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秦王扫六国是在什么时间完成的 > 第26章(第1页)

第26章(第1页)

韩非还是比较有气节的,说不去。

赵政写信给韩王,说你把那个韩非给我送过来,马上,不然我打你!

韩王派人跟韩非说,你小子立马给我滚秦国去,马上,不然我宰你!

韩非叹了一口气,大家都是国君,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就那么大捏?!

于是韩非到了秦国,见到求才若渴的赵政,也见到曾经的师兄弟李斯。赵政是很欢迎他的,李斯就未必了。赵政喜欢他是必然的,来个有才的给我打工,那公司的效益就眼见着往上走啊;李斯就不一样了,同样是打工的,最怕的就是人才,我现在是主管,谁知道哪一天老板一高兴你就爽了我就下岗了。

于是韩非的境地比较尴尬,赵政很看好韩非,没事找他聊天喝茶,谈谈人生谈谈理想谈谈治国平天下,而韩非的见解也很合赵政的胃口,两人就差没睡一块了。但韩非一直没有被任命官职,因为李斯同志从中作梗,组织部的人都知道这位李斯同志是赵政的老师,也是大红人,谁也不想得罪他。

于是韩非就这么尴尬着,虽然被一把手喜欢,但就是没官做。

几个月后,赵政发现韩非消失了,不给他写信了,自己也找不到了。于是找来李斯,李斯说我也不知道,您去问姚贯,他管人事。问到姚贯,姚贯回答很简单,韩非通敌,已经下狱。

赵政没话说了,不管是任何人,哪怕再亲,只要通敌,你就去死吧!一个弟弟投降了,一个老妈乱搞还造反了,你韩非就一个打工的,能比他们还亲?

你要问了,韩非不会变白么?秦国法制,狱中的人是不能上书的,韩非再能写,信也出不去。退一万步讲,就算能出去,也是到李斯手上了。我们有理由相信,韩非是被李斯黑了。至于姚贯,曾经被韩非骂过,这时候只是习惯性的落井下石,中国人的一向爱好……

几个月后,韩非死于狱中,因为吃下了李斯送来的毒药。

遇人不淑啊!

下面说说尉缭。这个人很重要,他是赵政的特务头子,负责收集情报,贿赂别国官员,暗杀不听话的人,等等。总之,是个很恐怖的人。

他不姓尉,姓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因为做到国尉,所以就姓尉了。赵政亲政的同年他来到秦国,李斯《谏逐客书》之后得到重用,干起了特务的行当。

这是个特殊的行当,最重要的就是隐蔽。所以尉缭同志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而且深得赵政信任,红极一时。你说李斯为什么不害他,我想李斯也是想害的,但我估计他没敢,他也怕下班路上莫名其妙就被人干掉了。

尉缭同志常年在外组织情报人员培训与刺杀,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组合,要么买要么杀,简单有效。而且没事儿还给赵政写信联络感情,免得李斯那小子给自己小鞋穿。同时指出打仗时必须的,但内部的团结安定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后院不失火,才能打人家院子。那是,自己就是在人家后院放火的,这个道理不会不明白。

尉缭对赵政个人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防止被刺杀的一人多车计划,也就是出门时多弄几辆一样的车,谁也不知道你坐哪辆里面,这样刺客会比较头痛。赵政深以为然,而这,恰恰多次救了他的命。今天各国元首出门都是这样一排一样的车子,要知道,知识产权在中国。

妈的,韩国都敢把端午节申请成他们的文化遗产,我们怎么不申请这个的专利?以后你韩国总统出门就坐一辆车,坐一次你死一次,多好!

尉缭是个神秘的人,神秘到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神秘到我们都查不到他什么时候死的……

赵政初期的内政大致如此,有了稳固的后方,他大可以开始他的大一统之旅了。

攻赵灭韩(1)

攘外必先安内,既然内部已经安了,那就该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了,一群人养着养着再不拿出去溜溜估计就该生锈了。但是打谁,成了大家争论的话题,对象也不多,门口就两家,赵国和韩国,二选一。

我们不妨把双方成为攻赵方和攻韩方。攻赵方认为,赵国军力实力是六国中和秦国最接近的(注意是军力,国力最接近的是齐国),而韩国国君胆小怕事,大臣又不思救国,是没有什么前途的,什么时候灭都行。如果先打韩国,那赵国在自己屁股后面来一下子,那就很被动了。而攻韩方认为,韩国实力很弱,连韩非这样的人才都不知道重用,而且秦国有大量内线在韩国,也买通了不少内臣和将领,可以一鼓作气拿下来,而打赵国就比较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所以找个简单点的,对建立大家的信心有帮助。

双方争执不下,赵政脑袋也疼。虽然亲政以后也对外打过,自己也制定过战略,但这次不一样,这是他雄心壮志的第一步,决不能走错。赵政找来李斯,问他到底该先打谁。

李斯看了赵政半天,慢悠悠的说您老人家不是已经决定了吗,何必还来问我这么多此一举?

赵政说我想听听先生的意见。

李斯说,先打赵国,消耗他的国力,赵国士兵虽强,国库却没有钱,打不起仗。我们打他两下,把他打穷,然后转而灭韩,这样就放心了。

赵政大笑,说正合我意啊!

李斯不愧是老狐狸,他也不管赵政是不是真有好办法,反正先给老大戴个高帽子,拍个马屁先,这样的人不升官发财,谁升官发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