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我真是良民!”池琅举手投降,“我朋友的亲戚在这边住,我顺路问问,村里现在还有姓简的吗?”
“没有。”女人见他长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看起来也不像坏人,答道:“以前有。”
池琅:“???什么搬走的??”
女人摸着手里的竹篮筐,撇了撇嘴,“早就走咯,二十年前出了件丑事,脸都丢没了,谁还敢在村里待着。”
“啊?”
“你朋友是他家亲戚,不知道这事?他们家女儿小小年纪,不知道怀了谁的野种,还打死不供那男的,后来被断绝关系了。”
女人好事地叹道:“真惨啊,都快生了,大冬天光着脚就被家里人赶出来,身上没带一分钱……也不知道现在还活着没。”
简爸是个……嗯……不知道怎么描述的性格(
简峋出生日期比简燕早一点,但也是冬天出生的。
简书杉那夜或许过得很辛苦,辛苦到池琅无法想象的程度。然而为母则刚,她想要保住自己,也想要保住这个无法割舍的孩子,孤身一人来到吉民新村户城这片偏僻又破旧的区域,和许多外地人挤在一起。
中间可能有很多坎坷与辗转,可池琅不敢去了解,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想:还好,这里有周姨、吴杨叔、罗老头,还有捡来的小燕子女儿,以及宝贝儿子简峋。
安慰是无力的,突然得知的苦痛过去以一种血淋淋的状态出现在他面前,池琅忽然想起简书杉聊到这方面时,总含糊回答的。
【“下次吧。这些年身体不好,也不想让爸妈难过。”】
是否想回去是一回事,能否回去……则是另一回事了。
“……”
货车车身顺着狭窄的路段往回倒到岔路口,周师傅把控着方向盘,调转方向往五松村开。身侧的池琅沉默地看着窗外,忽然有种使不上劲的憋屈感,心头被堵得气息不畅,随着拳头攥紧手背青筋暴起。
他很想再多说两句,可此刻除了无力就是无力,遂慢慢地闭上了嘴。
周师傅这趟恰好接了一单从户城到余安的送货单子,提前跟池琅说了,池琅便蹭他的车一同过来。回程时车空了,刚好可以装池琅进的货。
一松村比池琅想象得繁华,并非建筑有多城市化,而是因为人流量大。村子早年三面靠水,车辆不便进入,但水运发达,原材料都是通过上下流船只对接,再对外售卖。当地的人也擅长纺织、缝纫,现在市政府规划的陆路一开,池琅沿路进去,发现销售半成品、加工品布料的也很多,有人直接支个缝纫机在大棚下面工作,旁边堆着成山的布料,稍微窄点的路都让人没处下脚。
整个五松村有南北两大市集,都是村委会规划好的集中交易区,一个主售原料,一个主售半成品或成品。池琅一路奔着南市去买原料,突然联想到前两天还被简峋抽背的《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脑子里冒出来一个想法,等手头的事忙完了再去做。
两个人跑了一上午,价格不一,布料质量有好有坏,难以定夺。周师傅门道多,掏了两根烟套近乎,当地的拉货工就示意他们去左边,有家布料便宜又好,不少外地人去那里。池琅把周师傅按下,补了句“你们平时在哪家买?”拉货工想了想,又说了一家。
池琅当机立断,拉周师傅往第二家寻去。这家店在巷子深处,或许因为租不起外面的门面,店里堆得乱糟糟也懒得管,老板叼着烟从门口探出脑袋,一听说要大批量进货,计算器按得噼里啪啦,说先给他们配一批货,店里做的都是量少的单,剩下的还要等上游的船运下来。
这家店给的价格确实低,应该是只从生产方转了一道的价格,户城大厂卖四十块钱的,这里卖十八,比池琅原先设想的五成还低,喜得眉开眼笑。可他在付款前长了个心眼,暂把老板稳住,出门又问了一圈附近的价,再顺便打听路人一般去哪卖布,直到确认当地人基本都是在这家买布料,才放下心缴预付款。他之前吃过一些亏,现在做生意越来越长心眼,生怕被人骗了毕竟当地人才是最清楚各家性价比的,街坊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这老板如果布料质量不怎么样,也绝对蒙不着他们。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池琅现在看门道的功夫不到家,只能用这种方式。简峋说他小聪明很多,之前总没用在该用的地方,现在自己摸索着做生意,靠悟性高,竟也歪打正着学出了点生意经。
jcl今天先付第一批款,店员到老板亲自上阵帮忙搬货,差点把这家小店铺的布搬完。池琅见价格没法再往下压,跟老板软磨硬泡,愣是让老板把一堆散装五金配件打包送了。
做包虽然布料是大头,但可不能小看五金配件的价格,池琅之前一买动辄三四千,心疼得要死。现在好了,省下不少钱,剩下的投入可以集中在淘宝店铺装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