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西方的没落 斯宾格勒 > 第192章(第1页)

第192章(第1页)

这种麻葛式的一神教信仰,就体现在所有的宗教创造中,这些创造来自于东方,而后泛滥于整个帝国‐‐亚历山大里亚的伊西斯神及太阳神为奥勒利安(aurelian)(巴尔米拉的巴力)所崇信,密特拉崇拜则受到戴克里先的保护(其波斯形式在叙利亚已被完全重塑),迦太基的巴力女神[母神坦尼特(tanit)、塞勒斯提斯女神(deacaelestis)],则为塞普提姆&iddot;塞弗茹斯(septiisever)所崇奉。这些神的输入,不再像古典时代那样只是增加了具体的神的数目。相反,它们吸纳了古代的神,而且以这种方式逐步剥除了古代神的可描绘的形态。就在这个时候,炼金术也取代了静力学。与此对应地,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不是神像而是象征‐‐诸如圣牛、羔羊、圣鱼、三角形、十字架‐‐走到了前景中。在君士坦丁的时代,古典宗教的残余回声几乎不再&ldo;在此呈现&rdo;(hocsignovces)。对人类的表征的厌恶之情在此业已确立,终至发展为伊斯兰和拜占廷时代对神像的禁止。

直至图拉真时代‐‐在阿波罗式的世界感的最后特征脱离希腊土地以后很久‐‐罗马的国家崇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去重起欧几里得式的倾向并增加其神的世界。在罗马,属地和属民的神已经与获得承认的崇拜场所及其祭司和仪式和谐相处,而这些神本身作为完全确定的个体又与更古老的神联系着。但是,从那个时候起,麻葛式的精神甚至在这里也开始赢得了立足之地,尽管遭遇到了一些令人敬佩的抵抗,尤其集中在少数几个最为古老的贵族家族。作为实体的神像本身从人们的意识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超越性的神性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再依赖于感觉证据;各种各样的习俗、节日和传说相互交融。当217年卡拉卡拉终结罗马神与外来神之间在圣礼及合法性方面的所有区分时,当吸纳了所有古代女神的神力的伊西斯实际上成为罗马的第一个女神(并因此成为基督教最危险的敌人和教父们所仇视的最令人讨厌的目标)时,罗马已成为了一个东方国家,成为了叙利亚的一个宗教管区。这时,多立克(doliche)、佩特拉(petra)、巴尔米拉和以得撒的巴力神开始融入太阳神索尔的一神教信仰中,后者早就是且仍然是[直到它的代表李锡尼(lici)在君士坦丁之前垮台为止]帝国的主神。到这时,问题已不在于古典神与麻葛神之间‐‐基督教极少面临来自古代神的威胁,因此它能对它们抱一种同情的态度)‐‐而在于:哪一种麻葛式宗教有权给古典帝国的世界指定宗教形式?古代雕塑般的情感的衰落在皇帝崇拜所经过的各个阶段可十分清晰地辨认出来‐‐先是经由元老院的决议把死去的皇帝纳入国家神的范围[公元前42年将尤里乌斯奉作&ldo;先帝&rdo;(div)],由祭司团把他和他的雕像从以纯粹本土的仪式供奉的先祖的雕像当中移开;接着,从马可&iddot;奥勒留开始,祭司的圣职仪式(并且立即还有神庙的建筑)对于被神化的皇帝不再有更多的帮助,因此之故,宗教情感现在被一般的&ldo;tepdivoru&rdo;(先帝陵)所满足;最后,先帝谥号简单地被用作皇室成员的封号。这一演进的终结标志着麻葛式情感的胜利。我们将看到,在碑铭中有各种各样的名称[诸如大母神伊西斯-马格纳(isis-agna)、母神朱诺-阿斯塔特-贝洛纳(ater-juno-astarte-bellona)或密特拉-索尔&iddot;因维克图斯-赫利俄斯(ithras-lvict-helios)用来指某一个有生命的主神的封号。]

------------

第十一章浮士德式与阿波罗式的自然知识(6)

------------

十一

无神论这一论题,迄今为止,心理学家和宗教学家仍认为没有什么仔细研究的价值。虽然已有许多文字讨论到它,并且实际上是来自两种人,一方面是出于自由思想的殉道者之手,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宗教的狂热分子。但是,从没有人提及无神论的种类;也没有人将它当作一种个别而明确的现象,当作正面的、必然的、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现象,而予以分析性的研究;更没有人认识到,无神论是如何地被时代所局限的。

&ldo;无神论&rdo;是某一世界意识的先验构成部分,还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表达?人们成为无神论者是天生的还是皈依的?有一种无意识的感受觉得宇宙已经成为没有神灵的,这一感受本身就会使人产生这样一种有意识的认识,认为&ldo;伟大的潘神已经死了&rdo;吗?有所谓的早期的无神论者,例如多立克时代或哥特时代的无神论者吗?存在人们坚持称自己是无神论者而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的情形吗?还有,另一方面,存在全部都不是或至多部分地是无神论者的文明化的人吗?

不用争辩(这个词本身在所有语言中已显示了这一点):无神论本质上是一种否定,它指的是一种精神观念之前奏(foregog),故而是这一观念的前身,它并不是一种毫发无损的构建力量的创造性行为。但是,它否定的是什么?以什么方式否定?谁是否定者?

若正确地理解,则无神论是一种已经实现了自身、耗尽了其宗教可能性、且正坠落于无机状态的精神的必然表现。它与人们对真正的宗教信仰的活生生的渴念与需求是完全相容的‐‐它就好似浪漫主义,是对那一去不复返的东西亦即文化的一种追忆。无神论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创造物,很可能是他所觉察不到的,它也从不会干扰他的思维习惯,或向他的信念提出挑战。若我们能够领悟到,何以虔诚的海顿在聆听了贝多芬的一些音乐之后,称贝多芬为一个&ldo;无神论者&rdo;,我们便可以理解这一点了。无神论,不是随文化的黄昏而来的,而是随文明的开启而来的。它属于大城市,属于大城市里&ldo;受过教育的人&rdo;,他们只是机械地接受他的先辈亦即文化的创造者有机地寄身其中的东西。就古典的上帝感受而论,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不自觉的无神论者。希腊化罗马时代的斯多葛主义、体现了西方现代性的社会主义和体现了印度现代性的佛教,都是无神论的,尽管它们都可能且的确是满怀敬意地使用&ldo;上帝&rdo;这个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