高名下米行的价钱,大发国难财!之前谢恒一直没有动作,一是因为没有好的契机,二是知道米行作为宣景的产业却并没有被公开,他当然也就不能私自揭开这件事。但是后来宣景为自己所要谋划之事步步为营,同时为了降低宣震和宣旭的怀疑,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便将那米行故意暴露出来。堂堂亲王之子,又是位高权重的昭武将军,若是在京中没有一两家自己的铺面那才不合情理,不说之前厉王送给宣景的那两间铺子,宣景自己也该有些私产。米行的“暴露”恰到好处。谢恒也特意跟宣景确认过,粮油这一块宣景就只有这一家铺子。如此谢恒如今就好动手了,反正已经是被放到明面上的产业,那再被贺连升查出来是宣景名下的也无妨。贺连升在党争中一向保持中立,这一次是得了陛下的旨意彻查这件事,当然不会有所手软,调查的时候那叫一个铁面无私。太子和三皇子手下的铺面都不少,即使不是用他们自己的名字,但这关系也是明摆着的。不到五日,贺连升便查到了有问题的干货和粮油铺子共计十九家,其中有多一半都是太子和三皇子的铺子。之后宣景的米行在灾年时对百姓所做出的贡献也被不经意宣扬出来。一时间京中的百姓们都在夸赞昭武将军。有些实际得了当年米行恩惠的人,更为自己曾经对昭武将军的误会而深感愧疚,甚至到将军府的门口去磕头跪拜。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让昭武将军的美名也越传越广。从最初进京时被所有人误会嗜杀成性到如今的百姓敬仰,也还不到一年时间。宣景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不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不仅仅是京城和北境,昭武将军的美名更开始在大瑾国的土地上寸寸流传。一位战场上披荆斩棘、杀伐果决的将军,刚硬冰冷的外表之下还有那么一颗柔软的济世救人的心,默默无闻地为百姓奉献,在遭遇流言和误解时也从来不主动为自己辩驳半句。这样的将军,让人敬仰、钦佩,却也心疼!尤其是那些稍微上了点年纪的大婶们,如今看待昭武将军就像看待自家懂事的孩子明明一直在做好事却总受委屈也不为自己辩解一般,那叫一个心疼!茶余饭后话家常时说的都是昭武将军,要是稍微听到有什么人对昭武将军不满或者误解,那恨不得追着那人解释分说,一定要说到让对方改变看法为止。有这些八卦主力军的贡献,宣景的美名便更上一层楼。而三皇子和太子那边就着实不怎么样了。被爆出来当初灾年时涨价最狠的那些铺子都多多少少和太子跟三皇子有关,百姓们群情愤怒!虽然距离当初灾年已经过去许久,但当初的艰难困苦让京中百姓们至今心有余悸、难以忘怀。得知幕后黑手竟然是太子和三皇子,这满心的愤怒就有了目标。多少人在灾年中失去亲人、饱受苦楚,就有多少人痛恨太子和三皇子。宠弟狂魔人的恨意是一种相当容易被传染共情的感受,那些即使在灾年中还算过得去的人也被这些激愤的百姓所感染,对太子和三皇子愤怒不已。很快这件事就惊动了朝廷,惠承帝那边桌上就没干净过,每天讲述百姓们如何不满两位皇子的折子雪花一样的飞到他的案前,看都看不完。惠承帝十分愤怒。他知道两个儿子争权夺利,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毕竟皇位是能者居之,他也想看看两个儿子到底有多少本事。若是太子真的太过不济,就算把江山传给他他也守不住,那还不如给老三。同时太子和三皇子争斗制衡,也能保证他的绝对皇权并不旁落。惠承帝自知没有高祖英明,也没想过在自己在位期间做出什么丰功伟绩,就想着无功无过就是了,到后世评价他时能称得上“明君”便足以。可看看现在,都发生了什么乌糟事!他最看重的都有可能继承大统的两个儿子,竟然引发了如此之大的民愤民怨!子不教父之过,难道这些不会被百姓们算到他的头上吗?这么一来他哪里还能没有过失?前不久才稍稍恢复的皇家脸面现在又被这两个逆子给丢尽了!惠承帝气得一连吃了两颗保心丸才没有气昏过去,当即就下旨罚太子和三皇子各禁闭三个月,期间不得参与朝政。两人名下的那些铺子也都直接被查封,等整顿好之后会再进行公开拍卖。另外两人在灾年谋求的那些暴利也都被要求按照账目上的记载全部拿出来,一部分用于安慰愤怒的百姓,一部分充入国库。待看到具体的数值时,惠承帝又是眼前一黑!这两个兔崽子比他想象得还贪啊!头一次,惠承帝开始怀疑他选择的这两个儿子会不会都不适合这个皇位。将来不管这两人谁继位,若是将整个朝廷弄的乌烟瘴气的,他这个“先皇”也少不得要被拉出来“鞭尸”。谢恒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心中极为满意。如今他也开始着手准备,毕竟还有几日就要正式外放了。委任状上外放的地点是安州。谢恒之前也已经做过一些基础调查,安州这个地方其实算得上富庶,每年的税收不少,朝廷设置的地方官自然得了不少好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