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品中国文人2电子书免费 > 第25章(第1页)

第25章(第1页)

司马迁独行七年多,把孤独的兴奋尝了个够。短暂的停留,然后又上路,他总是在出发。路上的感觉真好。没人知道他究竟有多快乐。郦道元知道,李白知道,苏东坡知道,陆游知道,但我们不会知道了。我们只能凭借想象概括:那些个理性、感性加野性的融合状态,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那奇妙的精神触角,那从天而降的喜悦,那郁闷之后的豁然开朗……行文至此,我真想跑到司马迁的快乐里边去,摸摸,看看。

此行的丰富与广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史记》的写作。同时磨练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西北汉子更上一层楼。

他在楚国故地盘桓多日,般行潇水抵达泉陵,登岸朝营道(今湖南宁远一带)进发,直至九嶷山。九座黛色山峰矗立于烟波之上。中国远古时期最贤明的舜帝就葬在这儿。尧帝传位给他,考验他二十年,其中一个项目,是把自己的两个漂亮女儿嫁给他,看他是否因沉溺于美色而把政务抛到一边。舜帝经受住了考验。他接受了尧帝的禅让,破了世袭制,几乎孕育着民主制:为了他卑贱的出身,尧帝的大臣们曾吵得不开交。他全家都是坏人,瞎子父亲拿弓箭射他,弟弟踊跃做帮凶,继母亲多次拿刀砍他。可他不声不响地以德报怨,孝敬父母,爱弟弟。他的高尚品德像风一样传播。他具有耶稣般的胸怀,却比耶稣早了三千年。他在位期间,人民过着和尧帝时代一样的幸福日子,没有盗贼也没有贪官。他老了,又将帝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他死于南巡途中,两个妻子,娥皇与女英泪洒潇湘竹,相拥投入湘江。

司马迁在汨罗江畔凭吊屈原,长时间徘徊不去;他溯流而上,登会稽山(今属浙江绍兴)探禹穴,爬进幽深的山洞;他北上太湖东岸访姑苏台,想象吴越交战的壮观场景;他沿吴淞江而下,到申这个地方(今属上海),拜谒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的遗宫。

司马迁北上渡过长江,经高邮湖到了淮阴。

淮阴有个奇人叫韩信,受市井泼皮的胯下之辱却一声不吭。堂堂七尺男儿,双膝跪地爬过去,拍拍尘土走掉了,身后的哄笑声他好像听不见。他穷得讨饭,他衣不遮体,他投奔项羽却整天站岗,持戟肃立,像一根木头。他逃跑了,走剑门栈道投汉中的刘邦,刘邦照样瞧不起他,让他看守军粮。他又逃,萧何月夜去追他,追回了一员战无不胜的盖世名将,轻取霸王性命,横扫千军如卷席。萧何这一追,也追回了汉朝四百年江山。可是这位淮阴侯,玩政治不如刘邦,论智慧稍逊张良。精通道家学说的张子房神仙般飘然而去,得享天年,韩信竟死于妇人(吕后)之手……司马迁叩访韩信故地,真是一步三叹。

而在沛郡丰县(今江苏丰县东),他听曹翁讲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吃惊不小。刘邦可是开国皇帝呀,早年却像二流子,呼朋引类斗鸡走狗,三十岁还讨不到老婆,专寻村里的寡妇厮混。顺便提一句,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民工大批死掉,天下寡妇多多。刘邦混够了,居然还能讨富家女吕雉为妻。暴秦无道,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刘邦也拉起队伍干上了。天下大乱,义军之间照样厮杀。刘邦打不嬴项羽,几乎每战皆输,逃命时几次把亲生儿女推下车去……然而当上皇帝的,不是项羽是刘邦。为什么会这样?司马迁陷于沉思。他发现刘邦最大的优点是善于用人,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手下恰好有三个大能人:张良、韩信、萧何。

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开国皇帝和开国元勋的这些事儿,能不能写到史书上去呢?韩信钻裤裆,刘邦耍无赖……汉武帝看到这些记载会怎么想?

司马迁解决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不会在一时一地。统治者有足够的理由要撒谎,史官讲真话,要掉脑袋的。

他告别曹翁离开沛郡,风尘仆仆又上路了……

七年收获大。

回到长安,他抑制归家的兴奋,埋头整理记录。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遥遥在望了。当然他也补充营养,尝尝久违的京都美食。但还是不谈婚事。司马迁笔下洋洋五十几万言,既有太史公自序,又有自况身世的《报任安书》,可对这件终身大事,他不给我们留下只言片语。也许受宫刑后再提笔,他把这段经历删除了。他没有兄弟,不可能是独身主义者,再穷也要结婚,生儿育女。我猜测,除了贫穷,另一个原因是:他父亲太忙,作为太史令,必须跟随武帝左右,而武帝为了当神仙又到处跑;他把这件事往后推,反正还年轻嘛。

经孔安国推荐,他参加了博士弟子会考,考中了。他本来没有考试资格,是当官的老师替他张罗。博士通今博古,为皇帝当顾问,有年薪的,约六百石,而一般高官在二千石左右。封侯就不用说了,有封地,食邑几百户到上万户不等。封建统治,等级是头等大事。博士穷,博士弟子等而下之,有点生活费,像现在的研究生。博士弟子应召入宫,大约也要通过关系。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但属于个人行为,如果没有父亲和老师,政府不会理他。历朝历代,人才总会出人头地、是金子总会发光这类话,是充满善意的谎言。破铜烂铁发光的机会比金子多得多。

司马迁运气不错,会考下来不久,到宫中做了郎中。不是看病的郎中,而是皇帝的侍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