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曾国藩全书唐浩明 > 第11章(第1页)

第11章(第1页)

&ldo;他曾对我讲述,陈广敷先生有次仔细看了他的骨相,说他前世是南岳一老僧。&rdo;李鸿章插话。

&ldo;这或许是真的。&rdo;曾国藩正色道,&ldo;广敷先生的相是看得很准的。他要回退省庵,我也不再强难他了。&rdo;

第一部分:人才衡才‐‐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5)

&ldo;此外还有郭筠仙。早年在都中,寄云见筠仙之文采,便极欲纳交,央我从中介绍。后任湘抚,又屡思延之入幕。比任粤督,廷寄问黄辛农能否胜粤抚之任,寄云即疏劾黄及藩司文格,而保郭堪任粤抚,令兄堪任藩司。寄云才具固然不如筠仙,但毕竟有德于筠仙,而筠仙与寄云争权,弄得督抚不和。筠仙自己亦不检点。先是弃钱氏夫人,后迎钱氏入门,其老妾命服相见。住房,夫人居下首,妾居上首,进抚署则与夫人、如夫人三乘绿呢大轿一齐抬入大门。你看,舆论怎不鼎沸?而筠仙竟悍然不顾。&rdo;

&ldo;怪不得粤抚做不下去了。&rdo;这些趣闻,李鸿章听得甚是有味。

&ldo;不过话要说回来,筠仙之才,海内罕有其匹,然其才不在封疆重寄上。他才子气重,不堪繁剧。他只能出主意,献计谋,运筹于帷幕之中。他对洋务极有见解,明年合适的时候,我拟保荐他出洋考察一次,他的所见必定会比志刚、斌春要深刻得多。我观他的气色,决不是老于长沙城南书院的样子,说不定晚年还有一番惊人之举,从而达到他一生事业的顶峰。&rdo;

&ldo;我对这个同年多少有点了解,他最适宜与洋人交往。去年津案发生,举国主张强硬,反对柔让,筠仙力排众议,痛斥不负责任的清议,真正难能可贵。&rdo;

&ldo;是呀,他在这方面的见识远胜流俗,也胜过孟蓉。&rdo;曾国藩说,&ldo;另外,刘印渠长厚谦下,心地亦端正,性能下人,是有福之相。官秀峰城府甚深,与人相交不诚,然止容身保位,尚无险陂。沈幼丹胸次窄狭而本事不小。杨厚庵不料病重得卧床不起,他学问不足,事业怕就只做到这一步了。黄翼升人极老实廉洁,但本事不及,长江水师提督一职,今后遇到合适人再更换。丁汝昌精明能干,办洋务是一把好手,但操守方面欠检点,物议颇多。&rdo;

&ldo;关于丁汝昌的议论我也听说过,天津有人骂他丁鬼子。此人有点像门生,做事不大留后路。&rdo;李鸿章自嘲似地笑了笑。

&ldo;近日户部有一折,言减漕事,据说是王文韶所作。你认识此人吗?&rdo;

&ldo;没见过。&rdo;

&ldo;这道折子写得好,其人有宰相之才,今后要注意接纳。&rdo;

&ldo;噢。&rdo;李鸿章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名字。

&ldo;至于令兄筱荃,血性不如你,但深稳又过之。&rdo;

&ldo;恩师,你看门生最大的不足在哪里?&rdo;

李鸿章突然心智大开,冷不防向曾国藩提出这个问题。凭他与老师相处多年的经验,知道用这种突然发问的方式,往往可以得到老师心中最直率的真言。果然奏效。曾国藩随口答道:&ldo;你的不足在欠容忍。我一生无他长处,就在这点上比你强。还是在京师时,邵蕙西便看出来了,他说我死后当谥文韧公。虽是一句笑话,却真说到了点子上。我那年给你讲的挺经的第一条,你还记得吗?&rdo;

&ldo;记得,记得。&rdo;李鸿章连声答。那年曾国藩说的两个乡下人在田塍上互不相让的故事,给他极深的印象。他曾经认真地思考过很长一段时间,也体味出了这个小故事中所包含着的许多内容,但他把握不准老师本人的意思。&ldo;恩师,门生和其他幕僚当时都猜不透那个故事中的含义,您启发我们一下吧!&rdo;

望着李鸿章这副虔诚的态度,曾国藩笑了:&ldo;其实也没有什么很深的含义,一桩乡下时常可以看到的小事罢了。都是两个■人,在那里挺着,看哪个挺得久,不能坚持下去的人就自然输了。我这个人年轻时就喜欢与人挺着干,现在老了,不挺了,也就无任何业绩了,看来还要挺,所以提醒你注意,世间事谁胜谁负,有时就看能挺不能挺。&rdo;

李鸿章似有所悟地点头。隔了一会儿,他说:&ldo;门生当时想,恩师讲这个故事,是要告诫我们:天下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如同那个老头子那样,乃有成事之望。好比后来发生的天津教案,主战者全是局外之人,他们不负责任,徒尚意气,倘若让他们入局负责,也不会喊得那么起劲了。门生这个理解,不知也有道理否?&rdo;

&ldo;有道理。&rdo;曾国藩会心一笑。

第一部分:人才养才‐‐人才以陶冶而成

◆原文

今日所当讲求,尤在用人一端。人材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今天应当讲究的尤其是在用人。人才有潜移默化的方法,有培养之途,也有考察的方法。人才是锻炼出来的,不要眼光太高,动辄就说没有可用的人才。

◆原文

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淮南子》曰:&ldo;功可强成,名可强立。&rdo;董子曰:&ldo;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选。&rdo;《中庸》所谓&ldo;人一己百,人十己千&rdo;,即强勉功夫也。今世人皆思见用于世,而乏才用之具。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通,才亦渐立。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在艰难困苦中努力磨炼出来的。《淮南子》说:&ldo;功劳可通过努力来建立,名声可通过努力来获取。&rdo;董仲舒说:&ldo;努力地做学问,知识就会广博;努力按理行事,道德修养会天天进步。&rdo;《中庸》里所说的&ldo;别人花一分功夫,你要花上百分,别人花十分功夫,你要花上千分&rdo;的话,就是要人多努力付出。现在的人都企盼为世所用,却缺乏拯救社会的才略。如果真正能从古代典籍中加以考证,再向那些过来之人学习,苦苦思索以求贯通,并亲身去实践,以验证其效果,不断努力,那么就可以慢慢通达识变,才识就逐渐地培养起来了。才识若是能有益于社会,怎么还会担心世上的人不知道你呢?

※详解

历来人们提到人才,更多地是考虑如何去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曾国藩则明确提出人才由陶冶而成的主张,这实在是发人深省的。

在人才的培养和陶冶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对李鸿章的培养和关于派遣出国留学人员之事。

咸丰十一年,曾国藩的湘军攻陷了九江,这对李鸿章来说,真是一剂强烈的兴奋剂。倒不是因为湘军的这点胜利对他有多少鼓舞,而是因为湘军统帅曾国藩同他有师生关系。他认为一旦投奔湘军,曾国藩一定会另眼相看,予以重用。于是,李鸿章离开了镇江,昼伏夜行,抄小路,避村舍,绕过太平军的营地,赶往九江的湘军行营,投奔了曾国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