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孙子兵法军事欺骗 > 第69章(第1页)

第69章(第1页)

诈骗,作为欺骗方法的一种,有一些与隐形法、示形法不同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它的&ldo;经济性&rdo;。诈骗法是投入最少、受益最多的一种欺骗方法。运用隐形法掩盖一个作战师的存在,或用示形法模拟一个作战师的存在,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运用诈骗法使敌人相信某地新组建了某个作战师或该师已经转移到别的地方,则只需投入很少的人员、装备、器材,甚至一个受控制的敌方间谍、一封假电报、一条假报道就能做到这一点,而且效果来得快。精心编造的假情报可以径直送到敌军最高指挥官的书桌上。不象隐形法和示形法那样,要慢慢地诉诸敌军侦察人员的感官,使他们视真为假、视假为真,然后,经由他们把欺骗信息传递给情报分析人员,经过分析、鉴别、筛选、综合,最后送到敌军指挥员手中。尽管示形佯动中常常渗透着情报诈骗,施行诈骗之术有时也需要以必要的示形动作加以配合,我们还是可以把二者区别开来。例如,用一个营模拟一个师的机动,吸引或牵制敌人,属于示形法,而用他来冒充敌军的一个营深入敌人后方,则属于诈骗法。诈骗法是军事欺骗中最具有创造性、最精彩、最奇妙的方法。指挥员的聪明才智在诡诈欺骗中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否善于运用诈骗术,是指挥员用兵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诈骗敌人的方法是很多的。一切使敌上当受骗的诡计都在诈骗法的范畴之内。人们能够想出多少种使用诡计的方法,就有多少种诈骗方法。因此,对诈骗法进行分类是困难的。无论怎样划分,都难以完全避免各类之间的交叉。而且分类越细,交叉现象越严重。下面试将诈骗方法分为乔装冒充、虚拟情报、巧施离间、诈死诈降四类,分别研究。

一、乔装冒充

乔装和冒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常情况下,乔装是冒充的手段。要冒充敌人,首先就要在外部特征上与敌人相象。因此,乔装常常伴随着冒充,为冒充服务。但有的冒充(如无线电冒充、声音冒充)则不需要乔装。乔装,顾名思义,即改变原来的装束打扮,使服饰、装束乃至语言、气质都与装扮的角色相似。冒充与乔装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乔装的用意是掩盖其真实身份,不使敌人察觉,不管扮为何种角色,只要改变了原来的身份即可;冒充的用意是使敌人相信并承认其冒充的身份,以便进行各种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活动。举例来说,侦察员化装成砍柴的老百姓或要饭的乞丐进行侦察活动,

是为乔装;而象《智取威虎山》中的侦察英雄杨子荣那样,装扮成敌人营垒中的一员(胡彪),打入敌人内部进行侦察活动,则属于冒充。第二,乔装的身份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既可能是敌人,也可能是第三者;冒充的身份主要是敌人。乔装的身份通常是泛指的,如乔装成一名普通百姓,而冒充的角色通常是特定的,如冒充敌人盟国的信使。总的看,冒充比乔装更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艺术性。

(一)乔装

乔装是古人常用的诈骗方法。纵观古今乔装方法,按装扮的身份划分,似可分为三种类型。

以&ldo;人&rdo;装&ldo;物&rdo;。由于战争是人与人的活力对抗,所以,敌对双方对于双方的&ldo;人&rdo;总是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而对于&ldo;人&rdo;以外的其他物体,则警惕性较差。因此,巧妙地将人装扮成没有阶级属性的动物或其他物体,通常能达到很好的欺敌效果。翻一翻史书,仅以人装羊的诈敌术就可举出两例。

例一:装羊传信。公元896年,唐朝淮南将朱延寿用突然袭击的战法包围了大将贾公铎驻守的薪州城(今湖北省蕲春县西北)。此时,贾公铎率众出城打猎未归,被隔在城外,心急如焚。后来,他想出一条妙计,选了两名勇士,让他们披上羊皮,夜间悄悄摸进朱延寿的包围圈,偷偷赶出一群羊。勇士装扮的两只假羊混杂在羊群中,引导着羊群慢慢往城门方向走,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混进了城,与守城将领约定,当天半夜举火为号,里应外和,从防守薄弱的南门突入城内。一切安排妥当以后,两位勇士又用同样的方法混出城外,向贾公铎作了汇报。午夜时分,贾公铎把人马带到城南门外,见南门上举起火把,即拼命往里冲杀,城中守军奋力苦战,内外夹击,贾公铎迅速突进城中。

例二:扮羊破敌。公元885年,唐朝节度使李可举派李全忠率六万大军攻打节度使王处存所辖的易州(今河北易县)。李的副将刘仁恭挖地道攻城,很快拿下易州。为了恢复易州城,王处存挑选了三千精壮的士兵,每人都蒙上羊皮,装扮成羊的模样。一天夜里,王处存让这些&ldo;羊&rdo;爬着向易州城下靠近,同时在附近埋下伏兵。李可举的士兵老远看到城外来了一群羊,便扔掉兵器,争先恐后跑出来抢羊,完全忘记了戒备。等他们走近以后,三千只&ldo;羊&rdo;刷地一跃而起,操起携带的武器大杀大砍,伏兵也乘机冲杀过来,把赤手空拳的敌兵杀得大败而回,一举夺回了易州城。

除装作动物以外,还可以装作没有生命的物体。例如,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支游击队奉命炸毁德军的军用列车。可是,德军对铁路沿线防范甚严,很难接近。游击队员弄来一截大树桩,把中间掏空,刚好能容得下一个人。天黑以后,一名队员钻进树桩,以难以察觉的速度,从树林边缘慢慢向铁路滚动,一直滚到可以看清火车的地方,把各次列车经过的时间一一记下来。通过几个晚上的观察,他们终于摸清了敌人列车的运行规律,为巧炸军车提供了可靠的情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