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孙子兵法军事欺骗 > 第4章(第1页)

第4章(第1页)

(2)组织海上佯动,把伊军注意力吸引到科威特沿海。美海军陆战队在海湾地区集结了75%的兵力,约85万人,并得到在波斯湾的3个航母编队和两个战列舰大队的支援。战前,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海上连续组织了5次以夺取科威特为背景的两栖登陆作战演习,在科沿海摆出登陆的架势。开战后第7天,美海空军加强了海上攻势,连连击沉伊海军舰艇,并开始清理水道,扫除水雷障碍。1月24日,美海军陆战队又攻占了离科威特南部海岸约40公里的古拉赫岛。自2月4日起,美海军大型战列舰使用重型舰炮持续猛烈轰击伊军海岸防御阵地,显示登陆前的预先火力准备。上述海上佯动不仅把伊拉克侵科兵力的近半数牵制在科威特沿海地带,而且使外界对美军以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配合地面进攻的意图深信不疑。

(3)组织陆上佯动,使伊军确信美军将在科南部实施主要进攻。美军针对伊军&ldo;东重西轻&rdo;的防御部署,故意在科威科正面部署了大量部队,并频频在该地区实施进攻作战演习,造成在科南部地区发动主攻的态势。空袭期间,美空军和地面炮兵也重点轰炸和炮击了科南部的伊军阵地。工兵分队还在该地区伊军前沿前连续实施了爆破排障作业,使伊军确信科威特南部是美军的主攻方向。因而、在多国部队的猛烈空袭下,还派出大量坦克装甲车辆向科南部增援,加固沙科边境的防线。

上述欺骗措施,完全把伊拉克引入了歧途。伊军放松了沿沙伊边境的防御,集中兵力准备在东线与多国部队决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军把第1、3坦克师、第1、24机步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第2、3装甲骑兵团和英军第一装甲师等主要突击部队向西秘密机动200‐300公里,调到了沙伊边境,

在伊军防守最薄弱的地段建立了进攻出发阵地。地面战争开始后,美军首先由助攻方向的海军陆战队第1、2师和阿拉伯多国部队在沙科边界西南段和东段发起进攻;由骑1师在伊、沙、科交界处实施战略佯攻,吸引伊军注意力。当辅助方向取得重大进展后,主攻集团才分兵多路突然发起猛烈突击,直向伊军纵深推进,获得了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效果。西路美军在空军和战斗直升机的支援下,一举突破伊拉克南部防线,然后沿沙伊边境长驱直入,仅用一天时间,就推进至纵深160公里的幼发拉底河地区和纳西里那南侧,对侵科伊军形成了合围态势,切断了伊军的退路。待伊军发现美军是声东击西时,已来不及调整部署和组织有效的抵抗。成功的军事欺骗,加速了伊拉克部队的溃败,而多国部队只付出了很小的代价。

诱导式欺骗的实质是通过发出欺骗信息,对欺骗对象实施&ldo;软性&rdo;控制。&ldo;软性&rdo;控制与&ldo;硬性&rdo;控制的主要区别是控制意图的隐蔽性和控制结果的不确定性。因为欺骗者与欺骗对象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如果把控制意图公开,对方就会抗拒控制。所以,欺骗者的控制意图,必须藏而不露,以防被对方察觉或猜测到。控制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指控制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往往会有某种程度的偏离。这是因为:1控制信息可能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干扰、歪曲;2欺骗对象可能忽略掉某些有价值的控制信息;3对控制信息可能作出先人为主的理解(即曲解);4即使确认控制信息的真实性,也并不意味着马上采取行动;5即使采取行动,行动的性质和规模也不一定跟欺骗者预想的完全相同。因为在控制信息之外,战场上的各种偶然事件会发生作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诱导式欺骗的结果和目的完全一致的情况是极少的,更多的是有某种程度的偏离。如果对方对欺骗信息感受性太差,诱导式欺骗就会转化为迷惑式欺骗。

四、军事欺骗的四个层次

按照欺骗规模之大小,我们还可以把军事欺骗分为四个层次:战略欺骗、战役欺骗、战术欺骗和单兵欺骗。

(一)战略欺骗

战略欺骗是为顺利达成战略企图而实施的欺骗。

战略概念产生于战争实践,并长期使用于军事领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它还是一个单独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仅限于军事一战争范畴。后来,渐渐发展成为一个类概念。战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内涵扩展到对国家全局及各个重大领域的筹划与指导;外延扩展到各种战略:总体战略、国家战略、经济与社会发展战备、外交战略、国防战略、军事战略、战区战略、军种战略等等。战略欺骗所使用的战略概念仍是传统的、狭义的战略‐‐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的定义众说纷坛。约米尼认为,战略是&ldo;在战场上指挥大军的艺术&rdo;。克劳塞维茨给战略下的定义是:&ldo;战略就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rdo;。利德尔&iddot;哈特认为,&ldo;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手段以求达到政治目的的艺术。&rdo;美参谋长联席会议统一的军事战略定义是:&ldo;军事战略是运用一国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国家政策的各项目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rdo;。美军所说的军事战略只包括武装力量的使用,不包括发展,实际上等于作战战略。但是它把不属于战略的战役战术也包括

进去了,没有充分体现战略的全局性。相比之下,我国关于战略的定义突出了战略的全局性:&ldo;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rdo;。按照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说:战略欺骗就是直接为战争全局服务,并且能对战争进程和结局产生显著影响的军事欺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