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秦王扫六国是在什么时间完成的 > 第21章(第1页)

第21章(第1页)

2、要求发表作品为作者原创;

3、作者信息填写准确、完整。作品题目、作者笔名不出现过多特殊符号及无规则的组合;

4、章节中不得出现广告内容、外部商业网站链接;

以上要求缺一不可,违反其中任何一条均将无法通过审核。

第3卷

从秦始皇到超女

首先我要声明的是,我写的不是穿越,赵政没有给超女赞助,也不是幕后黑手,至于我为什么要把他们联系起来,等会再说。我们先看看赵政同学没亲政之前秦国对外的军师行动。

先秦的众多历史记载都是非常简单的,那时文字的主要功能并不是写文章好看,而是注重政治意义和对人民的教化,所以对于政治战争的记载都十分简单,所以枯燥是难免的。但是从枯燥中我们可以推理出很多东西,毕竟古人今人,有很多想法还是一样的。

从公元前246年一直到公元前239年,也就是赵政前一年,秦国分别打了魏国韩国赵国卫国,攻城掠地,导致公元前241年韩魏赵楚卫五国联军攻秦,虽然秦国将其击退,但是向外扩张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的抑制。而且这其中王龁病死,蒙鹜战死,这两个都是托孤的老臣,也是武将里的顶梁柱,他们的死,使得秦国的军力有一定下降。

况且国内冒出来一个得意洋洋的嫪毐,凭着太后的权势,兴风作浪,众多大臣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拼命巴结,使得政治上也一时陷入黑暗。

所以说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拳头,是不行的,这个拳头,就是首脑。赵政过于年幼,谁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但是公元前239年的一件事情,深深触动了赵政,并且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伴随他终生,使他被后人无数次唾骂。

这一年,赵政的弟弟成蟜(封长安君)奉命带兵攻打赵国。我们知道赵政这时候还没有成年,成蟜的年纪就更小了,何况成蟜是在宫中长大的,一直娇生惯养,别说让他带兵打仗,就算当军师也是不够资格的。派这样一个公子哥出去打仗,要么就是故意让他去送死,要么就是派兵遣将的人糊涂不堪。

此时王龁蒙鹜已死,朝中托孤大臣只剩吕不韦一人,大权独掌,我想派成蟜的,除了他没有别人。理由也很简单,一切又可能危及到赵政地位的人,都是要死的。

做生意要冒风险,所以吕不韦要排除一切风险。

由于作战不利,成蟜只能陷于防守,并且派人向咸阳告急,请求派出援兵。吕不韦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成蟜只能面对两个境地,一个是兵败被赵军所杀,一个是兵败回来军法处置,反正是活不了的。吕不韦并没有向赵政汇报他弟弟被围困的消息,只是说战争顺利,陛下放心之类。

成蟜左等右等,知道自己是等不来救兵了,在节气和小命之间,他果断的选择了后者。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他,当年范睢举荐的大将郑安平都能投降赵军,他只是一个孩子而已,我们不能太多苛责。

吕不韦在第一时间将成蟜投降造反的消息告诉了赵政,赵政震惊了,原来连自己的亲人都能背叛自己!冷汗湿透了赵政背后的衣服,他立即下令派兵镇压,并且下了格杀令,所有叛军一律斩杀,当地百姓全部迁往临洮,不得停留。成蟜无奈,自杀于营帐之中。

亲人的背叛,在青年赵政的心里留下了一块伤疤,既然亲人都不能信任,那就都不信任吧!既然你们要反对我,那就都去死吧!

我一直认为,赵政不是一个暴虐的人,更不是意气用事的人。一个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见证了太多苦难的人们,从小树立为没有战争而统一华夏的雄心的孩子,我们很难想象他会对无辜的平民竖起屠刀,实际上,他从未有。而坑儒事件,实际上也是一个误会,一个后人为了污蔑他而夸大的事件,我们后面会详细说明。

数年之后,当赵政视察修筑长城的工地时,对那些劳动的人民十分尊重,表示了他作为统治者对于人民的关爱和尊敬,因为他知道,没有这些看起来贫贱的人民,他的朝廷,不过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同样,他对于秦国的士兵给予了非常好的待遇,不光军饷很充足,而且对于战争中致残致死的士兵,也给与了很高的抚恤,对军属也有很高的敬意。可以这么说,在秦国,战士,是一个光荣的职业!

好,我们现在来谈谈最近的超女打骂武警事件。

首先,我不说这个人的名字。

其次,我不发表对她的评价。

我觉得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是该电视媒体的领导。说白了,这件事件的主角,也不过是个孩子,是媒体把她捧上所谓明星的地位,让她得到某些特殊的荣耀,这些,是她之所以做出一系列动作的前因,她认为:我很了不起。

军方的领导带着武警战士去电视台道歉,而电视台方面竟然堂而皇之的接受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承认一方对而另一方错,作为媒体,这样的承认是具有一定宣传意义的。

所以,我悲哀。

孩子不懂事,你们也跟着凑热闹么?

我不想说中国军人为我们做了多少事,如果你说你真的不知道那我只能说你应该把看我文字的时间拿去在网上恶补从抗日战争到汶川地震以来的历史。先搞清楚当代,再去看古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