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晓晴两人从花间集离开时,已经到了下午2点多。
5次的答题次数已经全部用完,投影厅也去了两次,等到游客人数显得拥挤时,她才意犹未尽得踏上回家的道路,并和唐晶晶约好了明天再来。
花间集的科普馆完全超乎了她们的想象。
两人坐车回去的路上一直在讨论,越讨论越激动。
今天感受到的新奇体验比去年一整年都要多。
无论是序厅的生命之树与花间集的3d模型,还是后面摄影作品展厅、濒危植物展厅、体验区以及投影厅,每一个展厅都令人印象深刻。
设计新颖,科技的互动让人充满震惊,同时带来绝佳的体验感,简直完美。
最重要的是无形之中加深了对植物的认识。
这才是花间集厉害的地方。
“明天我们早点来,先去答题区。”陶晓晴开始畅想明天的流程:“植物插画我还没体验过,人实在太多了,这次刚好一起。”
“对了,我给你看个东西。”唐晶晶想到这里,神神秘秘地拿出手机,点开保存的作品给她看。
一幅虞美人、一幅万寿菊、还有一棵罗汉松盆景。
“这些…都是你画的?”陶晓晴一眼就看到了左侧‘唐晶晶’的署名,目露震惊:“你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虽然笔画和色彩简单,但描绘和创作是两码事。
而且这一看就是大师的作品吧,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植物的形态,栩栩如生。
可为什么署名是唐晶晶?
“是我画的。不过很简单,屏幕上有光点,手指跟着它移动就行了。”唐晶晶眉眼带笑:“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作品,还有作品集。”
陶晓晴愣了一下。
每个人都有。
这也太棒了吧。
拥有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对于普通人来说吸引力十足。
自己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不够郑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作。
但以插画的形式进行署名,然后一起存放于相册之中,便有了极强的仪式感和满足感。
我的老天,花间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明天必须体验一下。
科普馆第一天闭馆后,花间集的留言区一片火热,都在感慨今日的奇妙之旅。
“谁懂,刚来到序厅就被震撼到了,6000多年的古银杏和5000多年轩辕柏,古木参天、枝干浓密到看不到顶,不愧是生命之树!”
“我也是,哈哈。我和我妈一起过来,我说这两棵树是假的,她根本不信(笑哭),太逼真了。”
“摄影厅的景色也非常逼真,明知道是假的也不敢从王莲叶子上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