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我的前半生电视剧 > 第35章(第1页)

第35章(第1页)

1据说张勋原来保存了一整箱子关于这方面的文件,可是后来竟不知被什么人偷去,并且运往法国去了。——作者

这些内幕新闻最引起我注意的,是民国的大人物,特别是当权的北洋系的元老们,都曾经是热心于复辟的人。这次他们都把张勋当做靶子来打,对我却无一不是尽力维护的。

段祺瑞在讨逆的电报里说:“该逆张勋,忽集其凶党,勒召都中军警长官三十余人,列戟会议,复叱咤命令,迫众雷同。旋即挈康有为闯入宫禁,强为推戴,世中堂续叩头力争,血流灭鼻,谨、瑜两太妃痛哭求免,几不欲生,清帝于身冲龄,岂能御此强暴?竟遭诬胁,实可哀怜!”冯国璋在通电里也说:张勋“玩冲人于股掌,遗清室以至危”,又说:“国璋在前清时代,本非主张革命之人,遇辛亥事起,大势所趋,造成民国”。他们为什么这样为紫禁城开脱呢?又何以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呢?我得到的惟一结论是:这些人并非真正反对复辟,问题不过是由谁来带头罢了。

在紫禁城看来,只要能捉老鼠,花猫白猫全是好猫,无论姓张姓段,只要能把复辟办成,全是好人。

所以在冯、段上台之后,孤臣孽子们的目光曾一度集中到这两位新的当权者身上。在张勋的内阁中当过阁丞的胡嗣瑗,曾做过冯国璋的幕府,在了巨复辟中是他一度说动了冯的,现在又活动冯国璋去了。后来段祺瑞也和世续有过接洽。但在冯、段这一年任期中,事情都没有结果。因为冯、段上台之后闹了一年摩擦,北洋系由此开始分裂为直系(冯)和皖系(段)。在忙于摩擦中,冯没有给胡嗣瑗什么答复就下了台。段虽然也找过世续,透露出复辟也无不可的意思,但经过了巳事件变得更加谨慎的世续,摸不透这位靠讨伐复辟而上台的总理是什么意思,所以没敢接过话头。

冯下台后,徐世昌出任总统,情形就不同了。在复辟刚失败之后,《上海新闻报》有篇评论文章,其中有一段是最能打动紫禁城里的人心的:

使徐东海为之,决不卤莽如是,故此次复辟而不出于张勋,则北洋诸

帅早已俯首称臣……

不但我这个刚过了几天皇帝瘾的人为之动心,就是紫禁城内外的孤臣孽子们也普遍有此想法,至少在徐世昌上任初期是如此。

有位六十多岁的满族老北京人和我说:“民国七年,徐世昌一当上了大总统,北京街上的旗人的大马车、两把头又多起来了。贵族家里又大张旗鼓地做寺、唱戏、摆宴,热闹起来了。并办起了什么‘贵族票友团’、什么‘俱乐部’……”

有位汉族的老先生说:“民国以来北京街上一共有三次‘跑祖宗’1,一次是隆裕死后那些天,一次是张勋复辟那几天,最后一次是从徐世昌当大总统起,一直到‘大婚’。最后这次算闹到了顶点……”

1意思是穿着清朝袍褂的人在马路上出现,这种服装当时是只有从祖宗画像上才看得到的。——作者

徐世昌是袁世凯发迹前的好友,发迹后的“军师”。袁世凯一生中的重大举动,几乎没有一件不是与这位军师合计的。据说袁逼劝隆裕“逊国”之前,他和军师邀集了冯、段等人一起商议过,认为对民军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先答应民军条件,建立共和,等离间了民军,再让“辞位”的皇帝复位。后来袁世凯自己称帝,徐世昌颇为不满。我的一位亲戚听徐世昌一个外甥说过,“洪宪”撤销的那天他在徐家,恰好袁世凯来找徐。袁进了客厅,他被堵在里边的烟室里没敢出来。从断断续续的谈话里,他听见徐世昌在劝说袁世凯“仍旧维持原议”,袁世凯最后怎样说的他没有听清。后来的事实说明,袁世凯没有照他的意见办,或者想办而没来得及办就死了,徐世昌自己从来没有放弃过复辟的念头,这几乎是当时人所共知的事实。

民国七年九月,徐世昌就任了大总统,要公开宣称他不能进占中南海,在正式总统府建成之前,他要在自己家里办公。他就任后立即赦免了张勋,提倡读经、尊孔,举行郊天典礼。根据他的安排,皇室王公有的(毓朗)当上了议员,有的(载涛)被授为“将军”。他无论在人前人后都把前清称为“本朝”,把我称做“上边”

与此同时,紫禁城和徐太傅更进行着不可告人的活动。冯国璋任总统时,内务府大臣世续让徐世昌拿走了票面总额值三百六十万元的优字爱国公债券(这是袁世凯当总理大臣时,要去了隆裕太后全部内帑之后交内务府的,据内务府的人估计,实际数目比票面还要多)。徐世昌能当上总统,这笔活动费起了一定作用。徐当选总统已成定局的时候,由内务府三位现任大臣世续、绍英、耆龄作主,两位前任大臣增崇、继禄作陪,宴请了徐世昌,在什刹海水滨的会贤堂饭庄楼上,酒过三巡,世续问道:“大哥这次出山,有何抱负?”徐太傅慨然道:“慰亭(袁世凯)先不该错过癸丑年的时机(指民国二年袁扑灭“二次革命”),后不该闹什么洪宪。张绍轩在丁巳又太鲁莽灭裂,不得人心。”然后举杯,谦逊地说:“咱们这次出来,不过为幼主摄政而已。”后来徐世昌送了世续一副对联:“捧日立身超世界,拨云屈指数山川。上联是恭维世续;下联则是自况其“拨云见日”之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